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复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93435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审计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审计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审计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审计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复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审计学课程复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下列提法不恰当的是(A)。 A、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B、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阶段的产物 C、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D、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于政府或任何企业或经济组织2、审计署是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在(C)领导下主管全国审计工作。 A、国家主席 B、民政部 C、国务院 D、财政部3、下列关于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区别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A、政府审计是强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 B、相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政府审计和注册

2、会计师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C、政府审计是无偿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有偿审计 D、在审计的独立性上,政府审计体现为单向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体现为双向独立4、在判断审计工作质量方面,(A)是最权威的标准。 A、独立审计准则 B、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C、职业道德准则 D、后续教育准则5、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职业规范是(A)。 A、独立审计准则 B、职业道德准则 C、后续教育准则 D、会计准则6、注册会计师的下列行为中,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是(C)。 A、承接了主要工作需由事务所外专家完成的业务 B、按服务成果的大小进行收费 C、不以个人

3、名义承接一切业务 D、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广告宣传7、我国规定,执业会员接受脱产职业后续教育时间3年累计不得少于(B)学时。 A、120 B、180 C、100 D、1608、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多处错误,但每一处都不算重大,而综合起来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财务报表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严重失实,注册会计师运用标准审计程序未能将错误事项查出来,该注册会计师对此应(B)。 A、没有过失 B、承担普通过失 C、承担重大过失 D、视同欺诈9、注册会计师未能查出会计报表种种错报漏报,法院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可能具有(D)。 A、普通过失 B、重大过失 C、欺诈 D、普通过失或重大过失10、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

4、中对被审计单位实施了实质性测试程序,但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没有查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应承担(C)责任。 A、没有过失 B、违约 C、过失 D、欺诈11、行政处罚对于注册会计师个人来说,不包括(C)。 A、警告 B、暂停执业 C、没收违法所得 D、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12、管理当局认定,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作长期负债的各项负债在一年内不会到期,这属于管理当局的(B)认定。 A、估价或分摊 B、表达或披露 C、权利和义务 D、存在或发生13、注册会计师通过对存货抵押情况的审查,可直接证实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存货项目的(C )认定。 A、存在或发生、估计或分摊 B、表达与披露、完整

5、性 C、权利与义务、表达与披露 D、估价或分摊、权利与义务14、一般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的最终目的大都是为了获取益处或减少损失。基于这一假设,在审查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下列(B)项目时应将 “完整性”列为重要的审计目标。 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长期投资 D、实收资本15、对于对外公布会计报表的被审计单位来说,审计人员审查其会计报表的长期投资项目中是否包含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主要是为了分别证实管理当局关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个项目的(A)。 A、“完整性”、“存在或发生” B、“估价或分摊”、“完整性” C、“表达和披露”、“权利与义务” D、“权利和义务”、“

6、完整性”16、检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当审计人员确定的检查风险为较高水平时,所实施的实质性测试应当是(D)。 A、余额测试为主 B、分析性复核、交易测试及余额测试结合运用 C、期中审计为主 D、以分析性复核和交易测试为主17、如果审计人员将可接受检查风险的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种水平,对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为(A),则相应的可接受检查风险不应为低水平。(1.0分) A、控制风险为低水平,固有风险为中等水平 B、固有风险为高水平,控制风险为中等水平 C、固有风险为中等水平,控制风险为高水平 D、固有风险为高水平,控制风险亦为高水平18、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及其组成要素、重

7、要性水平三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动关系。下列诊断中正确的是(D)。 A、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少 B、重要性水平越高,需要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多 C、评估的控制风险越低,所需控制测试证据的数量就越少 D、对于关联方交易比对于非关联方交易需要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19、现代审计是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的审计。审计人员在审计中之所以重视与信赖内部控制,最主要的原因是(C)。 A、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是管理当局的责任 B、控制程序可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获利能力产生影响 C、内部控制良好时,注册会计师可能评估其控制风险较低而减少实质性测试 D、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

