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88895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天辟地教学设计(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伟大无私的献身精神。本文一共个自然段,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过程。故事十分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和第七自然段描写盘古身躯的变化,十分传神。教学意图: 喜欢神话,想探索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本课

2、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主要采用了“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直观辅助,体会感悟”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对话文本,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和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8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和伟大无私的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和伟大无私的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3、 、检查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那么 学生自渎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相机板书: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4、找出课文中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5、小结:这就是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学习第自然段 1、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在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混沌”一词的读音,以及在课文中的意思。 3、想象,理解昏天黑地。 四、总结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复

4、习主要内容 用上“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这三个词语,简要地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师小结 (通过复习,巩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二、学习“开天辟地” 1、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从第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板书:力大无穷)从哪里感受到的?拿出笔画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 相机出示: 句子(1):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引导抓住“一使劲”、“咔嚓”、“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关键词句体会盘古的力大无穷。 男生齐读。 句子(2):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大鸡蛋”破碎了。 引导

5、抓住“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 等关键词句体会盘古的力大无穷。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开天辟地的艰难,体会盘古的力大无穷。) 指名朗读。想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盘古对光明的向往,以及他开天辟地的决心。 3、感悟中心句的作用及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神话故事中盘古的这位人物形象。难点:中心句的作用及对偶修辞的运用。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同学们,你们肯定读过许多的神话故事,谁来告诉大家你曾经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如果能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故事的名字更好。你最喜欢故事中

6、的谁?为什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女娲补天) 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了不起的人物。 一、导入,直奔课题 谈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板书课题,生书空)。读课题。“辟”组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主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畅。 1、我看同学们都读得很投入,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你,来,试试看! 出示词语:A、混沌一团 黑乎乎 (混沌是什么意思?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请教词典老师,我们看看词典上对混沌是怎么解释的,选词,1

7、、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开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你认为哪一个更适合课文中的理解?有心的同学肯定已经感受到这两词是写什么的? 、猛劈猛凿巍峨 长柱子 巍峨都是什么部首?都以山为部首的字,让人感觉(再读读这几个词,你知道这几个词语是描写谁的?通过这几个词语,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初步印象?) C、冉冉上升 慢慢下沉加厚一丈 重新合拢 (“上升”和“下沉”是一对反义词,冉冉和慢慢呢?这两个词都表示动作很慢,你还能说一个这样的词吗?(徐徐、缓缓)一丈有多长?一丈大约3.3米,和咱们教室的高度差不多。书上说天地什么不会“重新合拢”?中间力量在支撑?你们发现了吗?这几个词语其实

8、描写了一种变化,一种什么的变化?自己再读读看。天地分开后的变化) 齐读:带着你的初步理解一起来读好这些词语。点击 2、点击: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读完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吗?用笔画下来。交流: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出示)、这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板书),而这个中心又出现在了哪?(结尾,中心句在结尾,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板书:总结全文)。中心句相当文章的命脉,有许多文章会出现,我们要善于发现。让我们一起读读中心句。 三、细细品读。 5、学习贵在

9、质疑,你能围绕中心句中“开辟天地”这个关键词提出自己的疑问吗? (、盘古是怎么开辟天地的?2、盘古为什么要开辟天地?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后来是什么样子?) 6、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文走进课文,走近盘古。盘古为什么要开辟天地呢?或者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前,宇宙是什么样的呢?板书:宇宙原样。到书上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黑暗混沌,像个大鸡蛋。 这是一个什么句?把( )比作( ),这个形象的比喻让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混沌一团、黑乎乎的环境里,你是什么感觉?盘古的心情肯定和你一样,他多么渴望光明啊!板书:渴望光明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原来宇宙的恶劣环境。、有一天,盘古醒了

10、,他是怎么开辟天地的?默读课文,找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里?(2) 8、对,2都是些盘古怎么开辟天地(板书),创造新宇宙的。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着重写了什么?(宇宙的变化,盘古让天和地分开) 他是怎么做的?请你找出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9、出示: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 (1)盘古为什么要猛劈猛凿?(要把宇宙分开,很用力把很硬的东西分开)两个猛你看出了什么?(用力大,)盘古是神,不是人,神的力量是力大无穷。 (2)你能把这种力量融入你的朗读吗?请男生一起读好这个词。 (3)我看到了,你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11、,好像自己就是盘古,请问盘古大神,此时正在猛劈猛凿宇宙的你,在想些什么呢?(看来你已下定了决心,板书决心坚定,带着这份决心读好这个句子。评价:1、我感到了盘古已经使出了浑身的力气。2、决心是多么坚定啊!一起读) 10、老师: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1)这两句话中有两个清,意思一样吗?(第一个是重量小,第二个是什么意思,组词,对我们用组词就能非常清晰地了解词语的意思)你能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个词吗? (2)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反义词,对偶)(3)火眼金睛,一下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看看有几组

12、反义词?除了反义词,还有什么词?(近义词),缓缓和慢慢这对近义词告诉我们什么?谁来把天地分开的缓慢过程通过朗读表现出来。(4)这些反义词和近义词把天和地分开的过程写得一目了然。女生轻盈活泼,请女生读上半句,男生个个都是大力士,请男生读下半句。评价:男女生配合读,把对偶的修辞手法也表现得更明显了,其实,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一个句子也是对偶句,你们发现了吗?(点击)请一二两组读上半句,三四两组齐读下半句。合作读两个对偶句 (5)天是轻而清,地是重而浊啊,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部都混在一起,用书上的一个词语叫“混沌”。同学们,看来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盘古用斧子和凿子

13、,猛劈猛凿后,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就可以用一个成语“开天辟地”来形容(指着课题) (7)前所未有的壮举,让我们一起带着对盘古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个成语。 11、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藏着一个成语,用心读一读,你想到了哪个成语?(顶天立地)看来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已矗立在你心中,谁来读好这段话。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让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请用笔把这个成语写在这段的旁边。 12、顶天立地的男儿一站又是多少年?在这一万八千年中,天和地发生了哪些变化?盘古的身体呢? 请问这位盘古先生,你一站就是一万八千年,你累吗?你休息一会儿行吗?(不行啊,我一休息,天地就会重新合拢)。虽然您是个巍峨的巨

14、人,可毕竟还是血肉之躯,这都已经过去了一万八千年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你还是就放弃吧。(如果放弃了就前功尽弃了。所有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坚定的志向,丝毫不放弃,这就叫矢志不移(评价:你道出了盘古盘古的心声你走进了盘古的心中)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四、总结全文: 13、(深情的)同学们,为了天地不再合拢,为了光明天长地久,盘古这位力大无穷的巨人用自己的身躯完成了心中美好的愿望。4、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读课题。盘古用他的神力和身躯不仅开辟了天地,还化生了万物(贴),他的身躯又化生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作业:描红。 开天辟地教后思考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盘古

15、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整个世界”的过程写的生动有趣。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现将我教学这一课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 阅读课文 把握结构 在第二课时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了是盘古开辟了天地,那么他是用什么来开辟天地的,你能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出答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在揭示答案的同时又指出了课文的中心句,也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再次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同时也把握了这节课的重点。接着引导学生学习盘古如何用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了解课文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二、抓住重点 创设情景课文第二自然段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