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95009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设计概况12.2技术标准22.3参建单位23.总体施工方案24.施工工期安排35.施工资源配置35.1施工人员35.2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36.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46.1边坡防护基本施工工艺流程46.2施工前准备46.2.1技术准备46.2.2现场准备56.2.3材料准备56.3测量放样56.4路基刷坡56.5护坡脚墙施工56.5.1基坑开挖及修整76.5.2模板加工及安装76.5.3混凝土施工76.5.4脚墙基坑回填86.6拱形骨架及及护脚施工96.6.1护脚及骨架底部至流水面部分施工96.6.2流水面以上部分施工106.6.3基坑回填116.7伸缩

2、缝116.8踏步116.9上下路基边坡电缆槽126.10铺设空心砖126.11 绿色防护136.11.1 栽种紫穗槐136.11.2种草157.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167.1质量要求167.2检验标准168.质量保证措施178.1组织保证178.2制度保证178.3保证措施189.雨季施工1810.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910.1组织保证1910.2制度保证1910.3保证措施1911.环水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11.1管理目标2011.2环水保措施2011.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112.安全应急救援预案2112.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2112.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2212.3应急救援领导小

3、组22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7)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建技20037号);(8)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5。全线路堤边坡高度大于3.0m,坡面防护采用带排水槽的拱形骨架防护,骨架内铺设正六边形混凝土空心砖防护,空心砖内培土种草兼植紫穗

4、槐。拱形骨架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净距3.0m3.0m。骨架下部设置1.0m高脚墙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浇筑,脚墙上现浇1m长C15混凝土护脚。沿线路方向每15.02m设伸缩缝,缝宽0.02m,缝内用沥青麻筋全断面填塞,每隔100m设置0.6m宽的踏步,踏步采用C15混凝土现场浇筑。表2.1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数量表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C15片石混凝土m3883脚墙C15混凝土m15663C25混凝土预制块m731空心砖砖内铺种植土m1589砖内种草19762种紫穗槐穴277934沥青麻筋1978挖基m2253003m无水回填土m34432.2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牵引

5、种类:电力列车类型:动车组轨道类型:无砟轨道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2.3参建单位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3.总体施工方案(1)路基边坡按设计边坡线进行刷坡,以挖机刷坡为主,在机械刷坡时预留20cm,采用人工进行刷坡。护坡脚墙采用挖机开挖,人工修整;拱形骨架基坑采用人工开挖。(2)模板设计:脚墙模板定型钢模板,分节制作后现场拼装,采用撑拉结合方式进行加固。拱形骨架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现场分节拼装,采用上下对拉方式进行加固。(3)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用料的品种、规格、质量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严

6、格按照计量施工。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脚墙、护脚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输送至溜槽入模浇筑;拱形骨架混凝土采用小型吊车吊送或泵车泵送入模,利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顶面挂线人工收面,保证大面平顺。4.施工工期安排路基防护工程计划于2012年4月10日开始施工,里程拟定于DK749+608.31-DK756+380段。根据路基工期要求,计划完工日期为2012年11月30日。5.施工资源配置5.1施工人员路基防护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表5.1-1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备 注1项目总工施工现场的协调全面技术管理

7、2副总工施工现场的协调3现场技术负责人路基防护施工的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4技术员主要是负责路基防护施工的技术管理及指导工作5技术员主要是负责路基防护施工的技术管理及指导工作6试验室主任负责原材料及混凝土质量检测7试验员负责原材料及混凝土质量检测根据路基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按专业成立作业班组,每作业班组两套模板。各小组计划配备人员数量如下:表5.1-2 每工班劳动力安排计划表序号作业班组人员数量主要工作内容1基坑开挖15护坡脚墙、骨架基础的基坑开挖等2木工班15混凝土支模、拆模等3混凝土工班20浇筑、振捣、养护等4种植工班12种植紫穗槐合计545.2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为满足施工要求,本工

8、程配备主要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如下:表5.2 主要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名 称规格及型号数 量性 能1挖掘机PC2202台良好2混凝土拌和站HZS1202座良好3混凝土运输车8m6台良好4汽车泵三一重工45m和46m 2台良好5插入振捣器50型10个良好30型12个良好6装载机50/ZLM50E-51台(50型)良好7汽车吊25T/QY25H/QY25V2台良好8钢模板5cm钢板4套良好9全站仪瑞士Leica TCRP1201+2台良好10水准仪苏一光DSZ22台良好5.3材料供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安排,本着“合理组织、满足施工、经济合理、减少库存”的原则,充分考虑路基防护施工时雨季等

