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94531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精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精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精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篇看了追风筝的人这篇文章对我来说是一个沉下心来读书的开始,一个深入思考的开始。不得不承认,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对读书丧失了兴趣。经常是拿起一本书放下。看起来,我与书无缘了。但总会有一个转折点的。当我看到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引发了我无限的联想。又看到它的封面黄昏的天空。一层层斑斓云彩中有一片蔚蓝天空,仿佛把人带到更深更广远的世界。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因为一个书名,因为一个梦境,我买下了它。这个故事情节复杂而且厚重,好似一切轮回又回到了起点,最后又重合为一点。风筝也是一样,故事起于它,止于它。风筝让哈桑失去了快乐,却让他的儿子索拉博找回了快乐。我们

2、何尝不是追风筝的人呢?在自我谴责与愧疚中寻找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在读罢此书后,大喊:和平万岁!友情万岁!生活中,我想到了自己,却发现,自己甚至不如阿米尔,我也是个懦弱的人,不敢挺身而出,只是等着机会的来临,不敢于救赎自己的错误,在一些争吵过后不敢承担责任,即使自己想和对方和好,却不敢开口,等着对方先道歉,然后再大度的欣然接受,我很少为自己争夺机会,我要学习哈桑,学习阿米尔,为自己挺身而出!童年是甜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一起玩弹弓,摘柿子。童年是难以忘却的萦绕于心的。可是阿米尔的懦弱彻彻底底地撕裂了这一切美好的生活。他的懦弱锁上了哈桑的心窗,虽然悲伤难过但哈桑始终还是惦记着阿米尔,可是阿米尔却无

3、法打开内心的枷锁去面对他。人,生来是软弱的,懦弱其实本不是一种错,可是在阿富汗,这个纷乱的国家里,无法克服懦弱却成为了每一个悲惨人生的开始。其实阿米尔很善良,他很珍惜和哈桑的感情,但罪恶感几乎充斥了阿米尔从此以后的人生,像是风筝被剪断了线。“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看完这本书后铭记脑海的一句话。没有万语千言,哈桑用寥寥几个字向我们阐述了最真挚的友谊。阿富汗,这个曾经在我脑海中只留下荒芜战争场景的国度,却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在书中,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阿富汗,一个有欢乐、有悲伤、有良知亦有邪恶的国度,一个人性化的国度。无可否认,哈桑和阿米尔这段友谊,是千千万万阿富汗人的缩影,是千

4、千万万段友谊的缩影。也许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为了朋友而义无反顾!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即使是在年幼无知的孩童也会选择奔向天堂吧!这是今天写这篇读后感最想提的一件事情,也许是因为自己今天中午才将这本书读完,对最后的阿桑的孩子的一举一动更加揪心的缘故。当生命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太大的希望,当世界上没有更多的期望,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失望,甚至一点点的希望也被一个自己以为已经逃脱困境的事情而打破的时候,那么还有什么选择,唯一的选择只有是:死。他,一个孩子,一个仅有几岁的孩子就是这样,“我保证”,但是“我保证”却因为没有办法而变成“下不为例”,于是导致了死亡,导致了一个大胆的行动,即

5、使对于一个刚开要开花的花朵。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而对阿米尔而言,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其实是获得救赎的途径,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一种对希望的寄予,我相信这个时候阿米尔的心已经得到了救赎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失去的美好。然而一切在他们12岁那年的冬天发生了变化。在喀布尔的冬天,当地有一个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目斗风筝比赛。这个比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放得高放得远,而是比赛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唯一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

6、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要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似乎是天生为这个比赛而生的,阿米尔是斗风筝的高手,而哈桑则是追风筝的高手。为了赢得这个比赛,为了赢得父亲的.重视和刮目相看,阿米尔无比渴望赢得这个比赛,以此改变自己在父亲心中懦弱无能的印象。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睽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故事如此

7、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人性与人性的救赎是现代人面临的共同话题。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以救赎。对于我们来说,风筝不管代表着什么美好的东西,不管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努力去追,任何时候都不晚,都不要放弃,因为我们还有机会,还有时间,还有精力。只有在默默等待中去改变,去爆发,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要的人生。令我震撼是一个关于爱情,亲情,罪孽和救赎的故事。恰似一首美丽而悲伤的诗,轻

8、描淡写中透着一份柔和,令读者从开头到结尾都顺然于心;又好似一曲泛着淡淡忧伤的旋律,不经意间就撩动了我的心弦,读来回味无穷作者笔下的阿富汗是那么的真实,仿佛就在眼前是温馨闲适,安详美好,却因种族的分歧支离破碎,令我最初怀着的美好想象泯灭在罪恶的战争之中。从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的亲密友谊开始,这段感情成为贯穿全书的脉络,我从中看穿了友谊的脆弱不堪。“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关乎了阿米尔与哈桑之间密不可分的友谊,关乎了亲情,更代表忠诚,代表了爱!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一本书了,手里捧着这本300多页的追风筝的人,看着封面上的精彩书评,我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这次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异国之旅。小说以

9、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阿米尔与他的朋友哈桑之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阿米尔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一个富人社区中的富裕家庭,是当地身份显贵的普什图人,哈桑则是阿米尔家仆人阿里的儿子,是一个地位卑下的哈扎拉人。身份悬殊的阿米尔和哈桑却是好朋友,他们秉承着“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的纯朴念头,两个人经常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一起恶作剧,一起快乐的追逐风筝,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追风筝的人笔触清淡,表达感情温婉含蓄,叙述笔调沉静中暗含忧伤。它关注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在复杂变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以一种从容平和的静美心态讲述了一个

10、枝节复杂而情节动人的故事。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很平淡,可能没有那样的事情让你来面对与阿米尔类似的困境。也没有人太多的人回象小说里的阿米尔那样,在自己犯了错的多年以后,还能有重新赎罪的机会。现实中并没有太多机会去体会,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有这种机会来体会。人们往往会忽视那个永远躲在角落,但是却是永远对你最亲的人。我们就是这样对待那些对自己全心全意而又别无他求的人的吗?花了三天时间看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有种让人不断想读下去的魔力。作者很擅长采用伏笔,故事中的很多情节前后都有联系和暗示,用心读会发现。读的过程很像破案的过程,不由自主跟着作者丝丝入扣的笔触展开一场奇妙的人生之旅。在看此书之前,

11、我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印象只停留在“战争”这个层面,对它的历史和政治也没什么兴趣,但看完此书,不禁激起我对战乱国百姓的同情,对哈森一出生就注定悲惨命运的怜悯之心。要我说,此书的主人公是哈森,他象征着人性中最美最善的那部分,他的忠诚、勇敢、善良、正直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最贫穷的哈森不正是最富有的人吗?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让多少人动容!还记得阿米尔那次自己写了篇小说吗?她读给哈桑听,哈桑拍手叫好,但是哈桑还提了一个问题,令阿米尔目瞪口呆的问题。这使阿米尔学会了写作的目标之一。勤奋好学的哈桑使我想起了一本书,命运之上。主人公和哈桑一样,都渴望读书,仿佛知识就是整个世界。但他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要接受很多次手术对他来说,不能与别人一起玩,学习成了唯一的乐趣。他运用了多种描写,写出了他的学习的渴望。还有很多人也渴望着学习,在一些贫困山区里有千千万万个孩子们因为家庭困难而无法上学,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闪烁着光芒。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不辞辛苦,跑到山区里,只为给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眼前学习的机会【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