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Word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9000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昆虫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普通昆虫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普通昆虫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普通昆虫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普通昆虫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昆虫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昆虫Word(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昆虫学一 名词解释1、 口式后口式:口器伸向腹后方,大多数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属于此类,如蝉,叶蝉等及几乎所有半翅目昆虫的头式。下口式:口器着生并伸向头的下方,特别适合啃食植物叶片,茎等。大多数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植食性以及少数捕食性昆虫的头式都是此类。如蝗虫及鳞翅目幼虫的头式,这种最原始。前口式:口器着生并伸向前方,大多数具有咀嚼式的捕食性昆虫,钻蛀性昆虫都属于此类。1 鞣化作用:在蜕皮激素和鞣化激素的作用下使昆虫表皮变硬的一种过程2 暗化作用:是表皮中的酪氨酸氧化反应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多巴醌聚合成真黑素,使虫体颜色加深的过程2、 蜕皮激素:一种由前胸腺生成(脑激素激活)的激素,它主要作用是

2、发动皮细胞进行表皮生成过程,以及成虫器官开始发育的一系列反应。3、 马氏管: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昆虫血腔中的细长盲管,是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4、 化蛹:全变态昆虫幼虫获取足够营养之后从一个自由活动的虫态变成一个不食不动虫态的过程或现象叫蛹化。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或现象叫羽化5、 胚后发育:昆虫从卵中孵化出至羽化的发育过程叫做胚后发育头壳指数:各龄间头壳宽度按一定几何级数增长,即各龄幼虫的头壳宽度之比为一常数,即: 上一龄头壳宽/下一龄头壳宽=1.4 6、 世代重叠:二化性和多化性昆虫由于发生期及产卵期较长,使前后世代明显重叠的现象。 7、 保幼激素:保幼激素是咽侧体分泌的一种激

3、素,是一种调节剂,他能促进幼虫结构的生长发育,同时抑制成虫结构的分化和发育。8、 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新的个体的现象叫做孤雌生殖。卵胎生:昆虫胚胎的发育所需的养分全由卵提供,胚胎发育在母体内发生,卵在母体内孵化,孵化后不久离开母体的一种生殖方式。11、羽化休眠:(休眠: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便可立即恢复生长发育。利用休眠,可控制天敌昆虫的释放。 )12、补充营养:幼虫期积累的营养不足,成虫羽化后生殖腺尚未成熟,需继续取食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成虫为完成性成熟而进行的取食活动称补充营养。13、恢复营养:有的昆虫能反复进行补充营养, 每补充营养一次就有一批卵发

4、育成熟而产出, 这种特殊的补充营养称为恢复营养。14、双命名法:双命名法即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为种本名。15、脱皮:昆虫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龄期:相邻两次蜕皮所经历的时间。16、 关键种:是它们的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关键种的个体数量可能稀少,但也可能多,其功能或是专一的也可能是多样的。 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对其他物种发生明显的控制作用的物种。表现出个体数量多、体积大或生物量大、生活力强等特征。 冗余种 :是指这些种的去除不会引 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同时对整个群落

5、和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的物种。这说明群落中的物种在生态功能上有相当程度的重叠性。17、Population种群: 是占有一定的空间的同种个体的集合。Community群落: 占有一定空间,有着相似的自然资源需求的几个或多个种群的集合体。 18、 .世代:昆虫从离开母体开始到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 止称为一个世代。生活史: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年生活史:昆虫在1年中生活史,又称生活年史。19、 “3R”问题: 3R是抗性(resistance)、再增猖獗(resurgence)和残留(residue)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使用化学农药后,3R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6、20、生物潜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生物间的繁殖达到相对稳定,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生物间保持相对平衡的力量。21、密度制约因子: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小随着种群密度而改变,属于密度制约因子,有调节种群数量,维持种群平衡的作用,如食物、天敌和流行病等。21、滞育:由遗传性决定,并受光周期、温度、湿度、营养等共同作用,以及体内激素调控;一旦进入滞育,即使给予适宜环境条件也不能立即恢复发育,必需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刺激才能解除滞育。22、发育起点温度:外界温度高于最低有效温度时,昆虫才开始生长发育,所以最低有效温度又叫发育起点温度23、R对策:体型较小,寿命和世代较短,内禀增长能力大。后代死亡率

7、高,扩散能力强。种群不稳定。(是昆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生物有机体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K对策和R对策。)24、K对策:体型较大,寿命和世代较长,内禀增长能力小。有较好的保护后代的机制。25、积温: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有效积温:生物在发育期内要求摄取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26、 幼虫趾钩:二、 简答与问答1、 简述昆虫繁盛的特点。历史长、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2、 简述昆虫纲的主要特征A、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B、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单眼还有复

8、眼。C、胸部是运动和支撑的中心,成虫阶段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D、腹部是生殖和代谢的中心,其中包括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走用的附肢。3、 简述昆虫头部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在昆虫的头部生有昆虫的主要器官,触角、复眼、单眼。在口器各组成部分上也有感觉器。触角: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与听觉,其表面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感受器,在昆虫的种间和种内化学通信声音通信及触觉通信起着重要的作用。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物体。单眼:感受光线的强弱与方向4、 简述昆虫口器、触角、足、翅的主要类型和代表科。足的类型及代表科1、 步行足:蛾类 2、 跳跃足:蝗虫、蟋蟀3、 开掘足:金龟子