9、因素影响,各种材料均计划周转使用,保证路基防护的施工进度。6.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6.1边坡防护基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路基刷坡护坡脚墙开挖片石混凝土护坡脚墙施工确定拱形骨架位置、尺寸拱形骨架沟槽、基础开挖浇筑混凝土护脚、拱形骨架踏步施工浇筑路基边坡电缆槽伸缩缝设置铺设混凝土空心砖、边坡培土。6.2施工前准备6.2.1技术准备(1)施工前,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领会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学习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2)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结构形式,设计拱形骨架模板。(3)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按设计要求,确定出混凝土配合比。6.2.2现场准备(1)根据现场

10、实际施工情况,施工前按照设计图纸核实骨架形状、尺寸和基础高程等,对影响护坡施工的构筑物进行清除,平整施工现场,提供较好的施工场地条件。(2)施工前路基沉降稳定,坡面平整密实。6.2.3材料准备(1)现浇混凝土所用材料、品种、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进场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2)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施工和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6.3测量放样测量队根据路基横断面图,施放路基基床底层顶面坡肩设计边线及路基护坡基础边线,放样点设置带钉木桩,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控制桩。在放样 木桩上坡肩设计高程处按设计坡度(1:1.5)拉

11、线至坡脚木桩上,放出设计边坡标准线。6.4路基刷坡按照设计边坡标准线进行刷坡,路基边坡主要采用挖掘机进行刷坡,刷坡时预留20cm采用人工进行。边坡修整时用坡度尺拉线修整,修整后的边坡坡度不得大于设计值。同时,将坡脚地面整平,其纵向坡度同坡脚排水沟纵坡。刷坡时防止出现较大超欠挖,超挖部分要夯填密实,欠挖部分清挖至设计断面。修整后的边坡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5护坡脚墙施工拱形骨架下部设置边坡护脚和脚墙,首先施工脚墙。脚墙基础高1.0m,底面宽0.96m,顶面宽0.5m,设置4%流水面,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浇筑。护脚沿着坡长1m,厚0.6m,采用C15混凝土浇筑。拱形骨架断缝位

12、置要根据桥台、结构物、踏步、边坡电缆槽位置整体考虑,在所有拱圈位置确定后才能根据里程位置精确放线。图6.5-1 拱形骨架护坡正视图(单位:m)图6.5-2 边坡防护拱架II-II剖面图(单位:m)图6.5-3 拱架骨架边坡III-III断面图及坡脚排水槽断面图(单位:m)6.5.1基坑开挖及修整边坡修整合格后,脚墙由测量队放样,并用白灰线洒出开挖轮廓线(比基础宽0.5m左右),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开挖,基底预留20cm左右,采用人工按基础设计尺寸拉线进行开挖并修整,基底浮土全部清理干净,同时保证原土不受扰动。6.5.2模板加工及安装脚墙侧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分节制作,模板高1.03m,分节长度1

13、.5m。面板采用5mm厚钢板,纵横肋板采用扁钢。基坑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安装脚墙外模板。模板采用撑拉结合方式进行加固,即采用方木或短钢管支撑在基坑壁上,同时在模板上口利用铁丝斜拉至地面地锚上,撑杆、拉线间距95cm左右一道。模板安装时拉线,确保模板几何尺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护脚采用1.2cm厚优质竹胶板制作,按设计尺寸进行加工且加固稳定,加固形式同脚墙,同时在护脚外侧设双排脚手架,护脚线型顺直美观。6.5.3混凝土施工浇筑前对基坑内的杂物安排专人进行清理。按照程序向监理工程师报检,检验合格后对基坑洒水湿润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倾泻至溜槽

14、入模浇筑,利用ZD50型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先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先在基坑内浇筑一层10-20cm厚混凝土,然后在浇筑过程随机抛清洗干净的片石。布料采用一端向另一端推进的方式,分两层浇筑。浇筑时下料口距离纵向模板顶面30cm左右高度,减小混凝土对模板的冲击。2台振动棒,交替向前振捣作业。振捣棒插入时快插慢拔,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有空洞;振动棒振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4050cm)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 cm的距离;混凝土浇筑后,应随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要合适,一般控制在2540s为宜,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表面泛浆为宜,避免漏振、过振。振捣过程中,应防止对模板的撞击,并指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出现情况及时处理。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分两次进行收面。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