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932855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444- 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0 南北纬10-23.5)夏半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冬半年受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父替,年降水量 1000mm,最高月少于400mm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 北回归线 大陆东部、南部(印 度半岛中南半岛)风带气压带移动及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旱雨两季,降水 1500-2000mm,最高月 400mm 以 上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一30大陆 内部、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 热 -444- 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

2、东 岸。(我国东部秦岭- 淮河以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季风性湿润气候北美、南美、澳大利 亚东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季 风不明显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夏干气候南北纬300。大陆n 1-11 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 交替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444- 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大陆东岸 (我国东部秦岭一淮 河以北典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0。大陆 西岸(西欧典型)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温带大陆气候南北纬400。大陆 内部(亚欧大陆内陆、 北纬大陆内陆典型)距海洋远,大陆气团控制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

3、较少, 略集中在夏季亚 寒 -444- 带亚寒带大陆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北纬50-北极圈附近(北冰洋沿岸)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 水较少,略集中夏季寒-444- 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 山 高 原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 区气温和降水随高度变化 而变化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 最多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读气候:A、 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五种:(见下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气温指标最冷月15C最冷月0-15C最冷月 0C (但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除外)最热月低

4、于10C最热月5 C气温变化终年高温冬暖夏热冬冷夏热冬寒夏凉终年严冬气候类型四种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帀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 候(针叶林)极地气候B、 从降水上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种:(见下表)降水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150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300-1000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5、、极地气候 250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亚洲:1.热带雨林气候:A. 成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B. 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菲律宾群岛南部(如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 律宾棉兰老岛)C.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D. 景观及(标志):热带雨林景观,板状根,砖红壤。E. 代表性经济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I I I I2. 热带沙漠气候:A 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B 分布: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C 景观:热带沙漠景观,D.农业特点: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

6、业中代表植物:枣椰树3. 蕊錢热带季风气候:A. 特点: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温和少雨。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但季风条件下,多洪涝和干旱。B. 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 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 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C. 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D

7、. 代表性景观及标志:热带季雨林(景观和热带雨林相似,但不及热带雨林茂盛)4玄|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A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多洪涝和干旱。B. 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 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C. 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台湾 岛。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群岛南部。(如上海,重庆,武汉,东京等)D. 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如马尾松) 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

8、本海洋性较强。(海洋性表现:温差较小,降水较为均匀)5:承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A.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东南风),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西北风)。雨季比亚热带季风气候要短。B成因: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同,都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分布: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群岛北部及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 区。D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注意:在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景观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E.农业特点:气温较低,小麦。此种图标偏南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特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B. 成因:亚欧大陆面积广阔,加上高山高原的对水汽的阻

9、挡,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较少。受大陆气团控制故而 温差较大。(如我国的吐鲁番围着火炉吃西瓜)C. 分布: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注意:该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北美洲其次D .景观: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使得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的景观差异很大。通常应降水量从沿海到 内陆逐渐减少而形成从温带森林温带森林草原温带草原温带半荒漠温带荒漠依次更替。(如我国从内蒙古东部到其西部就符合这种变化)此种图标偏北的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A. 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略集中夏季。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相似。B. 成因:受大陆影响同时也受附近海洋影响。C. 分布:北极圈沿岸,主要位于俄

10、罗斯D. 景观:耐寒的亚寒带针叶林注意:大陆东岸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较低,而大陆西岸分布纬度较高原因:大陆东岸受沿岸的寒流影响明 显,而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为暖流。(如亚欧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纬60 度左右都为温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大陆东岸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北纬55 度左右就已经是较为寒冷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8.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南坡1 000潞4海拔8 0007 0006 ()005 0004 ()003 0002 000/m高寒荒喙牡* 乂一高山草甸草原积雪冰川高寒荒漠;空耀高山草瓠) 高山灌木林P沁3900 _*快甲山针叶林叶阔叶混交林积雪冰川北坡A. 特点:夏季

11、因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此处(在北纬30-40 度左右)受 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因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位于30-40 度的西风带向南移 正好控制该地区,西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气候温和多雨。B. 成因:风带和气压带季节性移动,导致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C. 分布:亚洲地中海附近地区,如小亚细亚半岛黑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塞浦路斯岛,叙利亚,以色列 沿海地区等。D. 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9.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A特点:全年严寒,酷寒,少雨B. 成因:终年受极低高压控制。C分布: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岛屿D

12、. 景观:苔原气候下可生长一些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驯鹿),冰原气候终年冰雪覆盖(北极熊)10. 高山高原气候A特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因为 空气要抬升到一定高度降水才会形成降水,但到一定高 度后湿度减小,不易凝结。B. 成因:亚欧大陆高山高原集中于中部,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变化引起气候变化C. 分布:亚洲中部高山高原,青藏高压最典型 D景观:随着高度增加景观也会变化。例如:喜马拉雅山,如右图所示,但南坡的自然带更丰 富,发育程度更高。注意:高山山地自然带丰富的条件1. 纬度低2.相对高度大总结:1亚洲气候复杂,但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因 为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而亚

13、洲西部是陆地,没 有西岸。二.非洲(因为赤道横穿中部,气候南北对称,没有温带和寒带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A. 分布: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马达加 斯加岛东侧(如刚果,利比里亚)B.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C. 成因: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2)几内亚湾沿岸: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南半球东 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该地正好位于西南风迎风坡,降水丰富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3)马达加斯加 岛东侧:该岛中部有一列南北走向的山脉。其东侧正好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使岛的东部降水十分丰 富。(属于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

14、D. 景观:热带雨林景观E. 代表性作物:油棕,香蕉,咖啡 注意:为什么非洲赤道东部也位于赤道,却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赤道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2. 热带草原气候:A. 分布:分布于热带雨林两侧(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马达加斯加岛西侧)B. 特点:夏半年高温多雨,冬半年高温少雨,干湿季节明显。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大约在5-10 月为雨季。(辨析: 热带季风气候也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但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较多且更集中,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大约在 6-9 月)C. 成因:大致位于南北纬 1020回归线之间地区风带和气压带季节性移动导致热带雨林两侧受赤道低压(多 雨季节)、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的信风带包括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但都来自于陆地, 都较干燥,故受受信风影响时气候干燥。 但非洲有些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是因为地形地势造成的。如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D. 景观: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E. 代表性生物:猴面包树,豹子,狮子,羚羊,斑马,长颈鹿等3. 热带沙漠气候:A. 分布:位于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撒哈拉沙漠面积最大,横贯大陆东西岸,南半球纳米布沙漠沿西海岸分布 (可见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B.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C. 成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