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98604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7、提问技能;

2、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通识部分试题示例、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

4、确答案)1、新课程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的是:(C)A、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2教育要求应控制在(B)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3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强调使( C )。A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C、不同的学生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4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 D )。R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B 每个学生都达到高素质要求D 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同的发展A教师问学生答B、学生问教

5、师答C、教师讲学生听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5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学要针对(D)进行教学。A后进生B、优秀生C、中等生D、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6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B)。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7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是学生起点教科书和(A)。A课程标准B、课后练习的要求G统考的题型D、家长的要求8备课必做的三个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B)。A、制作课彳B、了解学生G设计板书D设计试题9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这

6、时,正确的做法是:(A)。A、肯定学生提出一个难倒教师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10、学生的道德(D)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A、理论R意识C观念D行为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将判断符号直接标在下表对应的空格里。)1、学生的知识获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亲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过程。(X)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V)3、健康不单是指个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生理状态。(V)4、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

7、直接最普遍的途径。(X)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遵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X)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学校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课程。(X)7、讲授法运用不当,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用讲授法。(X)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X)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x)1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V)三、简答题1、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8、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XX同学是怎样回答的?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我赞同教师丙的做法。因为其能尊重学生,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教学能力?答:教师应具备感召力、观察力、组织能力;应具备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

9、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具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3、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又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导,学生记的过程。你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答: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四、案例分析题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

10、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一一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在上课时分心甚至“捣蛋”时,教师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答:面对学生的分心捣蛋,教师应进行深入的反思,这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时的反叛。教师在教学中,教法的设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面对同一个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调整教法。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1 要尊重学生,做到民主平等。2 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3

11、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错)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对)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错)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错)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错)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12、”,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错)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错)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错)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错)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A.实现课程功

13、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A)A.必修33B。必修11C.选修33D。选修3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B)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育观念和课程理念D体现最新的教5在学

14、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程D综合课程C)C必修课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B.C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C.经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A.有助于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