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高分作文:以心传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93459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高分作文:以心传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高分作文:以心传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高分作文:以心传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高分作文:以心传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高分作文:以心传递微雨江南, 独自漫步在冗长的雨巷, 袅袅茶香沿着墨色古道悄悄 绽放,慢慢漾开, 与流水一起潺潺了我悠长的情思,静静地以心传递 我以一份墨色的感怀。临窗而坐, 望着连绵的雨线划过狭长的窄巷。 一颗烦闷孤寂的心 却无处安放,点上一杯“杭白菊” ,喑哑的声音如刀鞘中抽出的寒冷 使我不禁一阵寒冷, 老人自黑暗中走出, 穿着烟灰色的对襟褂子低头 取茶叶。我不由得背过脸去,亦不去理会,只是静望窗外。老人端着茶具徐徐走来, 将其铺陈开来, 红木制成的木勺舀上茶 叶放进盖碗,用沸水浸过,水汽携带茶香袅袅上升。 我一时来了兴趣, 微微侧目,凝望。几片茶叶在碧绿澄澈的

2、液体中舒展,旋转,徐徐下 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间,芽影水光,交相辉映,我就这么静静地 看着,眸色深柔,一时心中漾起了丝丝缕缕温暖,老人郑重的神情, 不苟的神色仿佛也一丝丝地融化在这茶香中,静静传递。我凝眸深思,老人见此不禁问道: “孩子,你可懂茶?”我摇摇 头。“这杭白菊, 其浓淡、深浅、甘苦皆有所讲究,”我若有所思。“但 更重要的是茶者凝心聚神,将心中的澄澈、温暖融入这香茗,以心传 递心中的淡泊宁静啊! ”我的心中一时涌起万般的感喟。看惯了尘世中人们对名利无休止的追逐, 老人的淡然与超脱将我 心中的阴霾驱散,以心传递于我一份宁静,茶叶起落浮沉,茶香这才 浸润了整间屋子。茶香中,一颗浮躁之心

3、也渐渐平静,返璞归真。我 举杯啜饮,茶虽凉,而意犹存。仿佛绵长的岁月在不经意间被小心埋 葬,却又露出了最纯的真意。心中的感怀有茶香交融,仿佛心底的那 一尺情愫被阳光划开暖暖的感觉。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失掉了颜色, 有的只是老人和他的茶。 老人叹 念:“须忘人间之灼色,品茶中之空明,惟万籁之俱寂,方能在茶香 中品味茶之醇和甘香! ”窗外的雨线划过狭窄的幽巷,荒芜了城市的 道路,江南氤氲的暮色小心阻挡着市廛的红尘, 老人以心传递的宁静 与超脱让我邂逅一份别样的温情。正所谓: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老人以心传递的宁静洗涤了我心中之浮躁, 于是踽踽独行,无畏前行, 正如那淡茶,温

4、暖却不外露,香满人心,足矣。得分点:这篇颇有点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味道。 一颗烦闷孤寂之心, 如何变 得宁静、淡定, 抑或温暖?开头近似特写镜头很有诗意,更吸引人阅 读。在微雨的江南,在袅袅茶香的茶馆,一位“穿着烟灰色的对襟褂 子”的老者,在其泡茶、煮茶、谈茶的言谈举止中, 以心传递着茶道, 茶文化。最后,茶香驱散了“我” 心中的阴霾,让“我”与宁静和 超脱邂逅,温暖满怀,香满人心。作者的语言老成,饱含感情,充满 哲理,人物语言如“这白菊,其浓淡、深浅、甘苦皆有所讲究, ”等 符合人物身份和年龄特征。结尾引用名言“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 物”,点题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读来给人以大气、厚重之感。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