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现象总结(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94832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现象总结(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态变化现象总结(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态变化现象总结(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态变化现象总结(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态变化现象总结(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现象总结(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现象总结(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讲(学)稿年级: 八(1-4)班 主备教师: 贾立敏 审核:物理教研组 时间: 课题: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答案)一、读谚语,释物态变化1、 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熔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熔化。所以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 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形成霜,而高 山不易形成霜。2、 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缸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着在水缸外面。睛大时由 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水蒸气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 快又蒸

2、发了,不能形成水珠。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 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 然不用挑水浇地了。3、 因为烧水时水中的气泡上升会发出响声,气泡上升得越快,发出的响声越大,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水壶底部的水和表面的水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大,气泡 上升越快。开始烧水时,接触壶底的水温度较高,表面的水温度较低,温差较 大,气泡上升快,故“响水不开”。当水沸腾时,壶底的水与表面的水温度基本 相等,水中的气泡上升变慢,故“开水不响”4、 结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水的温度在 0 4c之间是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冬天,当气温下降时,上层河水的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就

3、要下沉,河底水的 温度高,密度较小,就要上升,形成对流,使全部河水不断冷却。当整个河水 的温度都降到4c时,对流就停止了。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河水的温度继续下 降,河底水的温度仍保持4C。当上层的河水温度降到0c并继续放热时,河面 开始结冰。从这以后,由于水和冰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 止辐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 厚厚的冰需要时间很长,所以才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说法。5、 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珠凝固而形成的,由于凝华和凝固都是放热过程,所以感觉不冷,而雪熔化是吸热过程,所以感觉冷。6、 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而凝华是一个放

4、热过程,所以霜前的气温要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才能放热而凝华形成霜;下雪后,在雪的熔化或升华过程中都 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下雪后,室外的气温会很低二、厨房中的热现象1、 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2、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能 液化,所以看不到,而离壶嘴一定距离处温度低,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小珠即 看到的“白气”。3、 烧水时,水沸腾后保持沸点不变,在1标准大气压下,只能达到100C,而锡的熔点是213.9 C,达不到锡的熔点,所以壶烧不坏;不装水时,壶的温度一直升高,很快便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4、 凉水碰到热馒头时迅速汽化,在手和馒头间形成

5、一层水蒸气,而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5、 油的沸点远远高于水的沸点。6、 水落在热油锅里时,锅内温度早已超过了水的沸点,水立刻汽化成水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且水比油重,在锅底的水化成水蒸气要跃出水面,引起剧烈振 动,发出响声和爆炸,溅起油花;当油落到沸水锅内时,锅内沸水的温度低于 油的沸点,且油飘在水面,汽化后可以直接跑到空气中,所以不会出现爆炸。7、 100 C的水蒸气烫得更厉害,因为100c的水蒸气比100c的水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8、 0 C的冰冷敷效果更好,因为0c的冰比0c的水多了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9、 烧开的油烫得更厉害,因为油的沸点比不的沸点高得多。10、 锅热得发红温度过高

6、,滴入的水迅速蒸发,水蒸气将水滴托起,使水滴与锅接触的面积减小,蒸发减慢;而滴入热锅里的水在流动,与锅接触的表面积 增大,蒸发加快,所以先干。11、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并没有停止加热, 只是暂止住沸腾;“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停止加热,是彻底 止沸。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1、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 凝固,凝固时向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开”一一熔化,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烟”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雨: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水蒸气先凝华(放热)后熔化(放热)形成。露: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

7、形成。雾: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雹: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小水珠,小水珠遇冷凝固(放热)成小冰球,小 冰球受热熔化成水再与小冰球结合,如此多次循环而形成的。冰:水凝固放热形成雪:水蒸气直接凝华放热形成。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放热形成。窗花(发生在窗户的 内表面):水蒸气直接凝华放热形成。雾淞:水蒸气直接凝华放热形成。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冷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一一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一一水壶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一一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打开冰箱门,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一

8、一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一一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六、你身边的热现象1、升华(吸热)_0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2、汽化(吸热)3、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4、蒸发(吸热)5、鸨丝先升华(吸热)后凝华(放热)6、鸨丝升华(吸热)7、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成小水珠,后又汽化(吸热)成水蒸气8、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成小水珠,后又汽化(吸热)成水蒸气9、升华(吸热)10、蒸发(吸热)11、为了防止冷的镜面放入人口时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使镜面变得模糊不清。12、升华(吸热)13、水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七、其它1、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白玉做的

9、圆锥体表面,并沿表面下滑至杯中。2、 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汽化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液化(填 物态变化名称)形成。3、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1)为了缓解旱情,曾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 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 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 凝华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 遇到暖气流就烧化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笼头;淘米水浇花等(答案合理即可)4、加盐是为了除低雪的熔点,使雪能在低于 0c的环境下熔化。5、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凝华(放热)冰粒变成雨滴一一熔化(吸热)教(学)反思:3欢立下载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_ 。4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