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937350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排球正面下手发球动作要领是什么?2体育的功能有哪些?3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4体育动作质量和效果应从哪些方面评价?5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去呗?6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7体育教学的一般原则有哪些?8教学的特殊原则有哪些?9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10课余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有什区别?11气血屏障是什么意思?12圭寸闭技能和开放技能的区别是什么?13运动技能形成阶段有哪些?14什么叫高原现象?15运动技能迁移有哪几种?16体育兴趣和动机的区别?17桡侧与尺侧,胫侧与悱恻哪个是内侧?18呼吸肌有哪些?19氧解离分压的影响因素?20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21动脉血压的影响因

2、素有哪些?22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有哪些?23三大供能系统是哪三个?24运动中腹痛处理方法?25指压止血法的常见部位有哪些?26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有哪些?27什么情况下用足球大腿正面停球?28篮球中突分配合什么意思?29排球中42配备什么意思?30侧面示范背面示范的区别?考前自查知识参考答案1答: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膝微屈,上身稍前倾,重心偏后脚,左手持球於腹前。抛球:左手将球轻轻抛起在身前右侧,离手高约20cm。右臂伸直,向后摆动击球:借右脚蹬地力量,身体重心随著右手向前摆动击球而移至前脚上。在腹前以全手掌或握拳击球的后下方。手触球时,手指手腕紧张,手伸

3、直。击球后,随著击球动作,重心前移。2答:(1) 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健智功能、健心功能。(2) 体育的经济功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促进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3) 体育的政治功能强化民族形象,提咼国家威信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促进国际交流,增强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3答: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及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动作轨迹:是指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所移动的路线动作时间:是指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或动作持续的时间。动作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动作重复的次数,亦称频率。动作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单位时间

4、内位移的距离(单位常以m/s来描述)。动作力量:是指完成运动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的能力。动作节奏:是指动作各个部分用力的强弱与时间间隔的关系。4答:(1) 动作的准确性(2) 动作的协调性(3) 动作的力量性(4) 动作的经济性(5) 动作的弹性5答:横纹直径肌红蛋白反应收缩力疲劳红肌纤维较差小多迟缓小不易白肌纤维显著较大少快大易6答:(一)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泛化过程1. 分化阶段:2. 固化阶段自动化过程(三)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规律上升阶段一一稳定阶段一一下降(恢复)阶段(四)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工作阶段一一相对恢复一一超量恢复一一复原阶段7答:(一)身心

5、全面发展原则(二)自觉积极性原则(三)直观性原则(四)合理安排负荷原则(五)循序渐进原则(六)区别对待原则(七)巩固、提高原则(八)8答:学生主体性原则(一)技能教学为主原则(二)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三)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四)全面效益原则9答:(一)全年性活动和年级活动(二)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三)俱乐部活动(四)小团体活动(五)个人锻炼活动10答: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教练

6、员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才能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培养体育骨干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训练是对有体育特长的部分学生展开的,而锻炼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11答:气血屏障是指肺泡内氧气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二氧化碳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它包括六层结构:含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之间的间隙(基质层)、毛细血管的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12答: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环境条件与运动员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封闭性技能主要依靠运动员内部的本体的感受器的反馈信息来调节,是在比较安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类运

7、动技能要求动作尽可能准确、稳定,如跳水、跳远等。开放性技能需要运动员综合外界的环境的信息来做出决策,这类运动变化性较大,如足球,篮球。13答:(一)初步形成阶段(泛华阶段)(二)改进提高阶段(分化阶段)(三)熟练掌握阶段(巩固自动化阶段)14答: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了暂时停顿,经过一段时间又继续进步,这种练习曲线成为“高原现象”或“高原期”。15答:1、横向迁移横向迁移即难易程度或层次相类似的各种运动技术之间的技能相互迁移的现象。2、纵向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同类运动技能中难度层次不同的各项技术之间的迁移现象。3、交叉迁移交叉迁移是指练习者身体一侧器官的练习效果可以向身体另一侧器官转移

8、的现象。16答:体育学习动机是促进学习体育的心理力量,或者说是推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内部动力。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包括想要学习和想要参与两个方面,而动机只有参与,即动机较兴趣更强烈。17答:前臂外侧为桡侧,内侧为尺侧。胫侧是内侧,悱恻是外侧。判断的依据是按照人体解剖学姿势,靠近人体中轴线的为内侧,远离人体中轴线的为悱侧。如脚内侧踢球就指的是用脚的内侧去踢球,即靠近人体中轴线的足弓。18答:主要吸气肌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组成。呼吸的时候膈肌上下收缩同时肋间肌也收缩和扩张,呼气肌主要指膈肌和肋间内肌。19答:包括PO2Hb本身的性质、含量、p

9、HPC02温度、有机磷化物和CO等。1)当pH降低,PCO2升高,温度升高,有机磷化物增高,氧离曲线右移;2)当pH升高,PCO2温度、有机磷化物降低和CO中毒,曲线左移。Ph与其他影响因素成反比。20答:交感神经的功能:当机体运动加强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瞳孔打开.消化活动受抑制,表明机体的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加快,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但两者又是相互协同的。当机体处于安静和睡眠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却受到抑制,出现心跳减弱、减慢、血压下降、心跳减弱、减慢、血压下降、消化吸收活动加强等现象。交感神经使人心跳加快兴

10、奋,副交感神经使人放松安静。人在运动活动时交感神经兴奋,瞳孔变大,心输出量增加。在休息的时候心率降低,瞳孔变小,畐U交感神经占主导。21答:1. 心脏每搏输出量心率2. 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3.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22答:物理特性包括伸展性、弹性、粘滞性。生理特性主要指兴奋性和收缩性。肌肉的收缩主要是通过肌小结收缩的形式进行,即细肌丝向粗肌丝滑动。23答: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三者供能系统的时间分别为10秒钟,1分钟,和30分钟。磷酸原的代表项目是举重、投掷。酵解能(乳酸能)代表项目400米跑、100米游泳。有氧氧化系统代表项目是长跑、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其中

11、只有有氧氧化系统是需要氧气的。24答:运动中出现腹痛,应适当减慢跑速,加深呼吸以调整呼吸与运动节奏,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距离,疼痛常可减轻或消失。25答:颞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头顶及颞部动脉出血。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肋部及颜面部的出血。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出血。肱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26答:(1)早期,为急性炎症期的表现,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止血、制动、阵痛、防肿和减轻炎症。处理方法有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可外敷新伤药,也可内服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药等。(2)中期

12、,组织正在修复,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以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以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和减少粘连形成。(3)晚期,损伤组织已经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瘢痕或粘连形成。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功能,若有瘢痕或粘连,应尽量设法软化或分离。27答:大腿停球适用于停从空中垂直下落的球,因为大腿正面的股四头肌可以起到减震作用。脚背正面也是停垂直下落的球,而脚内侧是停地滚球。胸部停球主要停水平的平高球。28答:突分配合,是指持球队员突破对手后,遇到防守队员补防或协防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时机最佳的同伴进行攻击的一种配合方法。当对方采用人盯人防守或区域联防时运用突分配合,可打乱对方的整体防守部署,压缩防区,给同伴创造最佳的外围投篮或篮下进攻机会。29答:是排球的一种进攻阵型,即场上两个二传手、四个攻手(其中两个主攻手、两个副攻手),安排在对称的位置上。30答:侧面示范:即身体侧对练习者做动作。一般用于显示前后方向的动作,如前后踢腿、腹背运动等,便于看清动作的前后做法。背面示范:即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一般用于方向、路线及配合较复杂的动作,便于练习者跟随做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