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90910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3)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 0不能作除数。(5) 任何数乘以1都得原数。(6)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找到起点,把起点的四个方位找到。 (2)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 相对的方位(角度相等)西偏北-东偏南 北偏西-南偏东 北偏东-南偏西 东偏北-西偏南(4) 看清题目中1厘米代表多少米、千米。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两个

2、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2)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3)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4) 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再乘第一个数,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 bc)(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6)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7)一个数

3、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a-b-c=a-(b+c)(8)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a b c=a (b c)(9)254=100 1258=1000 258=200 1254=50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分数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2)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4)读作:是把数学文字表示的小数改写成汉字表示的小数。注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不读出来,整数部分中间连续几个“0”读成一个零,而小数部分中间的连续几个“0”都要读出来。(5)写作:是把汉字表示的

4、小数写成数学文字的小数。(6)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表。(7)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大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首先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就大;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8)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为-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9)小数点移动:小数点向右小数点向左移动 (位数)扩大(倍数)移动 (位数)缩小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就缩小10倍);两

5、位小数九扩大到原数的100倍;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就缩小100倍);三位小数九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就缩小1000倍);-(10)生活中的小数小单位的数化成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大单位的数化成小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1公顷=10000平方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元=10角=100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11)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位数)精确到(数位)看(数位)一位十分位百分位两

6、位百分位千分位三位千分位万分位-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大数求近似数时,先化单位,再按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行。第五单元三角形(1) 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为了表达方便,一般的三角形都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3)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4)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a+bc a+cb b+ca(5) 三角形的分类名称特征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其余两个是锐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

7、,其余两个是锐角。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都是60。(6)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7)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列竖式的对齐方式: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注意:得数末尾的“0”要去掉。(2)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a-b-c=a-(b+c)(3)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4)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这叫做 加法结合律。 (a+b)+c=a+(b+c)第七单元统计(1) 怎么样画折线统计图:先描点,再连线(把相邻两个点连起来)。(2)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以一眼从图中观察到最高和最低;坡度越陡,说明变化趋势越大。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栽树情况两端栽树间隔数=栽树的棵树-1一端栽树一端不栽树(多边形花盆的摆放)间隔数=栽树的棵树两端都不栽树(锯木头)间隔数=栽树的棵树+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