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953028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试题一、填空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核心是 ,基本要求是 ,根本方法是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 和 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 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4、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 又 的科学理论。5、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6、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 和 基础上提出来的。7、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 依据。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 依据。9、科学发展观是深刻

2、分析国际 、顺应世界发展 、借鉴国外发展 提出来的。10、科学发展观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一个 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的科学理论。1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12、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 。13、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 基础之上。14、对于我国来说,能不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是重大的 问题,而且是重的 问题。15、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 开来和 起来。16、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 方式,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 型向 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 发展转变。17、实现又好

3、又快发展,强调的是更加注重 ,走文明发展道路。18、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了 ,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9、发展必须紧紧扭住 这个中心。20、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推进 创新、 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21、以人为本就是以 的根本利益为本。2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 ,尊重人民 ,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3、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 的要求。24、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 人民、发展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

4、25要始终把 、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6、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 发展。27、榆阳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是: 、 、 。28、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提高各级党组织的 和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29、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 ,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30、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把握好坚持解放思想、 、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二、单选题: 1、科学发展观基

5、本要求是(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 )。A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B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 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D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3、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了解相协调,也强调了( )相了解、相协调。A 人与人、人与社会 B 人与社会、人与环境 C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D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4、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发展的基本观点。A 人类 B 人类社会 C 经

6、济 D 自然5、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发展要有( )。A 全面性、系统性 B 系统性、一致性 C 全面性、整体性 D 整体性、一致性6、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协调是指发展要有( )。A 整体性、均衡性 B 整体性、协调性 C 协调性、连续性 D 协调性、均衡性7、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 )。A 持续性、连续性 B 持续性、创新性 C 连续性、创新性 D 创新性、长远性8、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 )的关系。A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与消费、投资拉动 C 经济发展与供需平衡 D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9、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 )的

7、关系等经济发展重大问题。A 消费和供给 B 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 C 市场机制和计划手段 D 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市场疲软10、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的过程。A 对立统一、辩证互动 B 相互了解、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C 既相互了解,又在一定时期不受影响、独立发展 D 互不影响、独立发展11、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正确方向。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社会 D 经济12、坚持全面协

8、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3、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强调的主要原因有( )。A 物质技术条件仍然落后 B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明显C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更加突出 D 社会基本矛盾凸显14、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A 又快又好 B 又好又快 C 好快结合 D 快好兼顾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三位一体布局发展成为四位一体布局,其中增加了( )。

9、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16、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 )。A 物质基础 B 法治基础 C 精神基础 D 智力基础17、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 )。A 法制保障 B 法律保障 C 安全保障 D 政治保障18、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 )。A 思想动力 B 智力支持 C 文化基础 D 精神寄托19、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 )。A 有利的环境条件 B 环境条件 C 有利的社会条件 D 社会条件20、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坚持( )的文明发展道路。A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10、好 B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 经济发达、生活幸福、环境良好 D 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环境良好21、( )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A 经济发达 B 生产发展 C 生活幸福 D 生活富裕22、( )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A 经济发达 B 生活富裕 C 生活幸福 D 环境良好23、( )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生态良好 D 环境良好24、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A 可持续发展 B 和谐发展 C 文明发展 D 协调发展25、( )是应对资源环境问

11、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A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 B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C 坚持和谐发展道路 D 坚持协调发展道路26、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 )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A 十六大 B 十六届三中全会 C 十七大 D 十七届三中全会27、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 )的认识进一步深化。A 和谐发展道路 B 文明发展道路 C 协调发展道路 D 可持续发展道路28、以下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建设生态文明是认为先进的文明不一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B 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结果C 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人们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

12、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享有物质文明D 建设生态文明强调对工业文明的否定29、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A 互动和协同发展 B 互动和协调发展 C 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D 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30、以下做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是( )。A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B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C 大力加快热发电建设步伐,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D 放开城市周围农村土地限制,允许房地产开发使用,扩大城市规模,增加房地产供给,切实解决城市房价高的问题31、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32、以下关于统筹兼顾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我党在十七大上首次提出的B 统筹兼顾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C 统筹兼顾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D 统筹兼顾深刻反映了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33、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贯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