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8751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刑法期末复习题集刑法期末复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新刑法第12条规定的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那么是( )。A.从旧原那么 B.从新原那么 C.从新兼从轻原那么 D.从旧兼从轻原那么2.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已满20周岁B.已满18周岁C.已满16周岁D.已满14周岁3.犯罪预备行为的表现形式为( )。A.准备工具B.制造条件 C.排除障碍D.准备工具、制造条件4.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政府B.检察机关C.审判机关D.公安机关5.某甲因抢劫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因盗窃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因强奸罪被判9年有期徒刑,某甲的宣告刑可能是( )。A.12年有期徒刑B.7

2、年有期徒刑 C.2年有期徒刑 D.19年有期徒刑6.我国刑法分那么条文采用的法定刑形式主要有(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相对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不确定的刑D.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7.某甲捏造某乙受贿5000元一事,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某乙名誉受到很大伤害。甲的行为构成( )。A.诬告陷害罪B.报复陷害罪C.侮辱罪D.诽谤罪8.甲生产销售的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销售金额是7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A.生产、销售假药罪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AB两罪并罚D.危害公共平安罪9.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应定( )。A.盗窃罪B.拐卖儿童罪C.绑架罪D.绑架罪从重处分10.丁

3、某听说贩卖毒品很赚钱,便从毒贩手中购得海洛因800克,转手向他人出售时被抓获,经鉴定丁某贩卖的毒品是面粉,丁某构成( )。A.诈骗罪B.贩卖毒品罪C.走私毒品罪D.一般违法行为11. 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刑罚处分的,可以 处分。A从轻 B免除 C减轻 D免除或者减轻1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该规定表达了我国刑法的 。A罪刑法定原那么 B罪责刑相适应原那么C刑法适用平等原那么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那

4、么13.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的提包拿走,内有人民币5000元。甲与丙的行为属于(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C.任意共犯D.不构成共同犯罪14以下诸特征中,哪一个不属于犯罪的根本特征?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主观恶性 D.应受刑罚处分性15剥夺政治权利包括( )。A、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C、剥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剥夺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16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 危险驾驶罪 B. 交通肇事罪 C. 以危险

5、方法危害公共平安罪 D. 破坏交通工具罪17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其含义是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表示宽大的刑事政策 D构成犯罪,但可以免刑18我国刑法分那么规定的十类犯罪,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19青年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20甲某蓄意杀害乙某,某夜将乙某骗至某

6、工地,用预先准备好的木棍猛敲乙某的头部,认为乙某必死无疑,遂弃“尸而去,后乙某被巡夜的联防队员所救,那么甲某存在的认识错误是 。A. 假想的犯罪 B. 客体错误 C. 因果关系的错误 D. 对象的错误21.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那么 B.属人原那么 C.保护原那么D.以属地原那么为主,兼采属人原那么、保护原那么和普遍原那么22、?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分,但是过失犯罪除处。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A.前段的例外B.前段的递

7、进C.对前段的补充D.对前段的限制23.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可以从轻处分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D.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24医生甲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开错处方,药剂员乙不认真审查,照单发药,结果致病人服药后死亡,那么甲、乙的行为。 A属任意的共同犯罪 B属必要的共同犯罪 C属简单的共同犯罪 D不属于共同犯罪25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指 。A.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B.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C.犯罪行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主体、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犯罪客体26甲

8、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 。A. 应当负刑事责任 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C. 应当从轻处分 D. 可以负刑事责任27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 。A. 按农历的年、月、日计算 B. 从过生日的当天起算为满周岁C. 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 D. 从过生日的前一天起算为满周岁28甲某蓄意杀害乙某,某夜将乙某骗至某工地,用预先准备好的木棍猛敲乙某的头部,认为乙某必死无疑,遂弃“尸而去,后乙某被巡夜的联防队员所救,那么甲某存在的认识错误是 。A. 假想的犯罪 B. 客体错误 C. 因果关系的错误 D. 对象的错误29. 甲向仇人乙开枪射击,连开两枪未中,在

9、准备继续开枪的时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于是放弃而离去,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30. 甲想杀乙,成心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甲于是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D成心犯罪二、多项选择题1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 。A法定的义务 B道义上的义务C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2不能适用死刑的对象有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已满75周岁的人 D又聋又哑的人3刑法中规定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分的情节有 。A防卫过当 B从犯 C避险过当 D预备犯4.以下关于单位犯罪说法正

10、确的选项是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B.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C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分D对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制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的人,犯 应当负刑事责任。A成心伤害罪 B成心杀人罪 C强奸罪 D爆炸罪6罪过是指 。A犯罪成心 B犯罪过失 C犯罪目的 D犯罪动机7某事业单位负责人甲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150余万元贷给另一公司,所得高利息归本单位所有。甲虽未牟取个人利益,但最终使本金无法收

11、回。关于该行为的定性,以下哪几种是可以排除的?。A挪用公款罪 B挪用资金罪 C违法发放贷款罪 D高利转贷罪8对正在进行的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A杀人 B强奸 C盗窃 D绑架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犯罪概念是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根本依据B、犯罪构成是划分罪与非罪的具体标准C、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根底D、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10关于盗窃罪的认定,以下结论哪些是正确的? 。A甲因饮酒过量醉卧街头。乙向围观群众声称甲系其好友,将甲扶于无人之处,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离去。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甲去一餐馆吃晚饭,时值该餐馆打烊,效劳员已下班离去,只

12、有老板乙在清账理财。在甲再三要求之下,乙无奈亲自下厨准备饭菜。甲趁机将厨房门反锁,致乙欲出不能,只能从递菜窗口眼看着甲翻开柜台抽屉拿走一千余元离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C甲与乙在火车上相识,下车后同到一饭馆就餐。乙殷勤劝酒,将甲灌醉,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离去。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D甲在街头出售报纸时发现乙与一摊主因买东西发生纠纷,其携带的箱子内有贵重物品放在身旁的地上,便提起该箱子悄悄溜走。乙发现后紧追不舍。为摆脱乙的追赶,甲将手中剩余的几张报纸卷成一团扔向乙,击中乙脸,乙受惊吓几乎滑倒。随之又追,终于抓住甲。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11间谍罪的行为包括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

13、轰击目标 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的任务12以下 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平安罪中的危险方法。A驾车向人群冲撞 B向人群开枪扫射C向公众销售甲醇兑制的白酒 D私设电网13以下可以成为洗钱罪对象的包括 。A贩卖毒品所获赃款 B走私假币的非法所得C恐怖组织犯罪的违法所得 D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违法所得14. 我国刑法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15我国刑法规定的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产,其具体范围包括。国有财产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