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939924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除夕夜吃饺子的寓意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 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 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 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 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 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 祈望。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1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 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 如偃月,天下通食”。据

2、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 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 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 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 小料。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 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 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 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 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 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3、。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 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 断扩大。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2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 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 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 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 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 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

4、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 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 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 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 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 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 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 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 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 如吃豆腐

5、,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 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 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 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 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 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3饺子源于我国有2600多年历史。据说,饺子源自“医圣” 张仲景“冬至舍药”。东汉时期,南阳郡涅的张仲景,在长沙太 守期间,见白河两岸乡亲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冻 溃烂,心不

6、能忍,辞官为民行医。冬天刚到,他让弟子在南阳东 关搭棚支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一锅同煮,熟后捞出切碎, 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再煮制成“祛寒娇耳汤”,每人每 只娇耳一碗汤服后周身血液上涌,两耳发热,寒气顿消。冻耳很 快治好。1700多年来世代承传,人们每年冬至包食娇耳以纪念 张仲景恩师。据说,女娲捏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 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 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 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 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4天

7、上的财神爷,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推着一车财宝来到人间, 把财宝撒给各家各户,人们都很尊敬他,都拿出好吃的给他吃。慢慢地,财神爷就分得不均了,他见谁家给他的东西多、好吃, 他就把财宝给谁家的多点,谁家拿出的少、不好吃,他就少给谁 家点。有个老员外不信神,没有给财神爷准备好吃的,财神爷到他 家一瞧,大发脾气,不但没给他财宝,还没收了他家过年的东西, 连烧火的柴火也收走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命财神爷重新去 把没有撒财的人家全部补上。再说那老员外,为了安安生生过个年,就嘱咐大媳妇烧火, 二媳妇做饭,大媳妇过来问:爹,用什么烧火啊!老员外说:金 条。二媳妇过来问:做什么饭啊!老员外说:元宝。聪明的大媳

8、妇拿来黄纸裹成金条的样子当柴火烧,能干的二媳妇把白面揉 好,用擀面杖擀成圆片片儿,给里面包一些菜,捏成元宝的样子 后扔到锅里煮。财神爷一见,暗暗称奇,就偷偷地把真元宝、真 金条扔进锅里走了。这事儿一传开,人们都照着做,把小面片包菜做成的饭叫饺 子,以表示是财神爷送来的财宝,从那时候起这个习俗就流传了 下来。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5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 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 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 子”

9、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 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 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 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 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 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 界一年比一年高。北方人除夕吃的传统食物1、吃饺子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

10、到了就“财运亨 通”。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各地饺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 北京的清水煮饺,东北的老边饺子,江南的水煎饺,玉润玲珑, 馅鲜味美。2、吃汤圆用自制的汤圆粉或市场上出售的干汤圆粉制成各种馅心的 汤圆,润甜可口。3、吃鱼意为“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生和银币,意 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4、猪前蹄北方过年,啃猪蹄儿是要给来年有个挠头!(挠是指往回赚钱 的意思)买猪蹄儿还有一规矩,就是一定要买猪的前蹄,因为前 蹄是往回挠,后蹄是往后蹬。猪蹄红烧,卤水都可以,这里给大 家介绍一种做法。5、鸡鸡与吉同音,寓意吉祥鸡翅

11、,寓意展翅高飞、飞黄腾达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 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 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6、柿饼柿子也是北方新年市场常见的食品,不少地方在守岁时会准 备糕点瓜果,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柿饼,即象征事事如意。7、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 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 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阖家团圆,幸福甜 蜜之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北方过年的气氛很浓厚,尤其是丰盛的年夜饭,不止包含了 以上东西,还有很多表达对来年好景象的菜色,比如四喜丸子, 象征团圆美满;牛肉,表示来年牛气冲天;年糕寓意节节高;豆腐 表达全家福等等。8、灶糖灶王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售期最短,只 有过小年前后才上市的糖果。用这种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 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三, 糖瓜粘”,北方人在小年这一天有吃灶糖的习惯。过年吃饺子习俗的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