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891673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大员岗位培训质量事故分析复习题纲一、判断题1、内部质量保证是指向顾客或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信任。( )2、工程施工顺序有时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 )3、质量控制就是要防止和消除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 )4、有地下层的基础工程可按不同的地下层划分检验批。( )5、所有的质量事故都必须进行处理。( )6、排列图法是分析影响质量主要问题的有效方法。( )7、从2002.01.01起实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规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只有一个合格。( )8、通过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通常把累计的分数分为三类,90%100%为A类,A类因素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9、工程质量事故

2、按性质可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其中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为重大事故。( )10、建筑工程质量处理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合格现象在最基层的验收单位(检验批)时就应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后续工程质量验收。( )11、GB/T1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2、住户对住宅功能上的要求是质量隐含方面的要求。( )13、抹灰工程的施工一般应遵循先内墙后外墙,先上后下的顺序。( )14、沉降观测是检查建筑物地基及基础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15、对散料,如砂、石和水泥等检验取样方法一般采用分层法。( )16、建筑主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影响结构的寿命,造成不可补救的永

3、久性质量缺陷或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 )17、第一判断错误是指将不合格品误认为是合格品。( )18、刚性防水适用于现有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屋面以及受较大震动的屋面。( )19、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方法称为统计调查表法。( )20、土方开挖塌方的原因中,主要与地下水有关而与地表水无关。()21、井点管路的安装必须严密,抽水机组空运转时的真空度应不小于90kpa。()22、地基局部处理时,应采用与原土渗透性相近的土进行回填。()23、桩身入土时,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5%之内。()24、GB/T19000-2000指出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4、25、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属于一般质量事故。( )26、橡皮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粘性土含水量大而且回填时直接夯打。( )27、砂井施工时灌砂量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80%。( )28、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冷外热。()29、砌体结构出现的裂缝主要是荷载裂缝。( )二、单项选择题1、若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时,应该把整个生产过程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产品视为总体,则这时称总体为(C)。A、有限总体B、样本C、无限总体D、样品2、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根据对样品进行检测的结果,推断总体质量水平的方法称为(A)。A、随机抽样检验B、

5、简单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3、由偶然性原因引起的质量特性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A)。A、正常波动B、异常波动C、偶然波动D、定期波动4、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方法称为(A)。A、统计调查表法B、分层法C、排列图法D、因果图法5、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或主次分析图,它是由(B)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组成。A、一B、两C、三D、四6、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数据,一般要求数据在(C)个以上。A、30B、40C、50D、607、如图所示的实际质量分析与标准比较,B与T中间,质量分布中心与质量标准中心M重合,实际

6、数据分布与质量标准相比较两边还有一定余地。在这一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认为全部都是(A)。A、合格品B、不合格品C、质量有问题D、质量特性值超出质量标准8、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B)。A、直方图法B、控制图法C、排列图法D、因果图法9、趋势或倾向是指点子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的现象。连续(D)上升或下降排列,就应判定生产过程有异常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措施。A、5点B、6点C、7点D、7点或7点以上10、在(A)中规定:在抽样检验中,两类风险一般控制范围是1%-5%;=5%-10%。对于主控项目,其中、均不宜超过5%;对于一般项目,不宜超过5%,不宜超

7、过10%。(是生产者所要承担的风险,是使用者所要承担的风险)。A、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B、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C、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11、当控制图中的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时,若出现(C),就应判定工序异常。A、5点链B、6点链C、7点链D、8点链12、当控制图中的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时,若出现(B),就应开始调查原因。A、5点链B、6点链C、7点链D、8点链13、在质量控制中,寻找影响质量问题主次因素应采用(C)。A、直方图法B、因果分析图法C、排列图法D、控制图法14、从影响质量波动的原因看,施工过程中应着重控制(C)。A、偶然性原因B、操作

