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95218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范文假如你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确定会知道大家广播前一般都会预先做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美丽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广播稿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范文,欢迎阅读与保藏。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范文1 男:九九重阳望秋空,金菊红叶染秋风。 女:秋思秋情缘秋起,举杯邀月秋正浓。重阳节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但给我的感觉,还是意味深长,难以遗忘的。 男:为什么说是意味深长,难以遗忘的呢?而我却不觉得。 女:哈哈,不知道了吧!其实,重阳节是小辈孝敬长辈的节日。 男:哦?是吗? 女:假如你不知道的话就听我说一下重阳节的来历吧: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

2、”,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吃蓬饵、喝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妻戚夫人被吕后害惨后,宫女贾某和吕后都被逐出了皇宫,将这习俗传入民间。 男:我知道了。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吗? 女:谁不知道?那就是吃糕呀!男:那你知道吃糕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女:不知道。 男:那就听我渐渐道来吧:东汉时,有一个叫恒景的人,父母双全,日子过得不算好,但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来了:他们的村子害起了瘟疫,他的父母病死了。恒景小时侯听大人们说过:“这里住着一个病魔,他走到哪里就把病带到哪里。”恒景确定访师求友学本事,战病魔,

3、为民除害。他听说南山上住着一个大仙,便确定上山拜师学艺。大仙给恒景一把剑,恒景早起晚睡地起先练了。一天,恒景正在练剑,大仙对他说:“今年九月初九,病魔还要出来害人,你抓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恒景载回家乡去了。恒景回到家乡,就把大仙的话对大家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日这一天,他就带着大家登上了旁边的一座山,并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病魔不敢前进。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魔。支配妥当后,他就带着宝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病魔。不一会儿,病魔就出来了,突然望见人们都在山顶上,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和茱萸的香味吓得

4、不敢上前。一回头,又望见恒景手中拿着宝剑,便与他战斗,战了几个回合,病魔斗不过恒景,便转身就跑。恒景嗖的一声射出宝剑,一挤眼,病魔就被钉死在地上。从今,那里的百姓再也不受病魔的侵袭了,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现在的人就把吃糕代替了登高。同学们,你们还知道重阳节的那些习俗吗?知道的话就赶快来大队部回答吧! 合:重阳节也是思念家乡的节日,茱萸一支寄深情,人共佳节醉秋风。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范文2 乙:新中国成立后,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确,很多老人都曾有过辉煌的青春年华,他们有的曾为民族的解放负过伤流过血,有的曾为祖国的富强出过力流过汗。 甲:更多的则是静默无闻

5、、勤勤恳恳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了一生,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应当引起全社会的敬重。 乙:关切老人、帮助老人并不只是表现在重阳节这一天,更多的应表现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希望大家能从小事做起,真正地让老人拥有一个华蜜的晚年,让重阳节恒久绽放它的光彩。甲:重阳节有生命许久,健康长寿的含意,中国的老人越来越多。 乙:同学们要继承和发扬孝敬老人、关切老人、帮助老人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你们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呢? 学生沟通 甲:同学们知道了重阳节的神话故事、来历、习俗、诗词,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度过了一个欢乐的重阳节。孝敬师长的传统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6、孔孟之道中就闪烁着它的光辉。 乙: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敬重自己的老人,还要敬重社会上全部的老人。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很多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 故事:陈毅探母乙:关于重阳节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各地的庆祝方式也各不相同,人们利用这一重阳佳节或家人团聚、或怀念家人、或孝敬老人等。 甲:九九重阳,寓意深远。它让我们领会了祖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乙: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有心人,去关注每一位老人。 甲: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敬重老人,事实上就是敬重我们自己!乙:同学们,让

7、我们把最美妙的祝愿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华蜜欢乐、长命百岁! 甲:最终我们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 乙: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尊师守纪,主动向上的好学生。甲:在家里,我们要做一名尊老爱幼、爱护父母的好孩子。乙:在社会,我们要做一名明礼诚信、爱国遵守法律的好公民。 甲乙: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出一个慎重的承诺! 甲:敬爱的队员们,我们是新一代的雏鹰,我们的翅膀还很稚嫩,但我们会努力。乙:我们会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在社会、在学校、在家庭的各个方面去体验,去感受。 甲:把一份份的真实体验,转化为一颗颗品德高尚的种子,扎根在我们每一名队员的心中。 甲乙:我们看到,我们想到,我们做到,并会做

8、得更好。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感谢收听。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范文3 (音乐起先) 采撷一缕阳光,编织成七彩的花环。 留住一阵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付出一份真诚,打造出温馨的世界。 带走一丝苦恼,让欢乐与我们同行。尊敬的老师们 敬爱的小伙伴们 大家中午好! 这个星期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吗? 哦,我知道了!是九九重阳节。你知道重阳节登高的来历吗?知道。传闻古时候,有个地方出现了瘟魔,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会来传播瘟疫,让百姓们苦不堪言。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轻人,决心除掉瘟魔,他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山里的神仙,刻苦跟神仙学习武艺。一年之后,桓景就要下山了。临行前,神仙不仅送给

9、他一把青龙剑,还给了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回家后,桓景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让每个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这样大家就不怕瘟魔了。九月初九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样出现了,桓景与他搏斗了整整一天,最终砍下了瘟魔的头。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桓景,也为了大家重新过上华蜜安静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这便是传闻中“重阳节”登高的来历。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重阳节”自古还有敬老的含义。江南一带,出嫁的姑娘要在这一天回娘家探亲,孝敬父母和兄嫂;儿子要在这一天为老人置办过冬的棉衣,换上松软的被子。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他寄予了儿女对父母、青年人对老年人的深

10、深酷爱与敬重。同学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敬重、爱惜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像对待自家人那样去敬重、爱惜别的老人和小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次条也规定:我们要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等待人值此重阳节之际,我想号召同学们从现在起先,从自己做起,去敬重、关爱每一个老人。、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应常常询问老人的身体,遇到老人身体不适时,要主动陪伴老人去看病。 2、要常常抽出时间,跟老人们闲聊,谈他们关切的事,多顺顺他们的心。3、家里有什么活动,上公园、看戏、看电影,最好邀请老人一

11、同前往。 、逢年过节过生日,旅游出差,要记住给老人送些礼,不管买的东西价格如何,老人们都会把它看作是对他们的孝顺之心。 5、对老人的合理要求,尽可能满意他们。不能满意时,要多作些说明工作。 6、老人心情不畅,心情不佳时,要忍耐,不要随意顶撞。即使老人说错了,也不要在众人面前驳老人的面子等。让敬老、尊老之风恒久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公路主动搀扶老人,多去探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爱护等等。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暖和、华蜜,让我们的社会到处充溢和谐,充溢爱!你还知道重阳

12、节有哪些风俗呢? 重阳登高,是重阳节主要习俗。历代以来,老百姓每到到九月九日,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若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历代诗人都喜爱重阳登高赋诗,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古人认为折了插在头上,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 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南宋杭州的重阳花糕,是“以糖肉秫面杂揉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明清北京的重阳花糕,“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卖花糕的小贩还“头戴祥瑞字”,装在车上沿街叫卖。 听得我都流口水了。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本期广播由五()中队主办,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 音乐(夕阳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