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930873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这里的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生产关系A. B. C. D.2.燧人氏是汉族神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简称燧人,据传,燧人氏来到遂木下休息,忽然看见毕方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燧人氏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意

2、义在于改善了原始人的生活 使原始人能够从容的支配自然使人类迈出了改造自然的第一步 扩大了原始人的活动范围A. B. C. D.3.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一切大事由全体氏族成员共同讨论决定不存在人压迫人的现象 氏族长采取强制手段解决氏族内部问题A. B. C. D.4.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原始社会结束,人类经历了长达上百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集体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其根本原因是A.物质产品不够丰富 B.人们具有朴

3、素的道德观念C.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5.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但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但是它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很大提高。由史实可见,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应当看A.是否存在着阶级 B.是否存在着剥削C.是否存在着私有制 D.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古罗马的提洛斯岛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市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奴隶像牲畜一样等候买主。这说明A.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 B.当时的古罗马已进入封建专制时代C.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最低级阶段D.奴隶社会已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7.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过着花天酒地、穷

4、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终年劳动,却陷入饥寒交迫的贫困境地,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的等级制度 B.封建的土地所有制C.封建的国家政权D.封建思想和文化8.地主顾名思义便是有土地的人,但是他们却不从事劳动,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本,地主们对农民的压榨永无止境。这种压榨的主要方式是A.榨取地租 B.放高利贷 C.无偿徭役 D.苛捐杂税9.公元前221年,历经两千余年的奴隶制社会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诞生了。该王朝的显著特点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等级森严 君主专制A. B. C. D.10.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工人一天工资

5、。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而且养活了工人 B.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公平交易,互相利用C.资本家与工人团结协作,共同生产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1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中,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社会有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A. B. C. D.1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享有真正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比以往更加的显现和严重A. B. C. D.13.在奴隶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出现为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标志着人类进入

6、文明时代表明奴隶制的确立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A. B. C. D.14.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从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到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起义,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起义未能对封建制生产关系造成冲击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可能建立更进步的生产关系农民未能掌握更先进的斗争武器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具有局限性A. B. C. D.15.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工业中资本家所得利润与工人工资的比,1951年时为275%,1976年增加到449%;美国的加工工业中,在1947年时为146%,而1975年时提高到263%。这表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A.工人的工资在不断提高 B.资本家

7、获得剩余价值比工人获得的工资增长得快C.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成倍增长 D.日本资本家比美国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更残酷16.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这次技术革命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意味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以建立A. B. C. D.17.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不断激发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这一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为根治资本主义痼疾提供了动力和源泉使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

8、劳动群众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A. B. C. D.18.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产生的历史前提是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工人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19.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资本主义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A. B. C. D.20.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也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作为

9、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A. B. C. D.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正确革命

10、道路A. B. C. D. 22.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过渡时期“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 B. C. D. 2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

11、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决定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A B. C. D. 24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大革命25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26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

12、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相互衔接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A B C D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的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工业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B C D2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一化三改 B两个转变 C四马分肥 D八项规定29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0 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谈话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

13、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遭受的严重挫折,原因可能是( )没有照搬苏联模式 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遭到水土不服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我国古代诗人李绅有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根据诗的内容,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诗中描述的现象发生在什么社会?这个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什么?(6分)(2)这个社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根源是什么?(4分)32、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次革命,被人们称为十月革命。请回答出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3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做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