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90186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289 大小:6.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9页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9页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9页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89页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前言前 言一、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的核准文件,参与兼并重组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兼并重组后矿名及隶属关系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0号关于吕梁市方山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整合的单保矿井。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 (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176号文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企业名称变为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金晖煤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为资源整合矿井,晋煤整合办核200670号文批

2、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由原方山县大武镇下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t/a)和部分空白资源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批准生产能力为30万t/a 。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3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地质报告,经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规字2007240号文批复。我公司于2007年6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经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经字2007363号文批复。我公司于2007年7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经吕梁煤矿安全监察分局以吕煤监监字2007143号文批复。2007年7月30日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经字2007501号对方

3、山县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项目开工报告进行了批复。2009年11月26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了C1400002009111220045101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2-5号煤层,井田面积3.621km2,生产规模为90万t/a。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设计的依据1、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2、2009年11月26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C1400002009111220045101号采矿许可证;3、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5月编制的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

4、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10号关于吕梁市方山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5、山西省工商局(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176号文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6、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所执行的煤炭工业规范、规定有: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矿井电力设计规范、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煤矿救护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规定、煤矿反风规定、煤矿安全通风装备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带压开采规程等;7、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668号文关于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8、矿方提供资料及现场调研资料。三

5、、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尽量利用矿井现有的设施及设备,充分考虑地方煤矿的特点,同时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原则进行设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合理布置以采、掘、运为中心的各主要生产环节,力求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煤矿设计和生产的先进经验,改革落后的采煤方法,采用新设备、应用新工艺,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和工作面单产,将矿井建设成集中生产的高产高效矿井。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开展“三废”治理,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锅炉烟气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四、兼并重组设计的特点1、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矿井兼并重组

6、整合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a。2、矿井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以主立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共三个井筒开拓井田内2、3、5号煤层未开采区域的储量。矿井主立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均利用原有井筒,利用原有工业场地。主立井装备一对6t标准双钩箕斗,担负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兼做主要进风井;副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提升,设架空乘人器及台阶扶手,担负矿井全部辅助提升和人员上下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回风立井装备封闭式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做矿井安全出口。3、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各可采煤层赋存情况、矿井生产规模,开采现状、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业场地、井筒、井下巷道的基础上,设计确定采用主、辅水平进行开采,即以一个主水

7、平开采5号煤层、一个辅助水平开采2、3号煤层。根据各可采煤层产能不大的特点,确定矿井投产时同时开采主水平5号煤层和辅助水平3号煤层,即主水平以一个综采工作面、辅助水平以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来完成矿井90万t/a的生产能力。4、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可实现自回采工作面至地面胶带一条龙连续运输,用人少、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好,利于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与管理。井下辅助运输、轨道大巷及主要辅助运输巷前期采用调度绞车,后期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牵引1.0t系列矿车运输,既满足了矿井井下巷道尽量沿煤层布置对辅助运输设备的要求,又满足了生产需要,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先进可靠辅助运输设备的特点。5

8、、矿井井下掘进矸石与地面筛分排矸系统矸石统一排放。矸石堆放场地选择在工业场地附近的荒沟内,采用汽车排矸方式。矿井矸石堆放场地和地面储煤场地设计符合环保要求。6、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地形,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便于生产管理,平场土石方工程量少。7、井下安装人员定位系统,为煤矿管理人员提供人员进出限制、考勤作业、监测监控等多方面的管理信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通过该系统可以立刻知道作业人员地点及其数量,保证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五、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2、工业建筑总体积110133m3,地道及栈桥长度239.17m;3、行政及福利建筑总面积126

9、29m2,总体积47734m3;4、矿井在籍人数:657人;5、原煤生产效率:6.48t/工;6、本次设计建设项目总资金44851.1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364.10万元.新增建设项目造价29987.04万元,其中井巷工程6798.14万元,土建工程3101.88万元,机电设备购置7584.02万元,安装工程2672.80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包括资源价款)7022.04万元,工程预备费1758.40万元,建设期利息1049.76万元。已完建设项目造价13500万元,其中井巷工程3500万元,土建工程4200万元,机电设备购置4500万元,安装工程800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500万元。吨

