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4)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931484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雀》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灰雀》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灰雀》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灰雀》教学设计(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灰雀》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雀》教学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胸(xing)脯(p)”、“白桦(hu)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协助别人读得更好。 4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

2、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

3、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指导朗读,提升学生朗读水平。 3收集列宁故事,继续了解伟人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 一、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激趣: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4、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1)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能够说一说,也能够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随机板书:爱。 3思考: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自然段。 (1)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使用手势,指导学生增强语气。 (2)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

5、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四、布置作业,积累提高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