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91685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连接电视学习语文官方网站: 一、 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锨镐(xin xn) 河畔 (pn bn ) 海棠(tng tn)当铺 (dng dng ) 柴扉 (fi fi ) 空隙(x x)柔和 (hu h) 系(x j )绳子 记载(zi zi) 二、选择带点字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 解:剖开 消除 分析、说明 明白、懂 押送(1)儿童不解春何在( )(2)解忧( )(3)押解( )2. 盈:充满 比原来的多出来 丰满(1)成千盈百( )(2)热泪盈眶( )3. 闻:出名 用鼻子嗅气味听见 听见的事情、消息(1)耳闻目睹( )(2)闻名世界(

2、)(3)闻到花香( )三、选词填空。印象 影响 自愿 志愿 反应反映 繁重 慎重 希望 期望1.班长把同学的要求( )给老师。2.他在这里的一段时间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 )。3.周明的( )是当一个农业科学家。4.晴晴天天去业余体校参加训练,可是并没有因此而( )自己的功课。5.娟娟( )担任班上的图书管理员工作。6打了预防针之后有点发烧,这是正常的( )。7.他的任务是很( )的,但是他处理每一件事,都非常认真。四、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女孩子 男孩子 戴着红领巾的 把外套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 东一堆 西一堆 叽叽呱呱地 也不知说些什么 笑些什么 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 小小的身

3、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2.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 写字 对课 或者把宣纸蒙在 西游记 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1这篇作文层次和语句都很通顺。2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3小洞口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也数不清的蚂蚁。4他们兄弟俩是两个光明小学的学生。六、用“_”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依次订正。1、那青山碧领中的阵阵林涛声,仿拂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枝交响乐。( )2、停好车,我唱着歌遥,踏着青青的台藓,轻轻的敲响家门。(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锨镐丁丁当当,_;溪水哗哗流淌,_。2.叶绍翁写的_和 写的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季的好诗。其中叶绍翁的“_ _, _ _

4、 。”已成为千古名句。“_ _,_ _。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其中“径”的意思是_ ,“走”的意思是_ _。你脑子里还有不少描写春天的古诗吧,请你任意选择一首,把它默写出来:_,_。_ _ ,_ _。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 3.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 ,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的_的花,这繁花从_开到_,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_ 4.早一课作者写梅花就是为了 ,以梅花开得 衬托鲁迅 的精神。王冕的墨梅中也有这样的描写: , 。 , 。八、阅读感悟。(一) 早迈进后园,(蜡 腊)梅开得正盛(shng chng),几(j j )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

5、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用“”和“”线分别画出描写梅花颜色、品格的句子。 (二)伞花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车辆稀少了。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伞花”。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出了一朵朵伞花,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伞流。渐渐地,那伞流又分成了许多支流,流向工厂、商店、学校这伞流是一条条美丽的小河。这伞花,是一朵朵奇特的花。瞧,那位姑娘的伞真美啊!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

6、芳草丛丛。这“花”配着她那时髦的(装扮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那边,三位女学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她们(饶有兴趣 津津有味)地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她们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伞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伞花随着姑娘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动 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们那悦耳的笑声。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老人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我仿佛置身在无边的荷塘里,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我沉思了:是谁绘就这雨中奇景?是谁引来这独特

7、的花朵?哦!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雨,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划去。2、“饶”字是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部,再查_画。“饶”字第三笔的笔划名称是_。 “饶”在字典里的解释:丰富;多另外添饶恕;宽容姓。“饶有兴趣”中的“饶”应选解释()。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1)车来车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2)色彩鲜艳,繁多凌乱。() 4、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填空。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一共写了四种人的伞。他们是_的伞,_的伞,_的伞,_的伞,其中详写了_的伞。5、用直线划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五年级科学课下册

8、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9、、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

10、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生物与环境(二)”第三单元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

11、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第四单元:第一、二

12、课,从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时差,北京、纽约昼和夜刚好相反这些现象开始,通过研究得出这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在自转造成的。第三、四、五课,从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研究得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第六课,从北京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这个问题,引出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活动中,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第七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解释前面提出的各地存在时差,黎明有先有后,新年钟声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的问题。第八课,继续研究有关地球自转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各地昼夜交替

13、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个基础上,介绍极地有半年的时间白天很长,甚至有极昼的现象。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和倾斜度不变,很自然地为下面四季的成因作了铺垫。第九课和前面几课的思路刚好相反,是用前课得出的“地球倾斜转动”这个结论去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内容较难,不作为重点,而且教师要加强实验指导。最后一课“昼夜、四季与动植物”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因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四季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得到的光和热都发生变化,不同地方同一时间得到的光和热也不同。这使地球上产生了多样的环境、气候和多样的生物,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有节律地生长和生息。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