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营销策划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95315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营销策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营销策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营销策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营销策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营销策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营销策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营销策划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信银行大学生I 卡营销策划书中信银行润华支行在对郑州市大学生消费水平、信用评估、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深进调查与研究之后,根据我行目前信用卡零售业务的现实状况,决定从大学生信用卡营销中打开市场缺口,努力推进我行的零售银行业务。目前开办大学生信用卡的银行有: 中信银行、 建设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一、策划书提要经过几年蓬勃的发展,信用卡已经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找到一个很好的位置,但是就其本身在我国具有消费能力的人群中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生是一个初具消费能力的团体,而且年轻希看尝试新鲜事物,又渴看处处彰显自我独占的个性。所以,对于信用卡来说,大学生是一个巨大的

2、极具潜力的市场。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不仅仅要的是一张信用卡,而是一张独属于他们并且能够代表他们的信用卡。中信银行这次推出的 I 卡就是为当今“敢消费,敢花钱”的大学生量身订做的一张信用卡,它不仅有吸引人的外表,更有出众的服务。让 I 卡的每一个使用者“起航梦想、扬帆人生”。为大学生带往新鲜的 “先消费, 后还款” 的理财观念,同时提醒“个人信用体系”的重要性,进步中信银行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促进“ I ”卡的申卡量。二、策划条件和目的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越来越多国外的消费理念融进中国,成为当下流行的趋势。而大学生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层次,更加轻易接受这种风潮。我国信用卡历史固然已有将近

3、20 年,但真正达到迅速扩展规模的,却是从 2003 年开始的,故而有部分银行从业职员将 2003 年作为中国信用卡的元年。网络的普及,使得年轻人更迅速的接受外来信息,融进外来文化。郑州市的大学生数目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而迅速增大,目前与我行在开展大学生信用卡发放中形成有效竞争力的只有招商银行一家。我们的市场份额有待进步,今后需要争取的工作量还很大。面对高校云集的郑州大学生群体,我们信心十足。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预期能将大学生I 卡的销售业绩提升到一个更高行业层次。目的:促进“ I ”卡的办理量。传播品牌所倡导的 “人生理财, 从学校开始” 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个人理财观念及理财习

4、惯,善于运用钱财,有度消费,创造未来的品质生活。促进在校大学生“先消费,后还款”的先进消费理念的形成以及提醒其 “个人信用体系” 在日后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进高校宣传借记卡与信用卡的实质区别,让大学生了解中信银行以及“ I ”卡。三、策划的环境分析相关背景:信用卡与1915 年起源于美国, 其前身为 “信用筹码” 。1986 年,中国银行在北京分行发行了国内首张信用卡长城信用卡。至 1993 年止,中国银行在全国有 200 多家分支机构开办信用卡业务,有特约商户 5000 家,发卡量达 35 万张。2001年起,信用卡逐渐在大学生校园中崭露头角。截止至 2005 年,已有建设银行、广东发展银行、

5、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都推出了大学生办卡业务。2005 年 9 月,中信银行发布大学生信用卡I 卡,为大学生提供优质、优惠的理财服务; 并引导大学生对金钱作出公道规划, 帮助他们实现期看的梦想。中信 I 卡,起航梦想、扬帆人生 !环境综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生信用卡持有者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30.3%,其中大部分为05 年、 06 年办卡者。这个比例在全国大型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更高一些。而在郑州,大学生信用卡持有率不足10%,而且,根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大学生理财和信用卡观念调查报告,约有58%的被调查者以为有必要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信用卡服务,50%的被调查者以为有

6、必要申请自己的个人信用卡。从两个数据间的差距不丢脸出,大学生的信用卡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进。我们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与部分郑州高校签有合作协议,河南财经学院和郑州轻产业治理学院等高校学生普遍持有我们的理财宝借记卡,作为还款方式来讲,两卡关联的模式更方便了大学生使用 I 卡业务。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就功能而言除了“先消费,后还款”“信用体系”之外,在大多数学生的观念里借记卡与信用卡没有差别,一般的信用卡操纵借记卡都可以完成。所以我们对信用卡与借计卡的区别与上风,一定要在营销过程中详加说明。综合结论部分同学以为“没有使用信用卡的必要”,其理由多为习惯使用现金支付、其余功能借记卡都可替换。我们的对策

