八第五课:公私之间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95621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第五课:公私之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第五课:公私之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第五课:公私之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第五课:公私之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第五课:公私之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第五课:公私之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第五课:公私之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汉市兴隆中学校 电子教案课题:第五课公私之间 (第1课时)主备人:刘理俊 第1个教案 总第2个教案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利益是怎样产生的; 帮助学生明确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实现公共利益是为保障社会成员享有更广泛的个人利益。教学思考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2、怎样理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解决问题能正确认识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并认可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当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愿意优先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重点正确认识公私利益之间既相互依赖、包含的辩证关系难点正确认识公私

2、利益之间既相互依赖、包含,又有矛盾和冲突的辩证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2、怎样理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导入新课:展示反映三峡风光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并介绍长江流域水患情况。 背景资料:长江水患 风光秀丽的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自汉代至清末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 进入20世纪后,1931年全流域大水,共淹地340万公顷,灾民2800余万人,死亡14.5万人。这次水灾居然把武汉浸在水中数尺至丈余。饿死、病死的灾民来不及掩埋,只好挖几个千人坑,一层一层往里堆。” 1954

3、年7月长江百年罕见的全流域洪水,受灾面积5400万亩,灾民1888万,损失100亿元以上,导致京广线100天不能正常通车。 1998年特大洪水,虽经百万军民奋力抗击,保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假如我的家在长江岸边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长江两岸居民的角度想一想,面对水患频发但又资源丰富的长江,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愿望?第五课 公私之间一、相互依赖,相互包含:1公共利益的产生公共利益产生于个人利益。引导学生明确,治理长江,开发长江不仅是长江两岸居民的个人利益,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进而引导学生明确,个体需求产生个人利益,但当个人利益相互重合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时候,就产生了公共利益

4、。正是基于对长江两岸人民个人利益和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考虑,经多方论证,国家做出了修建三峡工程的重大决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利益产生于个人利益。播放有关三峡工程的视频资料图片,并介绍三峡工程修建的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三峡工程作为大型水利设施,它的修建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发展社会公共利益,努力实现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具体体现。由三峡工程修建的重大意义,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由三峡工程修建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明确,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的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同时还让学生明确:公共利益并不抽象,它就具体体现在每个

5、人的实际利益当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2公共利益存在的价值: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3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目的:保障社会成员享有更广泛的个人利益。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也不存在超越个人利益的抽象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课堂作业:优化设计:P22-23板书设计: 第五课 公私之间一、相互依赖,相互包含1公共利益的产生2公共利益存在的价值3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目的家庭作业:与父母交流讨论公私之间的问题?课后反思:备课组长初审:刘理俊 时间:2013年3月20日教研组长签字:黄其勇 时间:2012年3月20日课题:第五课公私之间

6、 (第2课时)主备人:刘理俊 第2个教案 总第2个教案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公私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的正确处理原则。教学思考1、为什么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会发生矛盾和冲突?2、面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正确的选择和决定是什么?为什么?3、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解决问题能正确认识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并认可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当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愿意优先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重点面对公私利益之间既相互依赖、包含,又有矛盾和冲突的辩证关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难点面对公私利益之间既相互依赖、包含,又有

7、矛盾和冲突的辩证关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1、 为什么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会发生矛盾和冲突?2、 面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正确的选择和决定是什么?为什么?3、 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第五课 公私之间二、矛盾和冲突:作为世界水利史上亘古未有的水利工程,为了服务于三峡工程建设,从大江截流的1998年开始,三峡库区就开始了另一项伟大的移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的千年古镇要被拆除或淹没,有的刚刚建成的企业又要再次搬迁,而千千万万祖祖辈辈生活在峡江两岸的居民,上至白发垂髫的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婴儿,将永远迁离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他们看惯

8、了三峡的秀美山川,听惯了长江的波涛汹涌,可是,这一切都将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随之改变呈现三峡库区移民、拆迁的相关图片或典型视频资料。背景资料:三峡移民根据规划,三峡最终移民将达12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伊泰普电站移民的28倍!三峡工程的修建,将淹没湖北、重庆的两座城市、120多个城镇、1599家企业(其中,大型企业6家,中型企业26家,小型企业1567家),淹没近3500万平方米的房屋。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三峡库区每年都有将近10万居民外迁,为此,三峡移民这个伟大的社会群体集体当选了2002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一边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一边是国家重点工

9、程建设,这是现实生活中公私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具体体现。既然公私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关系,那么两者之间为什么还会发生矛盾和冲突?1现实生活中公私利益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库区搬迁既牵扯到库区居民的个人利益,又牵扯到一些单位或团体的利益,甚至还牵扯到某些城市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私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涉及到哪些范围?2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表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不仅表现为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还表现为单位、团体利益同公共利益的冲突,甚至还会影响到更多人、更大范围的公共利益。面对上述公私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库区人民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这启示我们应怎样正确面

10、对公私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什么?3对待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正确态度。面对公私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应优先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同时,只有为维护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贡献力量,每个人才会从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回眸现实生活: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哪些只顾自己方便却妨碍他人利益的事例?你对此有何感受?这再次提示我们应该怎样直面公私利益之间的冲突? 事例:老花镜断了腿儿、饮水机没了嘴儿、便民伞长了腿儿、公共休息椅上躺下打个盹儿以图片或视频资料的形式介绍国家对移民的安置。引发思考:公共利

11、益具有优先性,是否就意味着在公共利益面前,我们必须要无条件的牺牲个人利益?国家对移民的安置再次说明了什么问题? 公共利益具有优先性,并不等于无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国家对公民合法个人利益的尊重和维护,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假如我是小法官“和平使者”引发官司 鸽子本是和平的象征,养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乐趣。作为信鸽协会的会员,王先生养鸽多年,他训练的赛鸽在多次大赛中获奖,那些奖杯、奖状记录下他对鸽子的热爱和为此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群可爱的鸽子却让他吃了官司。原来,小区里的26户居民因对王先生养鸽有意见就一纸诉状将他告上了法庭。邻居们认

12、为:王先生在自家阳台外搭建鸽笼养鸽,所产生的鸽毛、粪便、以及鸽子的鸣叫声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睡眠和生活,因而要求王先生拆除鸽笼,停止饲养,并赔偿小区居民的相应损失。假如你是小法官,在本案的审理及法庭调解阶段,你会用今天所学的哪些知识对原、被告双方进行劝说和调解,以达到双方当庭互相和解的最佳效果?小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容。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课堂作业:优化设计:P23-25板书设计: 第五课 公私之间一、相互依赖,相互包含1公共利益的产生2公共利益存在的价值3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目的二、矛盾和冲突1现实生活中公私利益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2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表现。3对待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正确态度。家庭作业:与父母交流讨论公私之间矛盾冲突的理解问题?课后反思:备课组长初审:刘理俊 时间:2013年3月20日教研组长签字:黄其勇 时间:2012年3月20日4二次备课请大家用红笔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