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88364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种起源》读书笔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物种起源有感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就放在我的床边, 一直想读完它却苦于没有大块的时间。 每晚睡觉前拿起书来, 没读几个字就进入梦乡。 静下心来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趁着假期, 用了几天的时间, 贪婪地啃完了我本该在大学里读完的这部科学巨著。书中的一些基本观点, 已是耳熟能详, 一些有关进化论的科学故事, 也是出口成章。但是似乎它们对于我,只是一副没有生命力、没有色彩的知识骨架。正像达尔文在本书的序中自己叙述得那样: “我比任何人都深切地感到,有必要将支持我的结论的全部事实和参考资料发表出来, 因为我知道本书中所讨论的任一点都必须用事实来支撑,否则便会引出与我的学说完全相反的结论来 那些事实存

2、在着,而且值得注意。 不管是谁, 只要将过多的经历放在未能解释的难题上, 而不是放在对某些事实的解释上, 他就必然会反对我的学说。 ”于是, 连续几天的时间, 我徜徉于书中列举的大量的奇妙的事实中, 那些似乎每页平均起来至少有三个实例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和事实, 有血有肉地将我头脑中那些干瘪的观点丰满起来, 灵动起来; 于是我沉浸于达尔文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中, 那些基于事实的严谨推理的过程, 那些正与反的多角度的巧妙的思辩, 那些不厌其烦、 反复絮叨的朴素而谦虚却字字千斤的文字, 如同一把把利刃, 直指神创论“物种不变”的靶心。由五年环球旅行所观察到的大量事实所产生的“生物为什么既相似又相异”的

3、疑问,到对“物种不变”的神创论的怀疑;由可见的人工选择形成新物种的具体事例, 到推理漫长的不可见的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的过程; 由买到的、 收集到的、 赠送得到的各种家鸽的饲养和研究, 初步得出所有这些家鸽都是一种物种的变种的推论海外其他一些事实, 到论证所有生物同宗同祖、 由变种到物种渐变形成物种的理论; 由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到生存斗争的灵感点燃; 由某些看似盲目穿梭的蜂蝶, 或许会有对繁杂的奇花异草中某一种的最爱,以及另人兴趣盎然的大量的其他实例, 到阐明少为人知的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极其微妙的力量均衡与和谐, 到说明微小变异可能改变微妙的生存平衡、 细节决定成败、 微小变

4、异的遗传积累对物种形成的作用; 由性选择等自然选择而诠释的结 构、色彩、声音、气味等处处充满自然界的美而到对“目的论”的有力回击。由“船在近岸时行驶突然破了, 善于游泳的船员如果能游到对岸, 还是以游泳为妙,相反不如以守着破船为好、 自然界的变异是慷慨的, 而革新却是吝啬的” 这样风趣的比喻,来形容变异对选择的作用,到阐明自然界高、低等生物并存的道理 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物种渐变的事实和道理。像眼睛那样的器官, 可以对不同的距离聚焦, 可以接纳不同量的光线, 可以矫正球面和色彩的偏差 , 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装置;电鳐可以放电,深海鱼可以发光; 小杜鹃鸟在大杜鹃抢占了他鸟巢之后, 居然在刚孵化

5、出来还秃着、 瞎着的时候, 就把它的义兄弟挤出巢外而摔死或冻饿而死; 蜜蜂何以筑出如此完美的巢穴?红蚁何以具有养奴的本能?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结构或行为难道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吗?为什么自然界中我们不能随处见到数不清的中间过度类型?对于这些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可能提出的各种质疑, 达尔文需要用那些具有说服力的事例来做出另人信服的回答: “自然界乐于积累矛盾,以改变内外界之间存在的和谐的基础。 如果理性使我们热情地赞美自然界中无数的不可模仿的创造的话, 那么理性还会告诉我们, 某些其他的创造不是尽善尽美的。 ”如果我们承认生命的演化的观点的话,我们就不能不去试图综观生命演化的历史, 我们

