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95304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简介及其应用1、前言烧结是粉末冶金及陶瓷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也是最后一道 及其重要的工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谓烧结,就是把 压坯或松装粉末体加热到其基本组元熔点以下的温度,并在其温度下保温, 从而使粉末颗粒相互结合起来,改善其性能的一种过程。烧结是高温作用,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还要有适当的保护气氛。 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烧结工序的消耗是构成产品成本的重要部分,改 进操作与烧结设备,减少物质与能量的消耗,如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 时间等,在经济上的意义是很大的。目前所采用的烧结方法虽然很多,但均有不足之处。热压法和热等静 压法虽采用了压力,但烧结过

2、程中对样品的活化程度(即动力学过程)尚需进 一步提高,而微波烧结法和等离子体烧结法在活化方面作了改进,缩短了 烧结时间,抑制了材料颗粒的长大,但烧结过程中仍缺乏对样品施加压力, 而温度等实验条件难以控制,特别是微波烧结过程中容易造成热失控效应, 对烧结样品产生不均匀的加热,从而影响了烧结产品的各种性能。因而在材 料处理中,尚需一种能改善上述烧结缺点的新方法1 。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烧结方法。1997年,彭金辉教授 为负责人的课题组承担了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课题“等离子体活 化烧结过程的机理与应用”的研究。本文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简要介绍等 离子体活化烧结的方法。2、等离子体活化

3、烧结简介等离子体活化烧结(Plasma Activated Sintering,简称PAS法)是新发展 起来的用于材料合成和加工的一项技术1 。它利用开关直流脉冲电压在粉 末颗粒间或空隙内产生瞬间的高温等离子体,而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温、高 活性离子化的电导气体,它能产生400010000K的高温,因此,等离子体 能迅速消除粉末颗粒表面吸附的杂质和气体,促使物质产生高速度的扩散 和迁移,从而有效地降低烧结温度,促使烧结过程加快,即能在较低温度 下和较短时间内实现固结。与自蔓燃高温合成和微波烧结相似,它是利用在粉末内部产生的热量 而实现快速烧结的方法。等离子体活化烧结与热压法、热等静压法、无压 常规

4、烧结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操作方便、可精确控制烧结能、烧结 速度快、重现性好、安全可靠等。目前,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法在梯度功能材 料、金属间化合物、微品材料、纤维强化材料、超导材料、硬质合金 等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上述材料用常规烧结法是难以制备的。PAS法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加压系统在活化烧结中用于对样品施加 同轴向压力,促进烧结的动力学过程;脉冲电源一方面在颗粒间产生等离 子体,活化颗粒表面,降低烧结温度,另一方面对样品施加直流电以产生 足够的焦耳热,实现样品固化;测温系统用于检测烧结温度并加以精确地 控制;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压头,避免压头温度过高而变形损坏。图1 PAS法实验装置示意图

5、PAS技术作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快速烧结技术,已应用于多种材 料的研制和开发中,但其烧结机理日前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1 。一 般认为PAS技术的关键在于利用粉末颗粒间的间隙所产生的微放电 现象;由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及电子等高能粒子撞击粉末颗粒间的接 触部位,使接触部位的物质产生蒸发而起到净化及活化作用,并在粉 末粒子表面施加强大的冲击压。当施加的脉冲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 极与粉体以及粉末粒子间的接触面所形成的绝缘层被击穿而放电,放 电所产生的撞击压力,可在粉末颗粒上赋予应变,增加原子的扩散速 度,且因后续电流所生成的焦耳热也以接触点为圆心进行扩散,致使 粉体更加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达到良好的烧结

6、效果。3、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的应用3.1 Cu粉的等离子体活化烧结将Cu粉装入烧结模中,先用等离子体进行活化,工艺参数为: 脉冲电流250 A,脉冲通路时间为40 ms,断路时间为60 ms ,脉冲时间 为5 s,再采用直流电阻加热烧结至800笆,总活化烧结时间为15 s, 随后降至室温。烧结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为5MPa,在活化烧结后, 样品的理论密度达到99. 6 %。Cu粉极易氧化,将Cu粉预先氧化,分为两组,进行活化和烧 结,测定两组粉末活化和烧结前后的氧含量变化见表1。粉末样原始粉末 氧含量/ %活化后氧 含量/ %烧结后的氧含量/ %氧含量降 低率/ %1组O.6O0.270.21

7、692组0.420.230. 1857表1 含氧量的变化通过对比烧结前后的含氧量的变化,说明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可以 脱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3.2纳米级ZrO2的等离子体活化烧结纳米级ZrO2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合成方法合成,所用的微波频率为0.915 GHz,微波波导为TE01型,化学反应为:ZrDl4 + O2 ZrO2 + 2C12纳米级ZrO2由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合成提供。原始ZrO2的 颗粒尺寸为38 nm,将纳米级的ZrO2 (含4 mol %Y2O3)粉末装入 烧结模中,首先施加脉冲电压以产生等离子体对粉末进行活化,随后快速升温并对粉末施加压力进行烧结。其中脉冲电流700 A ,

8、脉冲接通时间45 ms,断路时间30ms,等离子体活化时间60 s,成型压力 30MPa,样品加热温度1 3001 400 C。烧结时间和相对理论密度与 维氏硬度的关系如表2所示。表2相对密度与维氏硬度之间的关系3.3 AlN粉末烧结在AlN烧结过程中,有限的共价化合物的原子迁移造成低温下 AlN难以完全固化( 1873K),而高温下( 1073K)又出现AlN的 分解和颗粒尺寸显著增大,微观结构变粗糙等现象。在传统的无压烧 结中,纯AlN陶瓷在2003K下烧结30h ,其最高相对理论密度为 95%,颗粒长大显著且不规则,从而阻止了进一步固化。采用辅助性 手段,即在AlN中掺入某些物质以后,在

9、20732223K下进行传统 烧结,相对理论密度提高到97%99%。烧结之后含有其它物质的AlN 颗粒尺寸比纯AlN烧结后的尺寸小。如AlN掺入适当氧化钇,在 2223K烧结3h相对理论密度为97%,颗粒尺寸为3m。采用微波烧 结掺入氧化钇的AlN,又进一步缩短了烧结时间(小于75 min)和减 少了颗粒尺寸(约2p m),相对理论密度大于95 %。采用等离子体活 化烧结纯AlN ,在2003K下仅用了 5min ,其相对理论密度接近100 % , 而最小尺寸仅为0.77p m,并且产品具有很高的硬度,其维氏硬度达 8188 MPa。4、结论PAS法不但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且其技术指标非常先进(包括 烧结强度、烧结时间、产品性能等),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新型烧结方 法。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PAS法具有以下特点:1、PAS法不仅采用直流电直接对粉末材料和石墨模具进行加热, 而且采用开关直流脉冲电压使颗粒之间或空隙内产生高温等离子体, 在粉末内部进行均匀加热,因此它具有非常高的热效率,可以烧成高 致密度的产品。2、PAS法可以提供的工作压力范围和烧结温度范围更宽,因此 烧结的产品种类更多,更广泛。3、由于等离子体的活化和快速升温烧结的综合作用,抑制了品 粒的长大,保持了原始颗粒的微观结构,从而在本质上提高了烧结体 的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