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9770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一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辅助教材复习各种运球技术。整堂课我计划从以下十个部分来说: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重难点突破、场地器材、预计教学效果。一、教学理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本课教学内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

2、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更是我们中学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共40人。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对篮球运动技术进行过系统的教授和学习,篮球运动技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是对一些技术难度相对高的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极力想去模仿学习;再者,篮球运动本身具有着跑似脱兔,、跳似猴翻、展似鹏飞、停似大象、掷似飞雁等竞争性、趣味性特点,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对本课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够

3、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80%的学生能够在原地和20%的学生能够在行进过程中运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爱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传、接球时手型动作是否正确 2、传球高度是否在胸、腹之间难点: 传、接球时全身是否协调用力六、教学策略教法: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

4、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本课采用了闻、观、仿、练以及游戏竞赛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七、教学流程(教学手段设计)在课的结构上,从“身心协同”的基础观点出发,依据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收心热身、愉悦心身-育心强体、磁智促技-稳定情绪、恢复心身”的三段结构。(一)、收心热身、愉悦心身阶段用我国男篮健儿在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引入教学主题,通过开口螺旋形跑,活跃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成闭口螺旋形跑至站位做球性练习。如:熟悉球性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通过球性练习能使有关肌肉、关节、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而且与要学的技术动作有机结合。因学生水平各异

5、,最后一个球性练习为自由创想展示练习,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这部分用时为8分钟。 (二)愉悦心身-育心强体:徒手模仿练习(让学生体会传球动作节奏和翻腕用力) 两人一组持球做练习(此方法可让学生体会持球是正确的手形动作) 两人一组对墙传球(要传准)目的让学生球传给对方要保持直线速度要快 两人一组有近距离到远距离传球(让学生掌控好传球时的力度与要求) 为提高兴趣可做传球越人的练习(两人间隔一定的距离,中间也站一位同学,两人尽量互相传接球不要让中间的一位同学抢断球,而中间的一位同学也要竭尽全力抢断传的球) 在移动中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此练习方式是为学习行进间做

6、好准备)教师参与设计:把握时机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练习时能及时理解正确的动作概念学会辅导,积极参与和学生一起练习,教师的参与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展示设计: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练习学生要进行展示学生之间可相互评价,激励指导 (三)、稳定情绪、恢复心身阶段。先运用“笑与不笑”游戏,以达到稳定情绪、恢复身心的目的。接着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伸展放松操”, 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最后进行小结,对本课的练习效果进行讲评,对学生的成绩给于肯定和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布置收回器材,从而结束本课教学。这部分用时3分钟。八、重难点突破(1)手型不对:方法是反复练习持球动作,并且自己随时注意纠正(2)两肘外张:方法是两肘加紧垂臂(3)光两臂用力:方法是练习全身协调用力九、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一片;2、篮球20只,球筐2只, 十、预计教学效果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 最高心率为170次/分,出现在30到35分钟之间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