6、就不能不去阅读地球演化的历史, 我们就不能不去阅读地层这本用化石作为文字的书籍。 “如果把地质记录看成是一部保存不完整的、用不断变换的方言写成的世界历史, 我们仅有这部书的最后一卷, 在这部书的最后一卷里, 在这里或那里保存了几篇零星的章节,每页书只有几行寥寥数行文字”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 现存的生命形式和已经灭绝的相比, 其数量是何等地小, 我们就能够理解眼睛这样完备的器官是可以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产生的了。 ”可是这寥寥的化石文字确实勾勒出了一棵另人叹为观止的生命进化树。 同源同祖的树根, 千万年延续伸展的树干, 新旧更替的枝桠, 每一枝桠都竭力扩展却形成优美的树冠的残酷中的和谐 我们不必去

7、伤感那些曾经枯萎脱落的枝叶, 我们不必去惊叹那居然从茎根处也能绽放的老茎生花, 这棵既久远又富有活力的生命之树,用枯枝落叶去填充地壳,用不断滋生的美丽的枝条去覆盖大地。“我深深感到对变异法则的无知” 、“为什么有些杂交后代出现中间类型, 而有些却只和亲代相同”、“如何解释种间杂交不育或变种杂交可育的现象” 所 有这些问题让读者庆幸自己生存在生物学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同时, 也会去大胆地猜想:如果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1865 年的有关揭示两大遗传规律的论文不因为不被理解而被埋没三十年,而是在当时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在1859 年达尔文发表他的物种起源之前和这位遗传学家有可能有着思想上的交流, 那么这本

8、物种起源又会是怎样的精彩?达尔文知道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缺陷, 后人客观地评价那些受科学发展的历史限制而造成的遗憾, 可是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达尔文在出版这部巨著的时候, 他意识到了什么, 我相信他在自信的同时, 有一种强烈的期待: “我在本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以及华莱氏的那些观点,或者有关物种起源的类似观点, 一旦得到普遍接受, 我们隐约预见到博物学中一场大的变革即将来临,分类学家再不会为某个生物是否为真正的物种这些捉摸不定的问题所困扰。变异的起因和规律等, 一片广阔而尚未涉足的研究领域将为人们所开辟, 我们将按照谱系关系对生物进行分类,人工驯养生物的研究价值将大大提高作为十九世纪三大发现的

9、进化论到底带给了我们、 带给了这个世界什么?进化统一生物学的主题, 有了这个理论, 我们开始去在探讨大自然有关生命的发生和物种的形成的规模宏大无比的试验中, 去理解生命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 理解生命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有了这个理论, 我们认同没有超自然的创造,把无机界和有机界统一起来, 我们对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统一性作出统一的合乎理论的解释; 有了这个理论, 我们把纷繁的生物贯穿起来, 形成客观的生命系统; 有了这个理论, 我们把生物学科各个分支学科融会成一个整体, 成为统一的生命科学。 物种演变的理论, 经百年风雨, 精髓尤存,吸遗传新知, 日臻完善, 在分

10、子生命学解释了无论是简单的细菌还是复杂的人类,其生命的本质却是高度一致的今天,不知九泉之下科学家该会有怎样的欣慰?“看一眼缤纷的河岸吧,那里草木丛生,鸟儿鸣于丛林,昆虫飞舞其间,蠕虫在湿木上穿行, 这些生物的设计是多么的精巧啊! 彼此虽然如此不同, 但却用同样复杂的方式相互依存,而他们都是由发生在我们周围的那些法则产生出来的,这些法则,广义上将就是在生活条件直接或间接作用下的伴随“生殖”的生长,隐含在“生殖”中的遗传,这岂不是十分有趣当我们将自然界的某一件东西看作具有一段悠久历史的时候, 当我们把某一种复杂的生物构造和生命的本能看作有利于生物体本身的许多精巧设计的综合积累、 并且类似于某一种伟大的机械发明是由无数的劳动、经验、智慧、甚至于错误的综合积累的时候,当我们用这种方式来观察每一个生物体时候, 恐怕再没有什么比博物学的研究更为有趣的了”对达尔文的理论的质疑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正是这些质疑在不断地丰富、完善生物进化的理论。 读物种起源 的原著, 目的不是想论证进化理论的是与非,而是想了解当时生物学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历史背景, 达尔文和当时的生物学家有怎样的思考, 他们如何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正象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进化论一样,进化的观点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把进化的思想的作为认识生命的一种思想武器和思维方法。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