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院指导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88861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出院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生儿出院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生儿出院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生儿出院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生儿出院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出院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出院指导(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产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 周,未满 37 周的新生儿。因为娩出较早,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 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差、生活力不强,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 才能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1、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适合早产儿的室温是24C28C,可以用热水袋或空调将室温调节到 最佳状态,使早产儿的腋下温度保持在36.5C37。5C,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一次体温,如 果超过这个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保持体温的恒定。1)婴儿穿衣量应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增减,一般标准是同一环境下比成年人多一件衣服;2)给早产儿戴绒帽减少散热;3)如果室内开空调,

2、应注意每周清洗空气过滤网,每天室内彻底通风换气2 次。可在室内挂 温度计;4)开空调时避免对流风吹在婴儿脸上;5)没有空调,可以将婴儿放在妈妈身边保暖;6)使用热水袋:注入水温应不超过50C,水量小于热水袋容量的2/3,拧紧,应隔着棉被放 置,不要直接放在婴儿的皮肤上。2、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的大脑有影响,可以引起呼吸暂停,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3、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生长发 育缓慢,持续的照明能使早产儿的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 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使用深色窗帘、避免灯光直接照到婴儿的眼睛等;4、减少疼痛的刺激

3、。大量致痛性操作可对早产儿造成一系列近期或远期的不良影响,在执 行疼痛操作使可给婴儿肢体支持:拥抱婴儿、使其肢体屈曲状态,或给予安抚奶嘴、抚摩等, 尽量减少对婴儿的肢体捆绑、粘贴胶布,必要时可要求医生使用镇痛剂。二、出院后复查1、根据医生要求按时到医院复查,主要的复查内容有听力检查、眼底检查、体格发育及神 经行为的发育状况;2、一般1岁内每3个月复查1次.1岁后每半年复查1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 查;3、平时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三、喂养注意1、对早产儿强调坚持母乳喂养;2、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应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一般按需喂养,喂养量根据早产儿 的耐受情况而定,以不发

4、生腹胀和呕吐为原则;3、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生一个月后在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1,预防出血症.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铁预防贫血,补充鱼肝油预防佝偻病。4个月内不需要添加辅食.四、家庭护理中注意1、维持有效呼吸:吃奶后取右侧卧位。注意不要遮住婴儿口鼻;经常观察婴儿面色,如发现 呼吸暂停、或婴儿屏气时,可轻弹足底、捏耳垂、刺激呼吸,如反复发作应及时送医院治疗;2、根据季节决定洗澡次数:夏季可每天洗澡,冬季可每周洗澡1 2次;洗澡时室温在30C, 水温38C40C为宜;洗澡后彻底擦干,防止受凉。3、保持舒适体位,用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卧具,使其手脚能触到物体,有安全感。另外, 包裹婴儿时要确定婴儿的手

5、能触及面部,以利于头手互动。经常变换睡觉姿势,注意头部塑 性,防止因头部平坦造成持久的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困难。俯卧位可增加猝死的发生,应 引起注意.4、注意亲子间的亲密接触,对日后亲子关系的建立有深远的影响.包括:触摸、亲吻、拥抱、 面对面注视、父母共同参与婴儿的照顾等.5、适当的婴儿锻炼。如婴儿游泳。6、防止感染:看护人最好固定,不要经常更换;照顾婴儿前好洗手,换上干净的衣服;最好 等婴儿足月后再抱给亲戚、邻居看;如发现婴儿有任何异常情况,如体温异常、呼吸异常 都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五、如何判断早产儿生长发育是否良好 正常情况下早产儿体重每天可增加25克。如果婴儿的身长和体重与他相应的月龄

6、相符 合,即为生长发育良好。给小儿服药的正确方法:1、注意药物与乳汁不能同时服用;2、片剂药物,先碾碎后溶化在糖水中,用奶瓶或小汤勺喂;糖浆累药物,应先摇晃均匀后 服用;3、小儿哭泣或吵闹时,请勿喂药,以免误吸入气管。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吸入羊水、胎粪、 乳汁等引起,感染性肺炎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等引起。两者均有可能发生在产前、产时 或产后,表现为呼吸较快、鼻翼煽动、点头呼吸、口吐白沫、口唇发紫、胃口不好、发热或 体温偏低。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1、婴儿房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朝南房间为佳;2、室温22C24C,可借助空调或取暖器调节;3、室内相对湿

7、度在55%65%,干燥房间可放一盆清水;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冬天可每天通风30分钟,避免对流风;5、尽量避免噪音,以利于婴儿的睡眠和休息.二、出院后用药1、病愈出院一般不需要用药;2、如需要用药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不可随意增减药物。三、出院后复查1、一般不需要复查,如有医嘱需要复查,应遵照医生的嘱咐;2、定期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为婴儿常规体检;3、如婴儿出现不哭、少动、吃奶量减少或拒吃、面色发青等情况,及时送医院就诊。四、如何喂养1、提倡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喂奶时将婴儿斜卧抱起,不要躺者吃奶 ; 哺乳需要有耐心,按需喂养,以少量多次为宜;当母亲患有急慢性传

8、染病,或使用药物时, 需要咨询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母乳喂养;2、使用配方奶喂养需选用婴儿配方奶粉,严格按照奶粉说明提示配置奶汁;奶具、食具使 用前应消毒,一般需要在沸水中继续煮沸 10 分钟以上;每次配适量奶汁,吃剩下的奶汁 应弃去不要;喂奶前应用手腕部测试奶汁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嘴 孔应大小合适,以奶汁可以连续滴出为宜。3、随着年龄的增长按时添加辅食.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1、应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婴儿手足温暖,无汗为宜;2、多怀抱婴儿,经常给其拍背,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及时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3、避免物品阻挡婴儿口鼻或按压其胸部,以保持呼吸道通畅;4、保持

