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导资料(范本)【建筑施工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89163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导资料(范本)【建筑施工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导资料(范本)【建筑施工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导资料(范本)【建筑施工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导资料(范本)【建筑施工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导资料(范本)【建筑施工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导资料(范本)【建筑施工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导资料(范本)【建筑施工资料】(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建七局三公司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资料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用电负荷计算四、配电线路设计五、配电装置设计六、接地、防雷设计七、供电平面图八、外电防护措施九、安全用电与电气防火措施及现场急救十、附录附录1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附录2 施工现场简便估算方法附录3 特殊防护措施附录4 配电柜方案图附录5 常用电力变压器的型号规格附录6 橡皮或塑料绝缘电线明设在绝缘支柱上时的持续容许电流表一、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3、建设单位(或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4、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用电设备情况及

2、施工进度计划5、安全环境管理手册(第2004版)二、工程概况(简介)1、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地址、结构工程位置.2、工程规模:单位工程的数量、建筑面积、层数、层高、总高度、结构类型、特点。3、施工进度安排:基础、主体、装饰、安装的施工时间。4、机械设备投入情况。5、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机械设备、建筑物位置、生活及服务设施的布局位置、距离。三、负荷计算(施工用电负荷计算举例)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表编号用电设备名称数量容量合计备注1塔式起重机1台40.5KW40.5KWJc=25,起升电机22KW,行走电机7。5KW2,回转电机3.5KW2物料提升机1台3KW26KW3卷扬机1台7。5KW7。5KW

3、钢筋冷拉4交流电焊机2台21KVA242KVAJc=65%,cos=0。875搅拌机2台7。5KW215KWcos=0。826灰浆机1台4KW4KWcos=0.827电锯2台2。8KW25。6KW8切断机1台4KW4KW9弯曲机1台4KW4KW10插入式振捣器5台1。1KW55。5KW11平板振动器2台1.5KW23KW12砂轮切割机2台2。2KW24.4KW13潜水泵2台3KW26KW14照明器白炽灯、碘钨灯 共6KW日光灯 共2KW用电设备组选取的Kx值和cos值序号设备组名称需要系数Kx功率因数cos备注1塔吊、物料提升机、卷扬机0。750。7tg=1.022电焊机0。450.45tg=

4、1。983搅拌机、灰浆机0.70.68tg=1。084电锯、切断机、弯曲机0。70.75tg=0.885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动器0。70。65tg=1。176砂轮切割机、潜水泵0.30.65tg=1。177照明器白炽灯、碘钨灯日光灯11。210.55tg=0tg=1.52计算步骤:按各用电设备组选用的Kx值和cos值计算负荷各用电设备组的容量:1、塔吊、物料提升机、卷扬机Pj(塔吊)=2Pe=2KWPj1=KxP=0.75(40.5+6+7.5)=0.7554=40。5KWQj1= Pj1tg=40。51.02=41.31KVAr2、电焊机Pj=Secos=210。872=29.45KW两台焊

5、机不对称容量(换算后)大于其余三相设备(包括照明)总容量的15%,则Pj=29。45=51KWPj2=KxP=0.4551=22.95KWQj2= Pj2tg=22。951。98=45.44KVAr3、搅拌机、灰浆机Pj3=KxP=0.7(15+4)=13.3KWQj3= Pj3tg=13.31。98=14。36KVAr4、电锯、切断机、弯曲机Pj4=KxP=0。7(5。6+4+4)=9。52KWQj4= Pj4tg=9.520.88=8。38KVAr5、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动器Pj5=KxP=0。7(5.5+3)=5。95KWQj5= Pj5tg=5.951.17=6。96KVAr6、砂轮切

6、割机、潜水泵Pj6=KxP=0。3(4。4+6)=3。12KWQj6= Pj6tg=3。121。17=3.65KVAr施工现场的动力设备取同期系数Kp=KQ=0。9(同期系数Kp、KQ一般为0.7-0。9),则动力设备的计算负荷为Pjz= KxPj(16)=0.9(40.5+22.95+13.3+9.52+5。95+3。12)=0。995。34=85.8KWQjz= KQQj (1-6) =0。9(41.31+45.44+14.36+8.38+6。96+3.65)=0。9120。1=108。1KVAr照明计算负荷:1、白炽灯、碘钨灯:Pj=Pe=6KW2、日光灯:Pj=1.2Pe =1。22=

7、2.4KW Qj= Pjtg=2.41。52=3.65KVArPj(12)=6+2.4=8。4KW S=9。16KVA整个施工现场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z=146KVA变压器容量计算Sb=156KVA根据上面计算出的变压器容量,考虑留15-20余量,选择国产SL7200/10,200KVA变压器即可。四、配电线路设计 1、配电设计根据现场高压电源线路的情况确定负荷中心,尽可能缩短低压线路长度。应注意的一些原则,即配电室应靠近电源,并应设在无灰尘、无蒸汽、无腐蚀介质及无振动的地方.如:当临时施工现场附近有高压电网输电时,可在现场设临时变电站,有效供电半径不超过500m.2、导线截面的选择(即线

