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公开课课件3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93374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公开课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公开课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公开课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公开课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公开课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成正比例的量一、教学简介:分析总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且是相互关联的变量。用数量关系式揭示其规 律,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量的特点,进一步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 .用实例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理解正比例的量满足的条件。2 .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3 .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4 .探索生活现象中的数学知识,增强发现数学规律的意识。三、教学重点:1 .理解两种量是否相关联2 .怎样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四、教学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 空白表格。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

2、 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白袜子,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 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 32元。哪种袜子更便宜?再实行比较。 师: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实行计算的?预设 生:因为总价=单价X数量,所以单价=总价 -数量。师: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 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板书:正比例)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重温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12.探究新知1 .教学例1 ,学习正比例的意义。课件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与表格。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

3、化的?学生自学并在组内交流。全班交流。预设生1 :表中有两种量:数量和总价。 生2:数量增加,总价增加;数量减少,总价减少。 生3: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价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数量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总价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叫做相关联的量。 2 .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计算相对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计算后汇报。 预设 生1:总价 产数量=3.5,比值 相等。 生2:每一组数据的比值一定。 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白比值表示什么? (彩带的单价,也就是彩带的单价是一个固定的数)(3)请学生用公式把彩带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总价+数量=单

4、价(一定)。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能够表示:Y=k 用图形表示呢?课件出示x5、拓展延伸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 ?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 ?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组织学生讨论,明确:随着正方形面积的变化,正方形的边长也在变化,这里的边长不是一个确定的值,也就是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比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4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你能根据下面各组相关联的量,分别判断是否组成正比例关系式 ?课件出示的情境图。学生讨论。六、教学小结:1.说说本

5、节课的体会(学生谈收获,同学之间取长补短。)2、要求学生每人回去搜寻一道正比例的试题,下节课实行个人讲解。七、教学反思:本节教学的正比例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之一,它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蕴涵着函数思想,是今后学习反比例关系及函数的基础。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情,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 .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新课伊始,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在观察中捕捉到相关的数学信息,即发现彩带的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抽象的关系直观化,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什么是相关联的量,为进一步学习正比例知识打下基础。2 .让学生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察、计算、讨论中持续探究彩带的总价与数量的关系,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亲自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和归纳水平。3 .列举延伸,增强理解。教学中,重视列举环节,增强理解,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深化理解相关知识,充分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八、教学感悟:教学设计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有序的教学 策略,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能更好更快的理解新知识,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