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95302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含解析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含解析新版苏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同步作业一、单选题1一个被运动员踢出的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足球所受力的情况是(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A只受重力 B受到向前的力和重力C比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小 D足球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答案】A【解析】A. 向前飞行的足球忽略空气阻力时,只受重力作用,故A正确;B. 球与脚分离后,不再受到向前的力,故B错误;C.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飞行状态无关,故重力是不变的,C错误;D.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成爱惯性作用,故D错误;选A。2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八

2、年级物理教科书重约100N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约为6 g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15min【答案】B【解析】A. 八年级物理教科书重约3N,故A不符合实际;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B符合实际;C. 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 g,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约为1.2 g,故C不符合实际;D.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0次的时间在80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3重约1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A一张作业本纸 B两个鸡蛋C一个大西瓜 D一张课桌【答案】B【解析】一张作业本纸重约0.01N,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1N,一个大西瓜大重约1

3、00N,一张课桌重约100N。4下列力的大小最接近 1N 的是 ( ) A搬一辆自行车所用的力B拎一桶水所用的力C托起 2 只鸡蛋所用的力D举起一只铅球所用的力【答案】C【解析】A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15kg左右,搬起一辆自行车的力大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B一桶水的质量在10kg左右,拎一桶水的力大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2只鸡蛋的力大约为故C符合题意;D一只铅球的质量在5kg左右,举起一只铅球的力大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的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

4、有关 B方向有关C作用点有关 D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答案】C【解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即改变了力的作用点,从而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表演者不停的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手拿茶壶的位置变了,力的作用点变了,茶水流出的方向变了,即力的作用效果变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6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却沉入乙液体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球在甲液体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重力B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C该小球的密度一

5、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D该小球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答案】C【解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该材料的密度与甲、乙液体的密度的关系;(2)同一个小球放在甲液体里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重;放在乙液体里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球重;据此比较受浮力大小关系A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其重力是相同的,根据G=mg,则球在甲液体中受到的重力等于于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B小球在甲液体里漂浮、沉于乙液体中,F浮甲=G球,F浮乙F浮乙,故B错误;C小球在甲液体里漂浮,则该小球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故C正确;D小球沉入乙液体杯底,该小球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C7以下说法中,

6、不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B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但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不是一回事C1t棉花和1t铁块相比,受到的重力一样大D质量为 9.8 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1N【答案】D【解析】A、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B、根据G=mg可知,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质量是物质的多少,重力是力,不是一回事,故B正确;C、1t棉花和1t铁块质量相同,所以受的重力一样大,故C正确;D、根据G=mg可知,质量为9.8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是1 N,故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8重力常数g=9.8N/kg的含义 _ 【答案】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解析

7、】g=9.8N/kg;其意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故答案为: 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9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_ 上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处如球的重心在_ 上.【答案】重心 几何中心 球心 【解析】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两个条件: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由于重心就是物体的作用点,因此重力在物体的作用点叫做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球的重心在球心。10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其质量之比是 3:2,体积之比是 2:3,那么其密度之比是,所受重力之比是:【答案】9:4; 3:2【解析】由题意可知,m甲

8、:m乙=3:2,V甲:V乙=2:3,由=可得,甲、乙的密度之比:=,由G=mg可得,所受重力之比:=故答案为:9:4; 3:211(1)如图所示,重为5N的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点O为“不倒翁”的重心)。(_)(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答案】 1.4 【解析】(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黑点O表示“不倒翁”的重心,大小G=5N,所受重力如图所示:(2)在弹簧测力计上, 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1”后2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20.2N=1.4N.12如图是

9、小明用自制的水平仪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的情景,其中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_的特点。【答案】竖直向下【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水平仪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13如图所示,轻质滑轮下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物体的重力是_N,物体的质量是_g(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重力,g取10N/kg)【答案】3.2 6.4 640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2N,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G2F=23.2N6.4N;物体的质量。14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_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

10、这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答案】重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解析】1熟透了的杏子受重力的作用总是落向地面。2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墙是否砌得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只要墙壁与悬挂重物的细线重合或平行,就标志着墙壁是竖直的。15爱实验的小陶利用实验箱器材测量物重,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是_N;物体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答案】3.4 地球 【解析】第一空由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其示数为3N+20.2N=3.4N;第二空重力都是受地球的吸引而获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三、简答题16正方体物块重0.5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读

11、数为cm请画出正方体物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2.00cm 作图略【解析】(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分度值是1mm,刻度尺示数是2.00cm;(2)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如上图所示。17重力无时不在,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假如没有重力,请你设想出两个可能出现的情景【答案】水不会向低处流;空气会逃离地球,地面附近没有大气层(或人走路会轻飘飘的;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等)【解析】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则水就不会向低处流了(因为没有重力能改变水的运动状态了),而是漂浮在空中;人能在地面上行走,是因为人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则人就会漂浮在空中;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裹着地球,这是由于大气受到地球重力的缘故,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则空气就会逃离地球,地面附近就没有大气层了18如图所示,把不规则的均匀薄板用细线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时,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请你回答:为什么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答案】见解析【解析】因为薄板平衡后,所受绳的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重力与拉力在同一直线上,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