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区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技术交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927754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风区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风区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风区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风区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风区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风区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风区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技术交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四电系统集成工程(接触网专业)下锚补偿安装技术交底书编制:审核:批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项目部四工区年月日一、下锚拉线安装1、接触网下锚及中锚拉线采用楔形线夹(NX-4) + 120型镀铝锌钢绞线+ 耐张线夹NUT-4+U型挂环(UL-21),拉线U型挂环及楔形线夹连接螺 栓由田野侧穿向线路侧。楔形线夹凸边朝下安装,NUT-4楔形耐张线夹凸 边朝田野侧安装。承力索下锚及中锚拉线下料长度约为11.5 米;接触线下 锚拉线长度约为11米裁料时严禁浪费。2、拉线回头长度为500mm (应从线夹尾部开始量),拉线回头与本线 绑扎采用與.6软态不锈钢

2、丝绑扎150mm,绑扎密实整齐。拉线回头外露 50mm,端部用单股1.6软态不锈钢丝绑扎20mm。201 节点I图一:拉线回头示意图二、补偿装置安装1、环形等径杆承力索棘轮底座框架及下锚拉线底座中心安装高度为轨 面以上6953mm,接触线棘轮底座框架及下锚拉线底座中心安装高度为轨 面以上5853mm ;环型等径杆上中锚下锚拉线底座中心安装高度为轨面以 上 6650mm;2、H 型钢柱上下锚拉线底座、无补偿下锚底座预留孔内安装,拉线固 定底座与支柱连接螺栓采用正反交替的安装形式,从上到下第一排穿向下拉 线反侧,第二排穿向拉线侧,依次类推。棘轮底座框架与H型钢柱连接的 螺栓由钢柱中心向外侧穿,底座

3、框架上角钢之间顺线路方向的水平连接螺栓 统一穿向支柱侧,竖直方向上的连接螺栓位于框架上方的由下向上穿,位于 框架下方的连接螺栓由上向下穿。等径杆上棘轮底座框架及下锚拉线底座与 支柱连接的螺栓统一朝向拉线侧。3、接触线分柱下锚小轮上补偿绳总长度Ll=【小轮缠绕最大圈数(3.86 圈)+2.1】 *2=8.3米;大轮上补偿总长度L2=(最大行程4.3) +最小圈数 (0.71 圈)+0.95=6.43 米。承力索分柱下锚小轮上补偿绳总长度L1=【小轮缠绕最大圈数(3.86圈)+2.1】 *2=8.3米;大轮上补偿总长度L2=4.3+最小圈数(0.71圈) +1.8=7.28米。4、接触线同柱下锚小

4、轮上补偿绳总长度L1=【小轮缠绕最大圈数(3.86 圈)+2.1】 *2=8.3米;大轮上补偿总长度L2=(最大行程4.3)+最小圈数 (0.71 圈)+0.95=6.43 米。5、承力索同柱下锚小轮上补偿绳总长度L1=【小轮缠绕最大圈数(3.86 圈)+2. 7】*2=9.5米;大轮上补偿总长度L2=4.3+最小圈数(0.71圈) +1.8=7.28米。说明:根据到货情况,小轮补偿绳多余部分裁去;大轮补偿绳多余部 分保留,但按计算长度位置安装楔形线夹。5、承导线与补偿装置的连接方式:承导线终端锚固线夹+悬式复合绝缘 子(FQXSG-25/160QH)+41型球头挂环+棘轮补偿平衡轮。平衡轮与

5、球头 挂环连接的螺栓自上向下穿,承导线终端线夹与绝缘子连接的螺栓穿向线路 侧。6、承导线无补偿下锚及中锚下锚的连接方式: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悬 式复合绝缘子(FQXG-25/160QH)+20型杵环杆(L=1500)+UL-12挂 环,UL挂环与无补偿下锚底座连接的螺栓自上向下穿,用于连接的杵环杆 焊口朝向线路侧。杵环杆与环型等径杆上无补偿下锚底座连接时焊口朝下, 安装连接螺栓朝向线路侧。7、承导线终端制作前应检查线夹本体以及楔子上的型号、尺寸与其连 接的线材型号是否一致,确认正确无误后,将承力索(接触线)端头上的毛 刺,不平整等用平锉刀加以修整,直到承力索(接触线)端头光滑、无毛刺; 制作终

6、端时承力索(接触线)端头比铜楔子端头长出40-50mm,用手钳将 铜楔子向锥套内轻轻击打两到三下,以保证楔子与接触线之间完全啮合良 好。比铜楔子端头 长出 40-50mm8、棘轮本体的安装要求:8.1 打开棘轮的包装箱,检查棘轮本体在运输过程中有无发生砸伤,变 形,零件是否齐全,钢丝绳有无断股、散股现象,表面镀层是否完好。8.2 检查制动板齿与轮体边缘的距离。避免发生动板齿与轮体边缘距离 左右不等现象。如果上述尺寸不当,适当调节3 个螺栓以使制动板可以上下 左右移动调整制动板距离保证圆周齿与制动齿之间的距离为20-50mm调 节完成后,拧紧螺栓以固定制动板位置。I圆周齿与制动齿之 间的距离为

7、20-50mm8.3 检查棘轮本体与支架中心轴是否同轴,若不同轴,适当调整夹板与 支架或者夹板与轮轴之间位置关系,以达到同轴的目的。以上工序完成并确 认无误后,自由抬高棘轮本体,避免发生卡滞现象。8.4将棘轮底座本体上M20连接螺栓的紧固力矩为120-135N.m ,。9、坠砣数量及坠砣型号的选用:序号型材类型张力坠砣数量及重量坠砣杆长度防盗螺栓长1非风区承力索20KN25*25kg + 1*35kg1140mm1060mm2非风区接触线25KN33*25kg1400mm1330mm3风区承力索21KN27*25kg1200mm1130mm4风区接触线28.5KN37*25kg1570mm15

8、00mm5风区站线承导20KN26*25kg1200mm1130mm10、一般情况下坠砣限制架安装于支柱田野侧,桥梁上当支柱边缘与桥围栏杆等设备净距离小于200mm时,下端限制架本体安装于线路侧,上端限制架本体安装支柱田野侧。11、环型等径杆坠砣限制架下端本体安装于距离基础面 550mm 上端本 体与下端本体间距4700mm,限制架垂直线路方向的水平螺栓统一穿向线 路侧。限制架上端本体与调节板连接的螺栓由上向下穿,下端本体连接调节 板的螺栓由下向上穿。坠砣抱箍安装: 非风区采用单抱箍形式,安装于坠砣 串中间部位,风区采用双抱箍形式,抱箍安装于坠砣串三分之一和和三分之 二位置。坠砣串开口朝向顺线路方向;坠砣抱箍上的连接螺栓穿向:同柱下 锚的穿向线路侧/分柱下锚的穿向支柱侧。H型钢柱坠砣限制架与钢柱连接 的螺栓统一穿向钢柱中心,垂直线路方向的水平螺栓统一穿向线路侧;限制 架上端本体与调节板连接的螺栓由上向下穿,下端本体连接调节板的螺栓由 下向上穿。其余垂直穿向的连接螺栓由下向上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