10、煤投资498.35元。7、吨煤投资498.35元;8、建设工期:24个月;9、原煤吨煤成本:180.85元;10、投资回收期:4.14a。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井田内2号、3号煤层部分采空,根据采空区积水调查报告,井田内2号煤层有3处采空区积水,3号煤层有2处采空积水,在矿井建设和开采中,必须加强对采空区积水的探测,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方针。2、井田为一向斜构造,在向斜轴部布置工作开采煤层,其两翼含水层水会向轴部聚积,使矿井涌水量增大。因此,在向斜轴部开采,尤要加强矿井的排放工作。 3、要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注意井下隐伏构造,做好水文地质工作的预测

11、预报工作,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确保生产建设的安全进行。4、加强煤层顶底板力学性质的研究工作,加强煤层顶底板的管理和维护,防止冒顶伤人事故的发生。5、矿井5号煤层没有瓦斯检测资料,建议生产中补做瓦斯检测工作。本矿虽为低瓦斯矿井,但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矿井通风管理,以便安全生产。6、在井下开采过程中,应注意隐伏断层导水、导气,以防事故发生。7、9、10号煤层为矿井内未批准开采的稳定可采煤层,均为焦煤。为提高矿井服务年限,综合考虑井田内赋存煤层的合理开发,建议矿方申请增采,以免浪费煤炭资源。 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9 -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

12、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方山县县城西南直距22km的大武镇下庄村,行政隶属于大武镇。地理坐标:东经11106071110648,北纬374154374249。井田位于方山县城西南直距22km的大武镇下庄村,东南直距大武镇7.5km,省道S218在井田东部南北方向穿越井田,沿省道S218东南行6.5km即与国道G209相接,距孝柳铁路离石煤焦集运站31km,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二、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中段的西麓,为一中

13、山丘陵区,属典型的吕梁山系黄土高原地貌,地表切割较强烈,井田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最高处位于西北部山顶,标高为1254.80m,最低处在井田东南部沟底,标高为1070.00m,相对高差为184.8m。三、河流水系该区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但沟谷纵横,沟中平时干涸,雨季有短暂洪流,沿较大沟谷向南流出井田外,最终汇入北川河,经三川河流入黄河。四、气象及地震本区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湿润地区。据方山县气象资料显示,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最大降水量744.8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在8.9,最高气温达36.4,最低气温30.5。每年10月底起降雪冻冰,最大冻土深度

14、117cm,翌年3月底开始解冻,冰冻期160天以上。风向:全年多西北风,少东南风(7、8、9月),风速一般为1.7-2.6m/s,最大风速21m/s。五、地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10g。第二节 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一、兼并重组前各矿生产建设情况,开采方式,主要装备和生产能力分述如下:本次兼并重组,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原为方山县大武镇下庄煤矿,为镇办煤矿,于1995年建井,1996年投产,主井为斜井,副井为立井,建井初设计生产能力9万t,2006年

15、资源整合前生产能力15万t,井田面积为2.482km2。根据山西省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整合办200670号文件批复,该矿进行了扩界整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2月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0721674,批准开采2、3、5号煤层,井田面积3.621km2,生产规模提升为30万t/a,现为基建井。该矿采用斜立混合开拓方式,主立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开拓全井田。主立井井筒垂深206m,净直径4.8m,净断面积18.1m2,混凝土砌碹,装备双钩箕斗,主要担负矿井的提煤、进风任务。副斜井井筒倾角21,斜长457m,净宽2.6m,净断面积6.3m2,料石砌碹,装备单钩串车,主要担负矿井的下料、提矸和回风任务,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回风立井井筒垂深193m,净直径4m,净断面积12.6m2,装备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各井筒特征见表1-2-2。井筒坐标表1-2-2井名井口坐标XYH主立井4175145.7319509196.491115.89副斜井4174561.0019509503.131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