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语言体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938716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艺术语言体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电视艺术的语言体系语言: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的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电视艺术语言:是指一种广义的语言,凡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感知信息的一 切手段、方式和方法,诸如构图、光效、色彩、影调、人声、音乐、音响、造型 都可以构成电视艺术的语言,并成为电视艺术语言系统中的重要元素。电视艺术的语言主要有:画面语言、声音语言、造型语言、镜头语言、编辑语言、特技语言一、画面语言定义:是指电视艺术家通过采用各种构成视觉形象的因素和方式。为体现其形象 创造构思而运用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包括有:构图语言、色彩语言、光效 语言、影调语言等语言表达方式。1

2、、构图语言电视画面的构图: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其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 织、选择和安排,塑造视觉形象与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造活动。它通过被摄对 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来传递某种思想和情感。画面的主要构图要素分为:主体、陪体、环境、空白主体定义: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主题思想的直接体现者和信息的主要 承载者。突出主体的方法: 主体位置通常安排在观众视线最为集中的画面部位,即画面中心偏左或偏右的 画框位置。 按照观众欣赏习惯,在一般情况下,主体光线比非主体光线要明亮一些。在色 彩表现上,采用合理有效的对比方法,可以令主体色彩更加鲜明,造成更为强烈 的视觉冲

3、击。 主体在四面中往往是实像,焦点明确,视保清晰,观众能够很容易地找到主体 并明白主体想要传达的某种画面信息。(2) 陪体定义:陪体对主体起陪衬作用,是对主体有效的补充和说明。从画面构图上看, 陪体能够增加画面的纵深感,使画面均衡,起到美化画面的作用。注:陪体,可以深化构图思想和提高构图境界,通过与主体的有效结合,既烘托 了主体,又使自己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因此,在安排画面的陪体时,不能 宣兵夺主,要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3) 环境定义:环境是主体和陪体的存在客体,反映四面的客观现实,为主体和陪体营造 氛围,用于表明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包括前景和背景。如何选择前景和背景

4、呢?前景:什么作为前景,一般没有限制,只要与主题内容或者画面主体能够相互衬 托,彼此呼应即可,凡与主题或主体无关的前景都应排除在画面表现之外,否则, 容易破坏画面的完整性,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如何选择前景,应该根据作者的 创作意图而定。背景:用来衬托主体,向观众交代主体所处的环境及其氛围,并丰富主体的内涵。 它通常要求简洁,要具有特征性,从而方便说明主体,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主 题。(4) 空白定义:是电视画面构图中具体影像缺失的部分,即表现画面空间的那一部分元素。 一般由单一色调组成,例如绿色的草原、蓝色的天空、白色的雪山和金色的沙漠2、色彩语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电视艺术创作中常见的几种色

5、彩。(1) 红色:热烈、喜庆、激情、辟邪、危险(2) 黄色:艳丽、单纯、光明、温和、活泼(3) 蓝色:整洁、沉静、冷峻、稳定、精确、梦幻3、光效语言定义:光,是电视艺术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没有光就没有电视。光的性质、成 分、角度、层次、强弱和明暗体现出千差万别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 的光效语言。(1) 表意性光效定义:主要运用在有一定情节的电视剧表演场景中,通过灯光的色彩、亮度、投 射方向和投射范围,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来表达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唤 起观众的联想并左右观众的情绪,引起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观众与剧中人物达 到情感上的共鸣。(2) 装饰性光效定义:主要起装饰和渲染的作用

6、,与电视节目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它主要是通过 灯光设备,在拍摄场景中制造各种变幻和连续的“光色”造型,既起到照明作用, 又成为拍摄场景的构成与装饰元素。4、影调语言定义:影调这个词来源于音乐,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因为摄影这种利用光影 变化而构成的画面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由于颜色深浅、色 彩配置和光线强弱等因素影响,会形成明暗差别的影像,这些明暗差异就构成了 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1) 影调层次影调层次是依据景物或者影像的明亮程度划分的,可分为亮调、暗调和中 间调,即黑白摄影中的高调、低调和中间调。不同的影调,有着不同的感情色 彩。亮调和高调:给人以光明、纯洁、轻松和明快的感觉

7、。暗调和低调的作品,则有时让人感到坚毅、稳定或者沉着,充满动力,有时又会 觉得黑暗、沉重或者阴森森。中间调:有其特殊的魅力,画面层次丰富并且柔和,容易表达细腻的情感,(2) 影调反差定义:指景物或者影像的明暗差别,分为硬调、软调、中间调硬调:的主要特点是反差大,更多使用过明或过暗的影调。这类硬调常用于表现 人物的刚毅、坚定、凶狠或残忍的性格。软调:则比较柔和,过渡层次丰富,适用于营造梦幻和清淡的画面效果。(3)影调对比影调对比的主要表现方式是鲜明的明暗对比形态。黑炮事件二、声音语言人声、音响、音乐1、人声定义:人物说话的声音。(还包括笑声、哭泣、叹气等等)人声包括:对白、独白、旁白、解说、同期

8、声(1)对白定义:即屏幕上两个或几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它是最重要的人声表现手段。(2)独白定义:独自就是一种独自表述或者展现自己内心活动的语言。它使人们可以清晰 地看到主人公隐秘的内心世界,从灵魂层面上了解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3)旁白定义:旁白是一种画外音的形式。它可以是第一人称自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 评述,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交代或议论。对于一些画面不宜于表现的场景,旁白可以有效地进行话语提示和暗示,以唤起 观众的联想和思考,也可以轻松地解决演员和导演的压力。(4)解说解说是电视节目中,由主持人或者播音员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评论,使观众了解 事物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的特殊语言形态,它广泛地运