8、路设计)根据配电线路的布局,选择配电导线的截面进行分路计算并验算确定导线截面,如:a。塔吊或容量较大的设备用电线路(电缆)的设计,并用公式验算;b.各路电箱进线(电缆)设计,并用公式验算。(1)导线截面的选择要满足以下要求:按机械强度选择:必须保证导线不致因一般机械损伤而折断。按允许电流选择:导线应能承受负荷电流长时间通过所引起的温升.按允许电压降选择。所选用的导线截面应同时满足以上三项要求,即以求得三个截面中的最大者为准。这是导线选择的原则。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一般在道路工地和给排水工地作业线比较长,导线截面由电压降选定;在建筑工地配电线路比较短,导线截面由容许电流选定;在小负荷的

9、架空线路中往往以机械强度选定。(2)各路支线到分电箱线路,按所含设备和选用设备组需用系数Kx及功率因数cos计算负荷,选择导线截面,用公式Ij=、S=及机械强度三项要求选择。(计算略)3、现场配电线路走向,应考虑尽量设置在道路一侧,并要避开堆料,挖槽、修建临建设施用地.架空线在确定主干线(电缆)、分支线(电缆)走向时,应注意电杆与拉线的位置,线路(电缆)与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和过道垂直距离.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表4)电压垂直距离(m)水平距离(m)1千伏以下2。31。010千伏3.01.535千伏4.03.0导线对地距离一般施工现场4m,机动车道6m。(1)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设

10、在树木、脚手架上.木杆梢径不小于130mm,档距不得大于35m(一般20m),线间距离不小于0.3m。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2,铜线不小于10mm2。同一横担导线相序排列为: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五线为L1、N、L2、L3、PE,动力线与照明线分设时上层横担为L1、L2、L3,下层为L1(或L2、L3)、N、PE。横担长度四线时长1。5m,五线时长1。8m。电杆埋深为杆长1/10加0.6m。高压与低压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1。2m,分支杆或转角杆1.0m;低压与低压距离0.6m,分支杆或转角杆0。3m.(2)电缆架空最大弧垂距地不小于2.5m,严禁沿地面明设。4、施工现场线路布置上应尽可能采用电缆

11、沿电缆沟敷设、直埋地或加保护管的敷设方式。尽量避免采用架空线路,因为电杆的材质、对地安全距离、导线的机械强度往往达不到规范(JGJ4688)的要求.电缆敷设时,主线采用五芯电缆,动力采用四芯电缆,照明金属外壳采用三芯电缆。5、有变压器或临时变电站的工地,可提供多条主干线(主电缆)供电。无变压器(或建设单位提供总箱)的工地,主干线(主电缆)沿现场周围布置,或在用电集中的地方布置,在需要用电的地方用支线引出。6、生活区、办公区、食堂照明线路(1)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室内照明线路距地高度不低于2.5m,用瓷瓶、瓷夹固定.室内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为2。4m,低于2.4m时采用安全电压,照明变压器必须使

12、用双绕组型,严禁使用自藕变压器,导线截面铜线1。5mm2,铝线不小于2。5mm2。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过25个,并应装设熔断电流为15A及15A以下的熔断器。每栋安单相漏电开关箱。(2)室外照明线路高度不低于3m,照明电路的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用三芯电缆,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控制。7、供电系统图 电源进线 4 10KV380/220V变压器总配电箱(屏)3 干线(电缆)分配电箱2 2 22 1 1 1 1 1开关箱 至用电设备供电系统示例图(以本指导资料中某教学楼工程的举例说明)总配电箱根据施工特点,本工程配电线路采用放射式供电形式. 分配电箱 B1 B2 B3 B

13、4 B5 B6放射式供电系统图总配电箱设在西北角配电房内B1分配电箱设在北面钢筋堆场附近B2 分配电箱设在东面水泥库及砂、石堆场附近B3分配电箱设在西面塔吊轨道西端B4分配电箱设在南面井架操作棚位置B5分配电箱设在南面教学楼附近B6照明分配电箱设在西北侧警卫室内关于分电箱下分支路馈出,其支路开关、漏电开关配置与选用按实际需要选定。五、配电装置设计(在设计时,应写明总箱、配电箱的布置位置) 1、配电模式:应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两级保护”是指将电网的干线与分支线路作为第一级,线路末端作为第二级,分电箱不设漏电保护器。如下图:但施工现场一般不只“两级保护”,最好是“三级保护,多级匹配不好选择。设置时应注意各级的配合,应能实现分级分段的保护要求,常用有两种方法,例如:一般施工现场设置于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或漏电断路器)为体现分级、分段保护功能,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0.1S,但两者乘积应满足国际公认的安全界限值的要求(即30mAS)。例如总箱中分路漏电断路器选择是漏电动作电流选用100mA,漏电动作时间0。1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