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95220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使用时间 :2014-8【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切实掌握课文中的文言语法现象。2、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朗读,认真体会 “辞”的风格韵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鉴历史,提高修养。【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课前反复阅读课文,做好标记勾画,结合背景介绍,理解文意。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导学过程】一、课前积累1、了解作家作品及故事背景(详见配套练习册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2、历代名家评陶渊明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

2、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东坡诗话录)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子文集)姜夔: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白石道人诗说)3、历代名家评归去来兮辞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宋朱熹楚辞后语)吾尝怪陶渊明作归去来,托兴超然,庄、骚不能过矣。(宋汪藻信州郑固道侍郎寓屋记)论古今人物风流,惟两晋为盛,故发之文章,神思自然飘逸。如陶元亮归去来辞,于举业虽不甚亲切。观其

3、词义,潇洒夷旷,无一点风尘俗态。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明归有光文章指南仁集)离骚不必学三百篇,归去来辞不必学骚,而皆有其独至处,固知真古自与摹古异也。(清刘熙载艺概赋概)素怀洒落,逸气流行,字字寰中,字字尘外。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清毛庆蕃评选古文学条卷二十六)归去来兮辞写生归田园,自祭文写死归黄土陌,机杼仿佛。(钱钟书管锥编卷四)4、关于“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1)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2)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辞,是介于散

4、文与诗歌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与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赋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而“骚则长于言幽怨之情”。本文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

5、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二、自主学习,课前完成。1、先读课文,重点掌握“预习篇”部分的字音和通假字。2、再读课文,重点理解“预习篇”部分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3、重点掌握“预习篇”特殊文言句式。4、自主初步翻译课文。三合作探究,认真思考,形成文字答案,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1、当堂同组同一层次的同学由一人向另一人翻译序言和第一自然段。之后组内讨论,之后全班讨论不懂之处。2、 概括序言及各段的段意。3、本文在序和第1段中都对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4、探讨:你认为陶渊明归隐背后究竟是“悲”还是“喜”?结合诗句来谈四、写作提升请简要谈一谈自己对陶渊明的看法。五、课后作业1、完成配套练习册“训练落实篇”的习题。2、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