9、婴儿皮肤清洁,根据季节决定洗澡次数:夏季可每天洗澡,冬季可每周洗澡12 次; 洗澡时室温在30C,水温38C40C为宜;洗澡后彻底擦干,防止受凉。5、一般脐带在15天内可以脱落,脐带脱落前避免盆浴,应作脐部护理。局部用双氧水清洗 后涂以聚维酮碘溶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发现局部红肿、有分泌物。必须去医院就 诊;6、预防疾病和意外的发生:按期预防接种,冬春季节,让婴儿适当晒太阳,少去人多的公共 场所;如家人患呼吸道疾病,接触婴儿时可戴口罩;采用有围栏的婴儿床,勿将尖锐、 锋利及细小的物品玩具防在婴儿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以防误伤或误吸;勿将容易飘落的 物品放在婴儿床上方,以防物品飘落在婴儿头面部造

10、成窒息;当婴儿发生呕吐时,迅速将 其头侧向一边,并清拍其背部,及时清除其口鼻腔内的乳汁,擦干面部。给小儿服药的正确方法:4、注意药物与乳汁不能同时服用;5、片剂药物,先碾碎后溶化在糖水中,用奶瓶或小汤勺喂;糖浆累药物,应先摇晃均匀后服 用;6、小儿哭泣或吵闹时,请勿喂药,以免误吸入气管。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 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该病病情重,死亡率高,并可能产生永久 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1、婴儿房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流

11、通;2、室温22C24C,可借助空调或取暖器调节;3、室内相对湿度在55%65%,干燥房间可放一盆清水;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冬天可每天通风30分钟,避免对流风;5、尽量避免噪音,以利于婴儿的睡眠和休息。6、根据婴儿情况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让婴儿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二、出院后用药1、病愈出院一般不需要用药;2、婴儿生长发育快,容易发生缺钙、贫血等现象,故常需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及钙、 铁、锌等营养素。具体方法可咨询医务人员。三、出院后复查1、按照出院时医嘱需要带婴儿来医院复查。一般出院后1 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根据复查结 果决定下一次复查时间。2、发现以下情况及时就诊:1)婴儿哭泣

12、或吵闹、动作减少、吃奶量减少或拒吃、意识不清、阵发性面色发青、口吐白 沫、双眼上翻、四肢抽动。2)45 个月的婴儿仍不能抬头,或动作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3)婴儿出现异常姿势,如头后仰、下肢伸直、脚底不能水平接触地面。四、如何喂养1、提倡母乳喂养.12个月的婴儿提倡按需喂养,以后根据婴儿的睡眠情况23小时喂1 次,每次哺乳时间为1520 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2、如为人工喂养,应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配方乳品或代乳品。严格按照奶粉说明提示配置奶 汁;奶具、食具使用前在沸水中继续煮沸10 分钟以上;吃剩下的奶汁应弃去;喂奶前应用手 腕部测试奶汁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奶嘴孔应大小合适,以奶汁可以连续

13、滴出为宜.3、如母乳不足,需要混合喂养时,应先喂母乳,再喂乳制品。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作好婴儿的皮肤清洁护理.每次便后清洗臀部,涂护臀软膏;根据季节决定洗澡次数:夏 季可每天洗澡,冬季可每周洗澡1 2次;洗澡时室温在30C,水温38C40C为宜;洗澡后 彻底擦干,防止受凉.平时勤剪指甲。婴儿皮肤糜烂时,及时就诊;2、因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常会出现四肢抖动,受到突然刺激会发生惊跳,一般持 续时间很短(约12秒),用手轻轻安抚后可以停止,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婴儿四肢抖动持 续时间超过5秒,并伴有面色发紫、两眼上翻、口吐白沫、甚至呼吸暂停,既为抽搐。应立 即将婴儿平卧,松开衣服,头偏向

14、一侧,保持安静,减少刺激,并迅速送往医院。3、促进亲子感情交流:母乳喂养,多怀抱注视婴儿,每天进行婴儿抚触,与婴儿说话、唱歌、 逗笑,促进婴儿动作、智力发育;4、预防感染:按期预防接种,因故不能按时预防接种的,应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补打预防 针。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如家人患呼吸道疾病,接触婴儿时可戴口罩;注意饮食卫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大多由缺氧或产伤所致,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不安、脑 性尖叫、惊厥)或抑制状态(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为主要特征,伴呼 吸改变,当有颅内高压时出现前囟紧张、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射消失等症状。此病死亡率高, 可能伴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性瘫痪、癫

15、痫等.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噪音,以利于婴儿的睡眠和休息.二、出院后用药1、病愈出院一般不需要用药;2、婴儿生长发育快,容易发生缺钙、贫血等现象,故常需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及钙、 铁、锌等营养素。具体方法可咨询医务人员.三、出院后复查按照出院时医嘱需要带婴儿来医院复查。一般出院后1个月复查一次CT、B超或MRI, 同时到神经专科门诊随诊,检查其各项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四、如何喂养1、提倡母乳喂养。12个月的婴儿提倡按需喂养,以后根据婴儿的睡眠情况23小时喂1 次,每次哺乳时间为1520 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2、如为人工喂养,应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配方乳品或代乳品。严格按照奶粉说明提示配置 奶汁;奶具、食具使用前在沸水中继续煮沸10 分钟以上;吃剩下的奶汁应弃去;喂奶前应用 手腕部测试奶汁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奶嘴孔应大小合适,以奶汁可以连续滴出为宜。3、如母乳不足,需要混合喂养时,应先喂母乳,再喂乳制品.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1、及时发现和处理后遗症。1)注意观察婴儿有无抽搐情况。婴儿出现抽搐时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紧握拳头、双眼凝 视、面色发青、口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