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92975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美德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开发原因1.时代发展的需要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过“人格是最高学位”。少年儿童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少年儿童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 望。2.传承文化精髓的需要我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与之相应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传统。它的精华,不仅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和人民的 重视。3.课程建设的需要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立足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努力实现校本课程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有效地把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整合

2、,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推进德育工作和课程建设,借助德育资源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4.学校现实教育的需要学校承载着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我校把“办高雅学校,育文雅学生”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美德课堂作为学生品德教育的补充课程,发挥其教育的实效性,以提高学生的 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美德课堂突出以“忠”为主的国家意识,以“孝”为主的家庭伦理,以“律”为主的集体观念,以“俭”为主的生活信条,以“信”为主的交往准则,以“礼”为主的行为规范,以“勤”为主的学习状态。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用美德去影响指导自己的基本行

3、为,逐步由“他律”到自律,外教到内化,最终促进形成“忠于国家、孝敬父母、遵守纪律、勤俭节约、诚信交往、礼仪待人、勤奋学习”的 人格修养风范。三、课程内容坚持“以美育美”,从古今中外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贴近生活的感人事迹为教育内容,让学生在“知美德规范、唱美德童谣、讲美德故事、学美德人物、诵美德格言”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并不断丰富课程资源, 使教育内容更加鲜活真实。1 、知美德规范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制定的“双十”养成教育为教育内 容。2 、唱美德童谣通过选编和师生自编自创的形式整理美德童谣,在师生中坚持进行美德童谣传唱活动。3 、讲美德故事收集和整理古今

4、中外的美德故事,把美德故事融入在课堂上、活动中、班队会、家庭里,在讲 故事中传承美德。4 、学美德人物用众所周知的英雄和先进人物来影响感染学生,同时用身边的美德人物为典范,让他们见贤思 齐。5 、诵美德格言按教育主题选编美德格言及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用心品味其蕴含的意义,让学生收到启发和教 育。四、开发原则1 、教学组织中的系统性原则:课程形式与内容、目标 的一致性与内容的层次性的有机统一。2 、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原则:照顾学生的心理与认知发展水平,化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教条为丰富多彩的互动活 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 、教学效果中的现实性原则:通过“古为今用”的渠道,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伦

5、理道德的问题,解决身边的 现实问题。4 、教学意义上的创造性原则:整个“美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挖掘、 不断丰富的过程。5 、教学方法上的长善救失原则:要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纠 正不良习惯。五、课程实施1、开设校本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开设美德课堂,按三个学段形成学段目标,每周一节,并有专门教案。2 、坚持课程育人。各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其德育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品德课更要突出美德教育。3、进行阵地育人。通过国旗下演讲、班队会、广播站、等措施营造美德教育的氛围,使我们的校本课程更显阳光。4 、加强日常管理。实行“一周

6、一主题制”教育制度和“一周一报”反馈制度,重视学校日常规范管理,纠正学生 不良行为。5、开展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学先进”、“讲故事”、“诵佳句”、“写体会”“唱童谣”等教育形式,提高美德 教育的实效。6 、坚持典型引路。实行最优班集体评选,表彰奖励先进德育工作者,进行“四好少年”和星级学生奖励表彰活 动,引导师生见贤思齐,共同进步。六组织机构组长: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 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副组长:负责编写校本课程资源库,制定学段教育目标,收集 整理校本课程文档等工作,协调各部门关系。成员:各成员职责是:负责校园日常管理,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负责

7、校本课程的实施指导和评价;负责美德教育的宣传和主题队会的开展;负责组织语文教师进行各 类语言类活动的开展。七、课程评价1、根据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本课程相关的美德教材从忠于国家、孝敬父母等七个方面阐述美德的精髓,从低中高三个年级段逐步深入,经纬相织,有传统的典故,有经典 的名人故事、有身边震撼人心的事迹2 、依托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进行评价。教师本身也是最重要的课程。在“美德”教育中,教师的身教就是最好的教材,其次进行课程资源的再开发,或贴近生活实际进行针对 性教育。3 、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评价。“美德课堂”的开展,凸显了学校办学风格,进而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要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审视课程的的意义和价值。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美德课堂”更需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内涵,使本课程具有生命的意义,具有发展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