7、:鼓励刷卡消费习惯的养成,夸大“个人信用体系”在日后的重要性。,并告知他们,我行将定期出具权威信用状。固然郑州大学生的每月均匀消费额不超过800 元,但他们对信用额度的要求依然较高,大多集中在2000、 3000元。由此可见,在学生心中信用额度并不是一个消费水平,而是一个银行对大学生个人价值的评价度。我们的对策:对大学生群体的授信层次将会进步,努力推出灵活的大学生专用分期按揭产品。在现有大学生持有信用卡中,招行由于较早进进市场而排在首位, 我行起步虽晚但后劲十足,面对大量潜伏客户,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开展一场I 卡营销的战争。信用卡必备功能中,免年费成为最高要求,这与大学生现有的消费水平有一定关

8、联,同时校园周边可刷卡店面也占有很大比例。我们的对策:在学校四周开发商户,吸引更多的学生消费群。 I 卡刷卡免年费的口号一定要喊的响亮,积分活动一定要搞的有特色。四、竞争对手分析如今,抢占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银行共有5 家,分别为:建设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其中,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由于大学生发卡规模较小、兴业银行未在郑州有所行动,故不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主要竞争对手:招商银行“Young”卡Young 卡是招商银行推出的国内首张专属学生的双币国际信用卡,专为当代大学生量身定做,可以让学生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累积自己的信用,毕业后可以直接获发招商银行标准信用卡,并能出具权

9、威信用报告,为大学生步进社会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础。招商银行的“Young”卡与往年在部分高校进行小规模试点之后,于今年正式参与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其宣传方式主要为进校宣传、网络宣传以及POP,“Young”卡得到了办理学生的亲睐,但因其借记卡并未在郑州高校中推广,相比而言我们的潜伏客户更多,需求动力更足。广东发展银行真情卡广发真情卡属贷记卡,由广东发展银行推出,分金卡和普通卡两种,均采用国内首创的透明卡版设计。此卡具有人民币卡全国通行、 透支消费取现、 无需担保人、 报失零风险、安全网上购物等信用卡功能。于2006 年进进郑州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但并未有大型的推广活动,而仅仅依靠各支行营销部工作职员

10、在各大学进行设摊倾销与推广,其力度远不及招商银行对市场的冲击。四、策划 SWOT分析中信银行大学生“I ”卡分析:“ I ”卡意为“我的卡” ,是为当代大学生量身定做的一款专属于他们的信用卡,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个性彰显、乐于挑战自己,对未来怀抱梦想且有自己独特的主见; 卡版设计以苹果为主元素,寓意年轻的生活布满新鲜,红苹果与青苹果代表成长中经历的酸甜甘涩,更代表他们对未来的冀看。中信 I 卡道出了大学生们的心声: 我们是未来的领导者,我们善于投资未来, 挑战自己、 超越自己, 就是我们的主张 ! 中信 I 卡还为持卡人提供其他功能及服务,例如,将每月账单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按时发送到持卡学生,使

11、他们能及时对当月的花销一目了然,并能轻松地对自己的花费保持长期的观察。中信 I 卡的取现手续费低至取现金额的1%,最低只需5 元人民币,持卡学生完全可以在异地存款,本地取现,既方便又实惠。中信银行的“ I ”卡与往年在郑州部分高校进行小规模试点之后,于今年全面参与大学生信用卡市场。我们的宣传不能仅局限于网络,应该更多的走进校园,走向同学身边,融进到学生的经济生活中,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大学生信用卡的顶级品牌,全面占领郑州的高校市场。4. 小结与对策:树立并大力宣传“ I 卡是专属大学生群体的信用卡”的理念,真正以“起航梦想、扬帆人生”的品牌进进大学生信用卡市场,更轻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

12、而引发大学生新一轮的消费时尚潮流。倡导大学生从校园就建立起自己的个人信用体系,使大学生对中信银行 I 卡的使用习惯,在毕业后转成对中信银行其他卡使用的习惯延续。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目前未能开通的功能开通,并将信用卡与学生已有理财宝卡绑定,以方便学生还款,这也能将借记卡对 I 卡的威胁化解,以吸引学生的“积分换礼”作为坚强后盾。挖掘并联手更多学生喜爱的品牌及聚焦学生较多的时尚地标,使 I 卡有更多可用之处,使学生对 I 卡产生使用依靠,而不轻易转换其它信用卡品牌。中信银行在校园中的影响力正日益扩大,中信的品牌形象渗透至大学生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要经常与在校大学生沟通交流,适当的组织联动和互动方式的营销,并为广大的郑州在校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实习岗位,让中信银行这棵金融大树在高校里生根发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