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学的论文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重要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904830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赏植物学的论文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观赏植物学的论文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观赏植物学的论文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观赏植物学的论文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观赏植物学的论文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赏植物学的论文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赏植物学的论文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重要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管理 10级题目学生姓名观赏植物多样性与重要性观赏植物学课程论文吴国学 号: 201006010331专业名称:旅游管理班 级:旅游管理103班任课教师:季梦成2012 年 4 月 8 日观赏植物的多样性及重要性内容摘要: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 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 植物有7000多种,还有在世界上只有中国特有的许多珍贵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 桐等等。对于其多样性,我国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无论是抱 子植物中的苔藓、蕨类植物,还是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中的草本

2、、藤本灌木或乔木,以及多 肉、多浆植物,都属于观赏植物范围。而对于其重要性,观赏植物的作用与功能是多反面的。 在城市、风景区、森林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地,观赏植物除用于美化环境外,在保护环境、 改善小气候环境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关键性:观赏植物、多样性、重要性一、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还有在世界 上只有中国特有的许多珍贵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等等;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意义:狭义

3、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 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 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 木等等。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 种、木本植物有 7000 多种,还有在世界上只有中国特有的许多珍贵植物,银杉、银杏、金 钱松、珙桐等等1。观赏植物发展的现状: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 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 “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 五”期末

4、的 15 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 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 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 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 500 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 家,花农 1251313户,从业人员 4401095 人,专业技术人员 132318 人。 “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 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 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

5、、四川、河南、河北为 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 产区3。二、观赏植物的多样性A、植物自然分类法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中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不同植物类群的起源、发展和进化的规 律。依据它们与进化系统和其间的亲缘关系,将植物分门别类,便于研究,也便于识别和应 用。一、园林树木的分类自然界的植物约有50 余万种,人们为了研究和应用上的方便,常将其按不同标准分 成若干类。总的来说,这些分类方法可分成两类:自然分类系统 、人为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系统:根据植物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分类。多在理论学科 中使用。人为分类系统:根据人为的分类标

6、准进行分类,着眼于人们使用时的方便。多用于应用 学科中。植物自然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的方法,一般采用如下一系列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 属、种。有时也设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和变种等。其中“种”为基本单位, 然后集中相近的种为属,相近的属为科,相近的科为目等等,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分类 系统。我们经常用到的是其中的“科”、“属”、“种”、“亚种”、“变种”、“变型” 等。“种”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 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 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7、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长期的种族延续中,它在不 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在同种内会发现一些具有相当差异的集团,按照差异的大小,又可分为: 亚种、变种和变型等。亚种:除了在形态构造上与原种有显著不同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理 性分布区域。变种:虽然在形态上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如花色的不同、刺的有无等。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常用到“品种”这个概念,所谓“品种”原来并不存在于 自然界中,而纯属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并没有这个概念,只出现于一些 应用学科中。这类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可

8、称为该种植物 的“品种”。二、主要的自然分类系统 目前分类系统在裸子植物门部分,多采用郑万钧编著的中国植物志第七卷 系统排列;被子植物门,目前常用的分类系统有两种: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三、植物分类检索表 分类检索表是鉴别植物种类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检索表,初步查出科、属、 种的名称,从而鉴定植物。我们要学会查和编检索表的方法。检索表的编制原则是根据一群植物主要的不同特征和相同的特征来编制的。好的检索表 在选择特征上要明显,应用起来才方便。常用的检索表有两种,一种是定距检索表,一种是 平行检索表。B 、观赏树木的常用人为分类法一依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一)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自6 米至数十米

9、),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又可依其高 度而分为伟乔(31 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和小乔(610米)等四级。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种(快长树)、中速树种、缓生树种(慢长树)等 三级。(二)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 米以下),主干低矮。(三)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成多数生出,无明显的主干。(四)藤木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1 绞杀类:具有缠绕性或较粗壮、发达的吸附根的木本植物,可使被缠绕的树木 缢紧而死亡。2吸附类:可借助吸盘或吸附根而向上攀登。(爬墙虎、凌霄) 3卷须类:可借助茎、叶卷须向上攀登。(葡萄) 4蔓条类