8、员滥用职权或内外串通而失效20、各种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均有其独特的使用范围。“穿行测试”最适宜帮助审计人员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要素中的(A)要素。 A、会计系统 B、所有者权益 C、控制环境 D、控制程序21、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记录的方法有如下几种,其中(B)方式适用于内部控制比较简单、比较容易描述的小企业。 A、调查表法 B、文字表述法 C、流程图法 D、核对表法22、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时测试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审计的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注册会计师一般只对哪些(D)的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 A、可能导致账户余额、交易产生重大错报、漏报 B、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漏报 C、有助于

9、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记录真实、合法、完整 D、有助于防止、发现或纠正会计报表认定中的重大错报、漏报23、如果审计人员通过了解内部控制所得的控制风险水平结论较为可靠,则在控制测试后对控制风险进行的再评价一般不会得出(C)的结论。 A、低水平 B、中等水平 C、最高水平 D、略高于最高水平24、审计人员执行(B)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先前通过控制测试对相关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 A、同步控制测试 B、追加控制测试 C、额外控制测试 D、计划控制测试25、管理建议书的核心内容是(A)。 A、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及影响和改进建议 B、管理建议书的性质 C、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 D、使用范围和使用责

10、任26、在以下关于管理建议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D)。 A、管理建议书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全部缺陷 B、管理建议书的内容影响审计人员所发表的审计意见 C、管理建议书可以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D、管理建议书的内容不宜对外公布27、审计人员应当从(B)方面考虑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A、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B、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 C、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内部控制 D、审计证据的来源、及时性和客观性28、审计人员获取的下列书面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当属(B)证据。 A、管理当局声明书 B、审计人员亲自编制的各种计算表或分析表 C、由被审计单位保管的银行函件 D、被审

11、计单位的客户寄发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函件29、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以下关于可靠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以纸质形式存在的证据比以口头方式的证据更为可靠 B、从原件获取的证据比从复印件及传真件获取的证据更为可靠 C、电子文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口头方式的审计证据更为可靠 D、询问内部人员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网页上下载的文件更可靠30、实施监盘程序可以实现审计人员的(A)审计目标。 A、真实性 B、完整性 C、估价 D、所有权31、为了提高函证应收账款所得证据的可靠性,函证的时间最好安排在被审计年度的(B)。 A、年中 B、资产负债表日临近 C、年初 D、外勤工作结束日32、一般

12、而言,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是对被审计单位购货业务的一项重要内部控制措施,但对于部门较多的被审计单位,一般并不对(A)进行连续编号。 A、请购单 B、订购单 C、验收单 D、付款单33、以下程序中,属于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内部控制“发生”认定的常用控制测试程序的是(C)。 A、检查企业验收单是否有缺号 B、检查有无未记录的卖方发票存在 C、检查付款凭单是否附有卖方发票 D、审核批准采购价格和折扣的标志34、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企业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固定资产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A)。 A、预算制度 B、账簿记录制度 C、资本性支出与收益

13、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D、维护和保养制度35、审查应付账款时,注册会计师往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应付账款进行实质性分析。一般来说,实质性分析的内容不包括(B)。 A、将本期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进行比较,分析波动的原因 B、将本期各月应付账款余额进行比较,分析变动的趋势是否正常 C、计算应付账款对存货以及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对比分析 D、根据存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变动幅度,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36、在审查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时,下列程序中审计效果最佳的是(D)。 A、向结余金额较大的债权人函证 B、审查每月应付账款余额和已入账进货之

14、间有无非正常的比例关系 C、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开出的所有销售发票,确定其是否已入账 D、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有关凭证37、在被审计单位因预付货款,导致应付账款借方余额过大时,审计人员应(D)。 A、提请被审计单位编制重分类的分录,并将其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资产 B、提请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说明 C、提请被审计单位将其借方余额冲抵应付账款,并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说明 D、在工作底稿中编制建议调整的重分类的调整分录,以便将其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资产38、为证实会计记录中所列的固定资产是否存在,了解其目前的使用状况,审计人员应当实施(B)程序。 A、对固定资产实地观察 B、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进行实地追查 C、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归属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