9、、蝼蛄4、 捕捉足:螳螂、螳蛉5、 携粉足:蜜蜂6、 游泳足:龙虱7、 抱握足:雄性龙虱8、 攀握足:虱子翅的类型及代表科1、 膜翅:蜜蜂、蜻蜓2、 毛翅:石蛾3、 缨翅:蓟马4、 覆翅:螳螂5、 半鞘翅:蝽类6、 鞘翅:甲虫类7、 棒翅(又称平衡棒):介壳虫触角类型及代表科:刚毛状:蝉、蜻蜓 丝状:蝗虫 念珠状:白蚁 锯齿状:芫菁、叩虫栉齿状:绿豆象 双栉状(羽状):蚕蛾 膝状:蜜蜂 具芒状:蝇类环毛状:雄蚊 棍棒状:蝶类 锤状:瓢虫 鳃叶状:金龟子口器结构、类型及代表科口器类型:1、 咀嚼式口器:直翅目、蜻蜓目的大多数科2、 嚼吸式口器:蜜蜂科3、 虹吸式口器:蝶类和蛾类4、 舐吸式口器:

10、蝇类5、 锉吸式口器:蓟马6、 刺吸式口器:蚊子、蝉5、 简述昆虫雌虫内生殖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一对卵巢、两个侧输卵管及一根开口于生殖孔的中输卵管,另外多数昆虫在输卵管后接着交尾囊,一个接受、储存精子的受精囊以及一对附腺6、 简述昆虫的体壁结构昆虫的体壁结构及其作用1底膜:2皮细胞层:3表皮层:(1)内表皮:最厚,质地柔软而有延展性(2)外表皮:质地坚硬,致密(3)上表皮:最薄,结构最复杂,一般由内向外分为:角质精层、蜡层和护蜡层3层,体色:色素色、结构色和混合色三种。7、 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定义、公式、预测预报等)温度与昆虫发育速度的关系-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和其他生物一样,完成其发育

11、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或整个世代)需要从外界获得并积累一定的热能,而完成此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能是一个常数,积累的总热能以发育历期与此期间的平均温度的乘积表示,称为积温常数即:K=D*T (K-积温常数 D-发育历期 T-发育温度) 昆虫在发育起点(c)以上的温度才开始发育即: K=D(T-C) K-有效积温常数 单位:日度。当测的害虫某一虫期或龄期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后,就可根据当地常年的平均气温,结合近期天气预报,利用积温预报式,发生对害虫下一虫态或龄期出现时间的预报。8、 简述如何合理使用农药。农药的合理使用 正确选用农药;合理混用农药;交替轮换农药;严格掌握用药量,控制药剂浓度、用药

12、次数等;适时施药;喷药均匀周到,保证施药质量;注意保护天敌。9、 简述昆虫有益和有害的方面有益:1、传粉2、虫产品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3、生物防治(天敌昆虫)4、食用、饲用昆虫5、药用昆虫6、文化昆虫(粪食、指示、法医,生物工程)有害:1、对经济作物及产品的危害2、对动物的危害(叮咬、传播疾病)10、 雄性昆虫内生殖系统的主要部件主要包括一对产生精子的精巢、贮精囊和输送精子的输精管,还有一部分能够分泌精液的附腺11、 简述昆虫的温区5个温区:致死高温区:45-60 亚致死高温区:40-45 适温区:8-40 亚致死低温区:-10-8 致死低温区:-40-1012、 试述昆虫幼虫和蛹的主要类型蛹的

13、类型:离蛹、被蛹、围蛹幼虫类型:1、原足型幼虫 (原足寡节、原足多节)2、 多足型幼虫(蛃型、虫蜀型)3、 寡足型幼虫(步甲、蛴螬、扁型、叩甲)4、 无足型幼虫(全头无足、半头无足、无头无足)13、 试述昆虫的行为和习性有哪些1、 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形成了与自然界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昆虫钟。且绝大多数昆虫的飞翔、取食、交配等等都有固定的昼夜规律)2、 食性与取食行为食性就是取食的习性,人们一般根据昆虫食物的性质分成植食性、肉食性以及腐食性杂食性。根据食物的范围分成多食性、寡食性和单食性。昆虫的食性一般比较稳定,但有一定的可塑性取食行为昆虫的取食行为多样,但是趋势

14、步骤大概一样,植食性与捕食性又有点不一样。3、 趋性根据刺激源又可分成趋热、趋光、趋湿、趋化、趋声4、 昆虫的群聚、扩散和迁飞群集性大多数昆虫都有,分为临时群集性和永久群集性扩散根据原因分成主动和被动(风、水、动物),扩散常使昆虫的分布范围变大,对于害虫形成传播和蔓延迁飞很多昆虫都有这种习性5、 拟态、伪装与假死主要是为了躲避敌害提高生存几率6昆虫的通信A、 化学通讯(召集个体聚集、调整种群密度)B、 昆虫发光视觉通讯C、 发音和听觉通讯7、 昆虫的交配行为8、 昆虫的学习行为9、 昆虫的社会行为孤独性、亚社会性、公共性、准社会性、半社会性和真社会性14、 昆虫防治的基本方法物理机械防治措施,

15、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消除虫害的一种防治方法。A、捕杀 B、阻隔 C、诱杀:潜所诱杀、食物诱杀、灯光诱杀、性息素诱杀、颜色诱杀D、高温处理 E、放射性元素处理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化学防治 农药生物防治方法 ,广义: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激素或提取物)控制有害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为害的方法。防治植物病害、杂草、其他有害动物、害虫等。狭义:一般指利用有害生物天敌来消灭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以其他动物或植物治虫等15、试述昆虫变态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类型1、 增节变态:其特点是成虫期与幼虫期除了个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的差异外,腹部的结束是逐渐增加的。2、 表变态:主要特点是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体已基本具备成虫特征,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仅是个体增大、性器官成熟等,到成虫期仍继续蜕皮。3、 原变态:其特点是从幼期到成虫期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外形上与成虫相似,已达到性成熟。4、 不完全变态:其特点只经过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