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精选教育文档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91325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精选教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精选教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精选教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精选教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精选教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精选教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精选教育文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亲子关系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不仅影响着整个家庭的气氛,而且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 长和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 相互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个性 的健康发展,以及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问题等,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因此,亲子关系一直是家庭 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一)亲子关系的涵义。亲子关系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 是父母与亲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

2、的关系。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儿童人际关 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 更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二)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教育,青少年期亲子关系不仅直接影响青 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家庭其他关系及家庭的幸福及稳固程度,进而成为 影响社会的安宁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依存于亲子关系处于何种状态。二、亲子关 系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类型与现状(一)亲子关系的类型。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分类主要有五种,大部分主要是依据测量选取的量表来 划分的。1996 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通过因子分析将 家

3、庭教养方式分为六类,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 干涉型,研究结果表明,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 涉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 响,民主型则对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某些方面可能有积极的影响。此外,郑希 付将亲子关系分为六类,即养育型、财产拥有型、反向型、冲突型、泛爱型和 亚平等型。调查研究表明,民主型的亲自关系是青少年良好的亲子关系。从教育理论 说,它是符合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父母与子女民主平 等的关系,有利于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 民主型家庭的子女具有安全感、健康、外向

4、,具有创造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交能力强等特点,这也与我们当代迅猛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一致 的。(二)亲子关系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现状。在各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人们思想的分化越来越表现出多极形式,道 德判断正处于一个质的分化时期,少年儿童社会化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亲子 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家庭结构变化,亲子互动发生改变。当前,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是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与 非独生子女的核心家庭和几代同堂的主干家庭相比,其具有最基本、最简单及 无重复的特点。亲子互动成为孩子在家庭中与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加重了相 互之间的心理依恋。一方面对孩子经济投入和精力投入过大,

5、期望过高,家长与孩子交流大都 首先关心的是学习方面的事情,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这很自然就给孩子造成一 定的压力,而实际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是由于不良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另一 方面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强化,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孩子正确的角 色认识,使其难以接受父母的正面教育,也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2. 传媒时代的到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亲子关系淡漠。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媒介以空前的速度 大量进入家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电子媒介 广泛地进入家庭,削弱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亲子之间的 关系。“中国独生子女人格状况与教育调查

6、”表明,尽管有 96.5%的孩子表示“比 较愿意”和“非常愿意”与父母谈话,而实际上亲子之间“经常谈话”的仅为 50.8%;而且 77.9%是就事论事地谈孩子的“学习”问题。难怪同一调查显示,认 为“爸爸很理解我”和“妈妈很理解我”“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仅为 36.6%和 48.2%,都没有超过半数。而在孩子谈到最烦恼的事情中,涉及父母与子女关系 的高达 32%。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家庭中亲子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3. 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渴求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儿童的自主意识增强。通过电子媒介,孩子迅速了 解了社会的各类信息,扩大了知识面,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家长了解得更多,他

7、们往往对家长们“老生常谈”的东西不感兴趣,以致产生抵触情绪。现代的少年 儿童已经不再是封闭、保守的社会状态下顺从听话的孩子,他们通过耳闻目睹 和各种媒介了解了许多社会现象,也了解了自身权益。在家庭中家长说了算的 传统已经不被现代的孩子所接受,他们渴求与父辈之间的平等相处、平等交 流。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更替中,亲子关系的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心理上 相互理解是当今亲子关系的主流。4. 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对亲子关系提出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个体尽可能充分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一种现代化国民教 育。在素质教育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重要的前提条件,父母的影响有着其他 教育不可替代而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

8、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 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要把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摆在首位,并作为 主线一以贯之。三、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个机构,而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父 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方式。还有不少父母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方法教 养子女,亲子间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致使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和问题行为日益 增多。因此,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良 好的亲子关系能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尊敬 和坦诚沟通的关系,有利于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对比,我提出以下建议。(一)转变观念,平等相处。

9、亲子关系是一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的静态 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血缘关系上形成 的自然角色关系,另一种是在后天交往中形成的家庭社会角色关系。自然角色 是天然形成的,不可改变的。但家庭社会角色则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 的。父母与孩子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决定了各自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也规 定了互相对待的态度。首先,由于亲子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这就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特殊 性,在很多父母和孩子的眼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可改变 的,使得许多人从不认真思考亲子关系有何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 亲子关系等问题。其次,父母是孩子

10、的养育者,是长者,在一定时期内其生活 经验、知识水平及各种能力远远超过孩子,在认知性的交往中占绝对的权威地 位。所以很多父母在子女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帮助、管理、指导等 支配性的地位,再加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 把孩子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过分要求孩 子,过分保护孩子。再者,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对于 父母交往的方式、内容等也有不同的需求,常年一贯地采用同一种教养态度和 方式,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得亲子之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疏 离、不信任或畏惧,甚至矛盾冲突等。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家务

11、劳动、消费、隐私等方面,还是在交友、 子女的学业、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等方面,家长都应当转变传统的家长制观 念,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子女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和身份与 子女相处,子女也应尊重和理解父母,建立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关系,只有这 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二)加强沟通,增进理解。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 任是至关重要的。在树立正确的亲子交往观念之后,家长和子女之间还必须有 一定的沟通时间作保证。人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是由人们之间的沟通的多少来决 定的,要形成密切的关系,就必须用较多的时间沟通。父母不能以工作繁忙或 孩子功课紧张,怕影响孩

12、子学习等理由减少甚至不与孩子沟通交流。因为沟通 交流是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而只有建立在理解信任基础上的亲子关系才可 能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必须消除或尽量减少由于代际差异所带来的心理障 碍,做到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在各种问题的看法、性格、兴趣爱好、心理需 求等方面求同存异,相互主动协调代际关系。(三)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专家研究发现,子女情感上的忽视多半是由于父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或心理 不健全。在家庭中亲子间的情绪往往是最难自控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 节奏紧张,充满成功的期盼和严重压力的父母往往把委屈和不满向孩子和亲人 宣泄。处于更年期的父母的情绪常常不稳定,青少年

13、具有思维的独立性,然而 较片面,情绪处于疾风怒涛的状态,希望摆脱父母的管教,渴望独立,亲子矛 盾冲突,处于“亲子关系危机期”。当孩子顶撞父母,或使父母失望、束手无策 时,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或冷漠或粗暴,这极大地伤害了孩 子。父母调控消极情绪的方法,一要更新自己陈旧的亲子观、儿童观和教育 观,二要学习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一系列方法。(四)改变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状,重视发挥父亲的教子作用。据了解,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分析其主 要原因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角色观念的影响及现实社会竞争激烈, 父亲感到工作、挣钱的重要与紧张,并对父亲教育子女的作

14、用缺乏认识,将教 育子女的事全推给母亲,或是以父亲应充当“严父”,即采取板着面孔教育子女 的教育方式,无视孩子的人格,导致孩子疏远父亲,父亲由此失去了教育孩子 的权利。(五)建设良好亲子关系,既要发挥父母的关键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青少 年儿童的主体作用。父母是成熟的个体,是教育者、监护人,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行为 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在亲子关系中负有重要责任,起主导作用。调适、建 设良好亲子关系,关键在于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然而,绝不可忽视发挥青少 年儿童的主体作用。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理论和系统理论的引入,研 究者已认识到亲子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亲子双方的各种态度和行为有 着相互的影响。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重视亲子关 系的改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