8、者C、系统性原因D、材料、机械15、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仅仅存在偶然性原因,而不存在系统性原因的影响,这时生产过程处于(C)。A、系统波动B、异常波动C、稳定状态D、正态波动16、质量问题是指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A)。A、5000元以下B、50001万元C、1万元以上D、1000元以下17、某工程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40000元,但造成1人重伤,则它是(B)。A、一般事故B、严重质量事故C、重大质量事故D、特别重大事故18、质量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应包括(A)。A、事故情况、性质、责任和预防措施B、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和技术措施C、事故现场封闭保护D、事故检查报告19、特别重大事故

9、由(D)按有关程序和规定处理。A、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B、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C、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D、国务院20、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应通过检查鉴定和验收作出确认,检查和鉴定的结论不能包括(C)。 A、事故排除,可以继续施工B、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C、经过修补、处理后,工程限期使用D、对耐久性的结论21、关于标准化管理的法规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D)。A、标准化管理的法规主要涉及技术标准、经济标准和管理标准B、法规规定了一切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都应按现行标准进行C、法规规定不符合现行标准的设计不得审批D、以上说法不全正确

10、22、一般工程事故通常是指直接经济损失在(D)的质量事故。A、10005000元B、小于5000元C、50001万元D、50005万元23、对于已停工的工程,必须有(D)签署的复工指令方能复工。A、业主代表B、施工单位负责人C、质监站监督员D、总监理工程师24、下列有关质量问题的成因中,不属于施工与管理不到位的有(B)。A、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B、无图施工C、施工顺序颠倒D、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25、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建设工程大事故分(C)个级别。A、2B、3C、4D、526、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我国有关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定义、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A)的

11、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A、某个规定B、建设规定C、地质勘察D、设计规定27、工程事故发生后,应组织工程质量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下列选项中(D)不属于质量事故调查组的职责。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经济损失情况B、组织技术鉴定C、提出技术处理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措施D、针对事故责任划分及承担经济损失的划分原则提出建议28、机械抽样、系统抽样是(C)的另一种名称。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29、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质量数据波动,一般属于(A)。A、正常波动B、异常变异或变异波动C、非随机性波动D需具体分析30、工程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

12、查找并消除(A)因素的影响,以免发生质量问题。A、系统性B、偶然性C、随机性D、无法控制31、出现双峰型直方图的原因是(D)。A、 生产情况不正常B、测量数据有误C、统计上弄虚作假D、数据未分类32、能进行动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是(C)。A、直方图法B、排列图法C、控制图法D、因果分析图法33、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质量控制标准常以(C)为控制界限。A、B、2C、3D、434、在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B)。A、排列图法B、分层法C、统计调查表法D、因果分析图法35、某混凝土预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中存在着蜂窝麻面、局部露筋、表面裂缝和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为了提高产品的

13、合格率,需进行质量分析。经分析计算,上述质量问题的累计频率分别为41.5%、73.5%、90.5%和100%,则该预制构件的主要质量问题是(D)。A、强度不足B、强度不足和表面裂缝C、表面裂缝D、蜂窝麻面和局部露筋36、在工程施工中,对于砂、石、水泥等散料,在抽样检验时样品的抽取方法通常采用(D)。A、单纯随机抽样法B、系统抽样法C、二次抽样法D、分层抽样法37、在进行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时,样本数据特征中的样本标准偏差S是表示(C)。A、数据偏离标准值的偏差B、数据偏差的标准值C、数据的离散程度D、数据的相对分散程度38、在产品质量数据中,凡是可以直接用各种物理量量度和表示的数据叫做(B)。A

14、、计数值数据B、计量值数据C、优劣值D、评分值39、当控制图上点子出现(D)情况时,生产过程判定为异常。A、控制界限内连续7点或更多点在中心线同一侧B、连续25点中没有一点在控制界限外C、连续35点中最多有一点在控制界限外D、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外或界限上40、在排列图中,横坐标表示的内容是(C)。A、不合格产品的频数B、不合格产品的累计频数C、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D、产品质量特性值41、直方图分布充满公差带,两侧均没有余地,反映出生产过程处于(C)状态。A、正常B、超差C、不正常D、不经济42、从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看,异常波动是由(A)原因引起的。A、系统性B、偶然性C、一般性D、主要性43、在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B)。A、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B、质量特性值C、不合格产品的频数D、质量特性值出现的频数44、因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