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3 蜡烛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89205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3 蜡烛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3 蜡烛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3 蜡烛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3 蜡烛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3 蜡烛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3 蜡烛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3 蜡烛 人教新课标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蜡烛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拂( )晓 烧灼( ) 烛芯( ) 桥头堡( ) 颤( )巍巍腋( )窝 匍匐( )( ) 舀( )水2根据拼音写汉字。名f( )其实 精p( )力ji( ) 地jio ( )瓦l( ) jin( )歇 xio( )苹果 jin( )硬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精疲力竭:_(2)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名副其实:_(3)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颤巍巍:_(4)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永垂不朽:_4对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妇

2、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的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破折号表示解释)B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冒号表示总结上文)C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捧一捧慢慢地方在死者身上(括号表示补充说明)D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破折号表示转折)5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请你用一句简单的话评析它在文中的作用,然后再仿写一个句子。作用:_仿句:这_,正像_,正像_。阅读与拓展一、精彩语段天快要亮了。蜡烛也快要燃尽了。老妇人在地上到处找,

3、终于找到了一小片带锈的洋铁。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布置好了,她站起身来,仍旧慢慢地穿过方场,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看呀!”那红军说。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在已经被破坏的

4、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

5、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一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6选文多次提到黑色的大围巾,阅读句子,请你谈谈这些语句的特殊含义。_7选文第段对蜡烛的描写起什么

6、作用?_8选文第段中“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_9选文第段写“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这一眼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老妇人要“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_10请简要分析选文中画曲线句子体现了老妇人什么心理。_二、延伸阅读(一)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进攻法国前24小时),盟军向诺曼底空投了伞兵,这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不幸的是,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了。那时候天差不多亮了,老早已经在脑子里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任何战友。他吹响了用以集合队伍的尖声警笛,却得不到任何响应。焦虑不安的几分钟过去了,他再吹一遍,还是一个人也没有来。于是他知

7、道原定计划出毛病了,他现在是单枪匹马,完全陷落在敌人控制的国土里了。他懂得,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蔽起来。他着陆的地点是在一个整洁的、收拾得挺漂亮的果园里的一堵石墙附近,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他总得碰碰运气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边温习着寥寥可数的几句法语,那是为应付这种紧急状况而教给他的。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纪约30岁的法国女人二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开了门。她是刚从做早饭的灶间出来的。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一个是婴儿,坐在一张高椅子上一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我是一

8、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她把他带进屋里。“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他把这美国人推进壁炉旁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地一声关上了橱门。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士兵来了。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降落,这一间又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干净利落,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美国伞兵,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仅仅是由于藏起他而犯罪的那位法国农民,并没有受到审讯,根本无所谓手续不手续,他来不及说一声再见。当他被拉出厨房的时候,本想要招呼他妻子一声,但是一个德国士兵一拳打在他的嘴上,他就说不出话来了。德国人命令他站到院子里,把他当场枪毙了。妻子呜咽,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德国士兵

9、是知道怎样发落敢于掩护敌人的法国老百姓的,不过对于如何处置他们的这个美国俘虏,却显然有一场争论。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棚屋后有一个小小的窗口,田野边缘就是树林。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德国人发现他逃走了。他们一边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一边向他开枪。子弹没有打中目标。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脱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悉心经营的、没什么灌木的、杂树的法国树林一一就听到周围都是追兵,互相吆喝着。他们分散开来,很有顺序地进行搜索。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看来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没有什么机会了。对,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压了这一注。他往回跑,避开一棵又一棵的树,

10、离开树林,再次跑进田野。他跑过棚屋,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个被杀害的法国人的尸体。这个美国人又一次来到农家跟前,敲着厨房的门。女人来得很快,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的,也许站了一秒来钟。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碰也不敢碰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她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哦,当然啦。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他在碗橱里躲了三天。法国农民的葬礼举行的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德国人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的这种人民。11体会第段中“熹微的晨光”的含义和作用。_12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写出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