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93913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第二章第一节一、选择题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这块黄土区内,地下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据此回答13题。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A地势低平B地势坦荡C千沟万壑D波状起伏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历史悠久,耕地垦殖殆尽B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突出C耕作技术、耕作方法落后D垦荒种地,破坏植被3根据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其农业发展方向是()A以林为主、以农为辅B以牧为主、以农为辅C退耕还林还牧,走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D陡坡退耕还林,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解析

2、: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尤其是进入20世纪,伴随着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黄土高原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大。为了吃饭、生活,农民只得开垦新地,向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系统脆弱的边际土地要粮,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经济恶性循环。该地农业并非不再发展种植业,而是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答案:1.C2.B3.D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发展。据此回答46题。4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

3、(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米)()解析:黄河的下游是地上河,因此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即河流附近的潜水位要高于周围地区,在图中分别画出纵线比较可知,只有B、D两图符合,显然,黄河下游位于华北平原,潜水位不可能达500多米,故可排除D。答案:B5黄河水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C黄土高原中下游落差大D黄河终年水量丰富解析:河流的输沙能力大小取决于河流水量的大小及河流落差的大小。黄河中下游段流经崎岖不平的黄土高原及跨越阶梯界线,落差较大,因此,它的输沙能力较强。答案:C6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解析:黄土高原

4、的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将增强,因此河流的流量变化将较为和缓,且最大流量的出现应比最大降水量稍滞后。答案:C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79题。7箭头b表示的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搬运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8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沙尘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土地荒漠化ABCD9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的气候条件为()解析:第7题,b箭头表示风力搬运作用。第8题,c箭头表示流水搬运作用,而中沙尘暴属风力作用,故而排除。第9题,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季

5、风气候,选项中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7.B8.B9.C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BCD11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解析:读图可知,A地区是宁夏平原,是我

6、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由于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加上长期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了土地盐碱化。B处土地退化、沙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过牧、过垦。答案:10.C11.D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完成1213题。12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A土地的沙漠化B水资源缺乏C水土流失严重D沙尘暴盛行13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是()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营造速生薪炭林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解析:图示为我国局部地区,左图中的“泾河”,右图中的“赣江”,将两图示的地理区域分别定位于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

7、,由此,图示两地区的自然条件、环境问题表现均已定位。答案:12.C13.D二、综合题14下面结构图表示黄土高原由于人口增长而引起的人地矛盾尖锐的恶性循环,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上图所反映的人地关系问题,将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代码后的横线上(每个选项限填一次)。人口增长水土流失粮食短缺人均耕地减少需要更多劳动力植被破坏燃料需求增加开垦荒地A_,B._,C._,D._,E_,F._,G._,H._。(2)治理黄土高原必须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因此,坚持_的人口国策相当重要。(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主要措施有_和_等。在山坡上_,在沟壑中修建_。(4)黄土高原有丰富

8、的_资源(矿产),因此,在开采这一类矿产时要有计划地_,开展矿区_工作,避免因采矿引起大规模水土流失。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的恶性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点出人口数量增长是恶性循环的根本。答案:(1)(2)计划生育(3)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封山育林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淤地坝(4)煤炭存放表土水土保持15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土流失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三“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计划投资1.5万亿开发黄河三角洲,这就对黄河水利系统提出了更高的

9、要求。(1)治黄的根本在于治沙,治沙的根本在于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请在图中找出黄土高原地形区_(填字母)。(2)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为了防治此环境问题,某乡广泛征集治理措施。有人提出要在黄土高原广泛修梯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3)图中B地形区内煤炭资源丰富,为防止该区域因开发煤炭资源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你认为在煤炭开发时应采取什么措施?(4)山东省开发黄河三角洲和黄土高原的环境治理有关系吗?为什么?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及河流分布看,A为内蒙古高原,B为黄土高原,C为华北平原。第(2)题,在黄土高原广泛修梯田不合理。因为只有在坡度较缓的山坡上,修筑梯田才

10、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陡坡上封坡育草,种植护坡林,在沟内打坝淤地,营造防护林等。第(3)题,煤炭开发会破坏植被和原生地面,堆放土石会给水土流失提供物质来源,必须有计划地存放表土,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第(4)题,黄河三角洲的开发需要大量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要搞好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就要保证沿途的水量及入海流量,这就要求大量清水流入下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很有必要。答案:(1)B(2)不合理。水平梯田适宜在坡度较缓、土层深厚的山坡上开发。(3)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避免由于煤炭开发而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4)有关系。只有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大量清水才能流入下游,支援黄河三角洲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