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94715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历史还不到两百年1,但是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停顿过。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语言教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经成为对外汉语学界的讨论话题,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严密相关,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地位限于年代长远,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献为主。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的渗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迫进展比照,对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争论也未曾连续。到21世纪,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研究根本上形成了

2、定论将文化作为教学因素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因此,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20世纪90年代开场,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中主要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以纯语言教学为主,无视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并且提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局部,语言的教学不能分开文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此,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文化教学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纯语言教学,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语言文化教学或者称“文化语言教学”。另一种那么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本来就是语言的教学,文化只是对

3、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因素。主张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确保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21世纪期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开展,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热议话题。在这期间,由于孔子学院的创办,使得文化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总体上看,21世纪在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中重心已经开场偏移,详细表现为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争议讨论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二、相关研究综述一初探阶段在众多的研究之中,金路1993可以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正式开端。文章明确提出了语

4、言教学以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为主,语言教学是一种纯语言的教学,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2。并且认为这种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即注重语言本身而轻视语言行为。于是,开场提倡将语言与文化综合起来研究,甚至提出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思想。笔者之所以将金路1993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开场,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间,金路首次明确质疑了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语言教学。提出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思想,主张建立语言与文化一体的教学形式。而更多的有关文化教学兴起的研究,也差不多是从这一时期开场盛行的。张德鑫1989谈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问题。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

5、的本质是“以汉语为中心跨越文化的语言比照教学”,并且提出语言与文化一体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正确形式3。王钟华1991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应该是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他甚至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该区分语言与文化孰轻孰重,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一体的4。邓时忠1992强调对外汉语教学不是孤立的语言教学,文化导入是决定语言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认为应该把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局部5。王魁京1993认为任何一种第二语言教学都是语言和文化的一体化教学,并且认为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6。研究者们分别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因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提升文化

6、教学地位的观点。张德鑫1989、王钟华1991、金路1993、等侧重于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强调语言是文化的一局部,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建立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的形式。而邓时忠1992、王魁京1993等以文化因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比方,以文化对语音、文字、词汇等语言教学的影响以及文化导入语言教学的优势,论证了提升文化教学地位的必要性。除了主张提升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建立语言文化教学形式外,还有“文化语言学”7的说法。邵敬敏1991列举了三大文化语言学派,包括双向穿插文化语言学、社会交际文化语言学以及全面认同文化语言学8。三大流派不同程度是肯定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

7、学的亲密关系,以及文化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积极作用。游汝杰1987认为文化语言学是文化学与语言学的穿插学科,不仅表达于在文化背景下研究语言,还表达于利用文化研究语言9。陈建民1999认为语言具有人文性,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是人们的言语活动,但要借助文化进展解释10。申小龙1987那么认为中国语言学研究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太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语音、词汇、语法等,没有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他认为在语言研究中,文化浸透是必然11。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学界盛行着“提升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打破传统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建立语言文化教学理念”的观点。但在文化教学日益膨胀,而语言教学地位岌岌可危的这样一种形势下,幸运的是,也有维护语言教学的声音。周思1992认为文化观念要建立,但是建立的目的在于效劳语言教学,进步教学质量。文章还提出,假如总是抓住“要不要开掘语言教学背后的文化因素”这个问题不放,就会陷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困境,甚至使语言教学地位受到冲击12。胡明扬1993在讨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时,提出将文化因素注入语言教学的同时,不能喧宾夺主,把语言课当作文化课来上13。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