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89163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初数A7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我把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第二课时是不等式组的实践与探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充分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意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是在学习了有理

2、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简单的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也是后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是进一步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下一节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

3、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得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之后,再及时地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上去。按照这样的途径发展,数学教育才能较好地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和使数学成为生活中有用的本领。本节课,既有概念教学又有解题教学,而概念教学,应该从生活、生产实例或学生熟悉的已有知识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取共性,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概念的定义,并引导学生弄清定义中每一个字、词的确切含义。华师版的教科书中,只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我感觉还不够,不能从一个问题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因

4、此,在这里我又增加了一个问题情境,以增加对不等式组概念的理解,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二、学情分析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较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有一定的数学化能力。但学生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会产生一定的困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并向理性认知过渡,所以,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两个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引导其自主学习。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三、教学目标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法,确

5、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通过实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2.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集的概念。3. 会利用数轴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数学的价值。四、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操作简单、形象生动、反馈及时等优点,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实际

6、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解法应用。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活动。活动一、实际问题,创设情境问题1.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设小宝的体重为千克()从跷跷板的状况你可以找出怎样的不等关系?()你认为怎样求的范围,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小宝的体重?我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考察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引出新知。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回

7、答问题。我预计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方法是利用估算的方法将特殊值代入来求出适合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另一种方法是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并分别将这两个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题的实际意义,能将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综合分析。这里是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突出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法。问题2.现有两根木条,一根长为10厘米,另一根长为30厘米,如果再找一根木条,用这三根木条钉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第三根木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预计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

8、系可能有所遗忘,教师应给予提示。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解决,促使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得到发展,学会新的东西,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活动二、总结归纳,得出概念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上面两个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o2xx72x301072,x30一10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xx72同时满足不等式()、()的未知数应是这两2xx672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

9、出这两个解集,找到公共部分,就是所列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师生活动: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将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叙述问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估计多数学生在经历了上述的探索过程后,能够对这个结论有所认识,但是未必能够全面得出结论。因此,教师要耐心加以引导。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活动三、解释应用、拓展延伸例题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312x+12x8x20(2)x-30x一60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板书。在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意义理解的基础

10、上,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是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拓展延伸。练习1: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不少于120吨0且不超过150吨0,那么大约多少时间能将污水抽完?练习2:某次知识竞赛有50道选择题,评分标准为: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答题不得分也不扣分,某学生4道题没答,但得分超过70分,他可能答对了多少道题?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3:求不等式组23x78的解集。练习4:f2(x一6)3一x,2x15x+1求不等式组丁一丁一1的正整数解。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

11、独立完成。设计意图:这两道习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活动四、课堂小结我提出了三个问题: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不等式在解法和解集上有什么联系?3.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你的经验与教训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归纳总结:1. 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数学知识拓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不等式组的知识源于生活实际,要学会分析现实世界中量与量的不等关系,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可以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也便于直观地得到一元一

12、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互相补充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预计学生在利用本节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有所收获。教师要加以引导,师生之间相互加以完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一个问题,可以回顾出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第二个问题,使学生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对比中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理解,并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第三个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价值。活动五、课后作业教材练习、;复习题组、6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估计大部分学生可以较为顺利完成作业、;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首先进行判断,如果思维上存在障碍,可降低思维难度。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