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下电工电子技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886670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教学下电工电子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程教学下电工电子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程教学下电工电子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教学下电工电子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教学下电工电子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教学下电工电子技术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1.1实训设备陈旧,实训和理论相脱节目前,我院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设备由于资金短缺,使用的仍然是十几年前购置的设备。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有的实训设备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理论知识和理论操作相脱节。1.2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训教学时间比例、关系亲密度安排不合理受教学大纲规定所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时较少,但是课程内容信息量涵盖很大,这就要求老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要完成该课程的根本理论教学,又要在实训中更好地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无形中就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传统教学形式下都是重理论、轻理论,导致学生在理论中甚

2、至不知道如何下手,以致于不能完成练习任务,没有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训的课时时间安排严密结合。1.3教考别离,不利于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形式下,采用期末考试理论统一闭卷考试,学生就等着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任课老师给画画范围,临时抱佛脚,背一下,就能及格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平时上课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进步没有帮助。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2.1整合教材,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无论采用哪本教材都会存在不可防止的局限性,因为教材是静态的,理论性太强,概念、公式、原理都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为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笔者首先对教材进展整合,把教材按照所讲内容分为强电和

3、弱电,各占一个学期时间进展讲述。其次,在保证课程重、难点明晰明了的情况下,尽量保证照顾到高职学生的特点,使课程内容更加简单化:尽量去弱化不实用又难学的器件内部构造知识,重点放在电路的外特性及其应用上;删除一些烦琐的理论推导,对一些公式、定律直接给出结果,便于学生承受新的知识;保证课程内容前后连接的前提下,调整课程内容安排次序,删除后续课程重复的内容和添加对后续课程有用而教材中又缺少的内容。2.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步教学效果第一,兴趣导入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对该课程绪论局部的教学,绪论课完毕后通常会用2个课时的时间带着学生们参观该课程所用的所有实训室,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由提问,为以

4、后的教学做好铺垫。第二,情境教学法。在课程教授过程中,笔者通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方让学生结合家庭用电,计算一下电费的问题。讲到放大电路的时候,结合多媒体上自带的麦克风,讲述电路的放大原理,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拥有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较的优点,能将抽象、生涩、生疏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且可以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再加上配上逼真的音效,可以活泼课堂气氛,加深稳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根据现有教学大纲安排,电工电子技术;现有的实验课课时少,内容多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

5、一些设计性的实验,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和实训室沟通,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后,成立了电学开放式实验室,学生可以带着问题随时到实验室,或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展一些创新性的实验,这显著进步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和主动性。另外,笔者还建议学生们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比方开展一些电子小制作、电路板的焊接、小家电的维修等,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结语在教学理论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进展了改革,并获得了一定成效,进步了教学效果。还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继续探究,进一步调整,跟上时代要求,培养出兼具理论和技术才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朱艳青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矿业工程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