10、:借助于长枝上的钩刺攀附而向上生长。(蔓性蔷薇)(五)匍地类: 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铺地柏 等。(六)竹木类:指竹子类植物。二依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一)按照热量因子: 根据树种自然分布区域内温度的状况,可分为热带树种、亚热带(暖带)树种、温 带树种和寒带亚寒带树种。通常各地园林部门为了实际应用的目的,常依树种的耐寒性而分 为耐寒树种、不耐寒树种和半耐寒树种等三类。二)按照水分因子:通常可分为耐旱树种(其中又可分为数级)、耐湿树种(其中又可包括几级以及湿 生树种)。(三)按照光照因子: 可分为阳性树种、中性树种、阴性树种(耐阴树种),每类中又可

11、分为数级。(四)按空气因子: 可分为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和卫生保健树种(能分泌、挥 发杀菌素和有益人类的芳香分子)等四类。每类中又可细分为若干组。(五)按土壤因子: 可分为喜酸性土树种、耐碱性土树种、耐瘠薄土树种和海岸树种等四类。每类中再 分若干级。三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一)赏形树木类(形木类)二)赏叶树木类(叶木类)三)赏花树木类(花木类)四)赏果树木类(果木类)五)赏枝干树木类(干枝类)六)赏根树木类(根木类)四依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一)园景树 又称为独赏树、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体形美,可以 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二)庭荫树 庭荫树

12、又称绿荫树,主要用以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晒。(三)行道树 行道树是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树木。四)观花树(花木) 凡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芳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丛 木及藤木均称为观花树或花木。(五)藤木(藤本类) 本类包括各种缠绕性、吸附性、攀援性等茎枝细长难以自行直立的木本植物。六)植篱 植篱又称为绿篱或树篱,在园林中主要起分隔空间、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以及防护作用等。七)地被植物凡能覆盖地面的植物均称为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对改善环境、防止尘土飞扬、保持水土、抑制杂草生长、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地面辐射热、美化环境等方面有良好作用。二、 观赏植物的

13、重要性 植物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首要支柱。它能长期有效地防止污染,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 重要地作用。它是使生态系统由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地根本出路。它能阻挡、过滤和吸收 空气中地灰尘,在绿化地街道上,距地面1.5米高处地空气含尘量比未经绿化地段低50% 60。它能维持大气中 和 的比例。1 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 吨的 ,放出 740 千克的 。它可吸收 和其它有害物质, 1 公顷柳杉、每年可吸收 720 公斤,银杏、 香樟、柏树、夹竹桃等能吸收氮氧化物、氟化物、硫氧化物、光化学烟雾等。它是天然消音 器,落叶松、白榆、丁香等植物还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重要作用。而对于观赏植物

14、的作用与功能同样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风景区、森林公 园和旅游度假区等地,观赏植物除了有普通植物的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作用外还 具有园林绿化,美化环境,发展旅游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观赏植物主要有三大作 用:一、是观赏植物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据统计,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吸收44 克二氧化碳可放出32克氧气。通常每公顷树林每天可消耗1000kg二氧化碳,放出730kg氧气。每人若有10平方 米的树林,即可满足呼吸氧气的需要。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 降低温度,改善环境。植物的树冠对太阳辐射有再分配的功能。投射到树冠上的太阳辐 射有

15、1015%被树冠反射, 3680%被树冠吸收。而且,森林的蒸腾作用水分有液体转化成气 态,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每公顷生长旺盛的森林,每年要向空气蒸腾8000T水,消耗40亿 卡热量。增加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功能。二. 是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美化中的作用: 观赏植物主要价值是给人以美感。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但丁在神曲中所说:“我向前走去,但我一看到花,脚步就慢下来了”。观赏植物的美在于其色、香、姿、韵。这 简单的四个字包含有观赏植物极为丰富多彩的内涵。色彩美:色彩能对人产生一定的生理和心理作用。红色能使人兴奋,花卉如凤仙花、鸡 冠花、山茶;绿色能使人平静,绿叶如油松、云杉、女贞、七叶树;黄色能使人感到温暖和 欢乐,如秋天的银杏、金枝梅的枝干。当然,他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人、因时、因地及 情绪条件等不同而呈现差异。形态美:观赏植物形态的多样性是任何其他经济作物不能相比的。吊兰,其叶似兰,叶 色青翠,临风轻荡,别具飞动飘逸之美;文竹叶色碧绿,枝片重叠,纤秀文雅;松树挺拔; 竹类刚直潇洒。香味美:花卉的香气可刺激人的嗅觉,给人以一种无形的美感,如桂花、茉莉花、兰花、 米兰、梅花、腊梅、玫瑰花等。果实的观赏性:果实有形态各异、色彩差别较大的不同种类型。如红果,石榴、柿子、 南天竹等;黄果有,银杏;紫果有,蓝果忍冬;白果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