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计划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890016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计划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医学科三年规划一、目标及预期成效: 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技术全面、立体化的重症医学中 心。每年至少开展 1 项新技术,逐步开展体外膜氧合,食道超声监测,肠屏障监测,高频振荡通气等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的先进技术, 通过高 新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搭建高水平的救治平台,将科 室建设成以 “急危重病救治和多脏器功能替代支持”为特色的一流学 科,体现综合医院的救 治水平。在如期完成现有科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再争取每年申报 1 项省 级科研课题立项和 1-2 个院级科研课题立项,扩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 务范围和规 模。 同时鼓励大家撰写学术论文, 确保重点学科建设期内 每年发表 CN 论

2、文不少于 5 篇。二、专科发展方向(亚专科)与重点发展技术 积极推进亚专科建设,把专业精细化、深入化、精通化,计划建 成三个亚专 科:重症呼吸、重症肾脏、重症营养。其中,重症呼吸亚 专科重点发展技术有呼 吸机支持技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关系技术、 体外膜氧合技术;重症肾脏亚专科 重点发展技术有: 枸橼酸抗凝技术、各类重症中毒的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营养亚专科重点发展技术有:引导经皮穿刺造胃造痿空肠置管技术; 重症心脏亚专科发展技术有脉 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床边心脏彩超技术。三、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一)建设内容与总体设计立足专业,面向市场,充分发挥我院的地域优势和行业优势,在继续保持

3、和发展原有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以建设省级重点学科为目标,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动向 ,开展广泛的国内合作,将本学科建设成 为具有省 一流水平, 在国内同行具有一定影响的强势学科,使其成为地区最具特色和前沿技术的急危重病人诊治中心。(二)年度计划及考核指标2017 年:1、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虚心向相关科室学习,不断提咼科 室的社会知 名度和信誉度。2、轮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培训,并作相关内容的汇报。3、引进 2 名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加强梯队建设。4、选派一名医疗业务骨干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2-3 名护士到 上级医院学习。5、普及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技术,加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 吸、有创动 静脉

4、压的实时监测。6、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测、肺动脉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7、强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所致血型性感染、留置导尿 管所致泌尿 系感染的预防监控。8、加强科研,发表至少 5 篇论文。2018 年:1、每月举办两次业务学习,综述本专业最新进展,或针对临床工作 中遇到的疑 难危重病进行病例讨论学习或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讲课。2 、选派一名医疗业务骨干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 2-3 名护士到上级医院学习。3 、熟练应用 PiCCO 监测技术。开展重症超声、食道超声检查技 术。4 、制定科研课题,争取通过成果鉴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5 篇论文。2019 年:1、通过多脏器功能支持及监测手段的完善,争取将急危重病的 救治成功率进一步提高, 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将我科建设成以急危重 病救治和多脏器功能支持替代治疗为特色的一流学科。2、增加血浆置换肝替代技术的使用数量及熟练程度。3、选派优秀的医务人员到先进医院进修学习,带动我院重症医 学科的发 展,扩大我科在市内、省内的影响力。4、根据临床相关科室发展情况,积极申购ECMO 设备并开展课题研究。5、引进或培养高学历人才1-2 名,鼓励高级职称人员不断提高 理论和实际临床水平。积极申报科技进步奖。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