9、用在电视艺术作品特别是 纪录片中。(5)同期声定义:是指在电视节目拍摄现场录下的人物说话声和背景环境声音。同期声,能够增强节目内容的真实感和现场感,提高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增强节 目的感染力,唤起观众的参与感,加深观众与节目的情感交流和互动。2、音响定义:指的是电视艺术中除人声和音乐之外的所有声音,以及以背景音响或者环 境音响的形式出现的人声和音乐,也称为效果声。音响的主要作用在于:(1)增强现场的真实感和画面感染力,烘托环境氛围。(2)除了可以还原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外,还可以传达创作 者的思想感情。音响在电视艺术作品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动作音响,指人和动物行动所产生的声音,例如人的走路

10、声、打斗声和动 物的奔跑声等自然音响,自然界中非人的行为动作所发出的声音,例如风声、雨 声和鸟语虫呜;(2)背景音响,画面中的杂音,没有具体概念,声源一般不出现在画面内,即 使出现也是模糊的、不明确的;(3)机械音响,因机械设备的运行所发出的声音,例如汽车声、火车声、轮船 声、飞机声、电话声和钟表声等;(4)特殊音响,经过变形处理的非自然界的音响,在神话、科幻片中则常常使 用。3、音乐电视艺术音乐,在形态上可以分为:(1)有声源音乐:也称画内音乐,即音乐来自画面内的声源。比如晚会现场、 音乐会现场。(2)无声源音乐:也称画外音乐,这种音乐主要用来烘托、补充或者丰富画面 的造型效果,加强画面表现

11、的气氛,达到一种渲染作用,强化了电视艺术的综合 视听魅力。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音画同步:表现为音乐与画面紧密融合,两者情绪一致,节奏一致,主题 一致。(2)音画对位:简而言之,就是音乐和画画的非同步关系。具体来说,即透过 画面或者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从相反方向或者完全无关的方向处理音乐问题, 以求达到音画矛盾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不但可以增强音乐本身的表现力, 还可以增强音画结合所产生的深刻性。音画对位,可以分为两种倩况来加以分析。 音画对立: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与画面中的影像内容所呈现出的 情绪、节奏和主题截然相反,使音乐具有寓意性,从而深化影视节目的主题。

12、 音画平行:音乐与画面犹如两条平行线,音乐不是具体地追随或者解释画面内 容,也不是与画面处于对立状态,而是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片 的内容。三、造型语言对于电视艺术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技法与声音造型各种因素,前者 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和空间处理等,后者如 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和距离等,共同形成厂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即 空间造型和时间造型组成的屏幕造型语言体系。造型语言的表现方式:(1)观念造型语言:通过独特的屏幕造型语言,含蓄地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观念,称之为观念造 型语言。观念造型语言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主观的和表现性的造型,均可纳

13、 入造型语言之列。(2)象征性造型语言:通过屏幕上特定的景物或物体,表现创作者的思想,促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 深悟其中蕴含着的意念,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隐喻、对比、双关等,均具有某种象 征性。(3)心理造型语言: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造型 语言,谓之心理造型语言。(4)模糊造型语言:它在思想内涵的表达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只给观众一种朦胧的意识,目的是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引发观众再创造能力的屏幕造型语。四、镜头语言 镜头的五个基本要素:距离、运动、焦距、角度、视点。1、距离距离:即镜头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在拍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距离的变化, 会引

14、起画面上形象的大小变化以及主体在画面中占有的面积的大小变化,也就是 画面的空间关系变化,即景别。景别已经被细致地分为了九种: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 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1) 大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被摄主体的人物或景物只占画幅高度的四 分之一,通常处于画面空间的远处。大远景景别中,画面空间容量较大。大全景 主要用来表现宏大的自然景观,画面开阔,富有气势,抒情性强。(2) 远景远景与大远景的区别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大远景相比,远景中主要被摄对象 在画幅中的比例关系赂微增大,人物或景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关系大约是画幅高度 的1/2,画面所包含的景物较多。远景,主要用于介绍人物活

15、动的环境空间, 强调被摄主体与环境的依存性和相关性,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抒发感情, 渲染气氛,常用于影片开始和剧情发展中某些需要停顿的地方。(3) 大全景大全景中,人物的比例关系大约是画面3/4的高度。这时的人物动作清楚 和具体,人物与景物在视觉关系上可以说平分秋色。此时,观众在画幅中对人物 和景物的选看尽管是任意的,但画面的表现重点仍然以人物为主,环境范围的表 达是以人物为出发点的。(4) 全景全景,摄取人物全身和铰小场景全貌的电视艺术画面。画幅中的人物占据画 面中很大的比例,大约与画幅高度相同。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人物在画幅中可以 “顶天立地”即头顶画幅上边缘,脚踩画幅下边缘,而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范 围,以求得画面的完整与和谐。全景中可以充分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和动作范围, 人物比大远景、远景与大全景在形象细部上看得更为清楚,这时的人物是绝对的 主角,环境空间只是作为人物所处位置的补充造型存在。(5) 中景指人物超过半身,即膝盖以上的镜头。在中景内,环境是次要的,往往只能 突出其中的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的存在,恰好可以引起观众对环境与人物 之间关系的分析或者对画外空间的某些联想。由于主要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形体动 作,所以较之全景,中景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观众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