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论文子宫肌瘤论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954260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非司酮论文子宫肌瘤论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米非司酮论文子宫肌瘤论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米非司酮论文子宫肌瘤论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米非司酮论文子宫肌瘤论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米非司酮论文子宫肌瘤论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非司酮论文子宫肌瘤论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米非司酮论文子宫肌瘤论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变化,患者月经的变化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得以纠正。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作用轻,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观察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过去对超过妊娠12周大小的子宫肌瘤患者多选用子宫切除术或肌瘤剔除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子

2、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孕激素有关,故采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孕激素拮抗剂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0例,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8年12月2009年9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30例并经临床、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年龄2653岁,平均42.3岁。临床表现:月经正常12例,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18例,子宫肌瘤体积最大6.7cm5.4cm4.0cm,最小2.2cm1.6cm1.5cm,在此治疗之前3个月未用过激素药物,无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1.2 服药方法 自月经第35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每晚睡前

3、服10mg,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1.3 观察方法 用药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行妇科检查,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3条径线,同一患者用药前后及以后观察均由同一医生、同一机器,计算肌瘤体积。肌瘤治疗前后的变化以b超测量的体积为准。第1个疗程后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观察指标:月经的变化:包括痛经的改善、经量的变化、闭经及月经恢复等情况。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由专人用b超腹部探头检查子宫肌瘤数目及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的三维径线,即长、宽、高,计算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总体积为各子宫肌瘤之和。以治疗后总体积缩小达到或超过25%者为治疗有效。其他

4、生化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肌瘤完全消失,停药1年无复发;有效:肌瘤体积缩小25%,停药6个月无增大;无效:肌瘤体积无改变或增大。2结果2.1 服药对月经周期的影响,服米非司酮治疗期间均闭经,停药后多于36周内恢复月经,经量少、经期无明显改变,其中1例年龄50岁患者服用后已闭经。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增高,由服药前的85.7g/l上升至服药后的120.6g/l,重度贫血者均得到纠正。2.2肌瘤的变化 服药三个月后,肌瘤完全消失8例,占治疗总数24.0%,肌瘤不同程度缩小18例,占54.0%,6例肌瘤患者体积无明显

5、缩小,占13.3%。无发现肌瘤体积比治疗前增大的。3讨论3.1传统的观点认为,雌激素是促使子宫肌瘤生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子宫肌瘤的促进因子1。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的拮抗剂,具有明显的抗孕激素效应,因此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肌瘤明显缩小2。血清孕激素下降至绝经水平,血清雌二醇亦明显下降,维持在卵泡早期或中期水平,而高于绝经期水平,另外用药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不显著。说明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不明显,在停药两周左右恢复排卵3。因此患者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均处于闭经状态,在停药2030天月经又恢复。具文献报道,常用小剂量口服米非

6、司酮,对血脂、肝、肾功及电解质的影响,服药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见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是比较安全。3.2本组治疗表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总有效率76.6%,作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是比较理想的药物,而对肌瘤小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本组治疗后肌瘤完全消失的8例,肌瘤体积均在40cm3,而治疗无效者子宫肌瘤体积较大。3.3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是主要症状,因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期间,由于阻滞了子宫内膜发育,患者除于闭经状态,治疗后血红蛋白不同程度增高,贫血得以纠正,有利于身体状况恢复。对于子宫肌瘤较大及贫血较重需手术治疗者,可先行米非司酮治疗一疗程,为手术创造条件。另外,绝经后子宫肌瘤可萎缩,故更年期妇女患有子宫肌瘤,其症状明显需手术者,可服米非司酮治疗,避免手术。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体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参考文献1 杨幼林 郑淑蓉 孕激素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6 31 1842 杨幼林 郑淑蓉 张志文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 33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