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讲义(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886625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讲义(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讲义(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讲义(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讲义(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讲义(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讲义(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讲义(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细菌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定性测定一、实验目的 了解过氧化氢酶试验的反应原理和用途。了解淀粉酶试验的反应原理和用途。通过对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加深对酶和酶促反应的感性认识。二、实验原理酶是微生物机体内生物合成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它是高分子蛋白质,具有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加速进行,并具有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团的作用。微生物的酶按它所在细胞的部位分为胞外酶、胞内酶及表面酶。本实验对胞外酶中的两种即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亦叫接触酶)进行定性测定。细菌淀粉酶能将遇碘呈蓝色的淀粉水解为遇碘不显色的糊精,并进一步转化为糖,淀粉被酶催化分解后用碘检测不到其变色现象;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快速分解为水

2、和氧气,能用肉眼很容易的观测到产生的气泡。三、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15mm-150mm)5支、试管架1个、培养皿(90mm)3套、接种环。肉膏胨淀粉琼脂培养基(1L) : 蛋白胨 10g、Nacl 5g、牛肉膏 5g、 可溶性淀粉 2g、 琼脂 15g、 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21 灭菌20min。4淀粉溶液1滴瓶:4g可溶性淀粉加水至100ml革氏碘液1滴瓶:碘1g、KI 2g、蒸馏水300ml (将I与KI先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 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l。9过氧化氢1滴瓶:30过氧化氢 30ml 蒸馏水 70ml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斜面各一支。活性污泥四、实验方

3、法(一)生活污水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淀粉酶的测定取3支干净的试管,按1、2、3对照编号。放在试管架上备用。在1号、2号试管内分别加入 5ml、10ml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再在1号和2号试管中分别加10 ml和5 ml蒸馏水。在对照管内加15 ml蒸馏水。在1号、2号、3号及对照管中分别加入4的淀粉液4滴(淀粉液的用量,在做预备实验时根据样品中淀粉酶含量多少而定),迅速摇匀并记下反应的初始时间。在上述3个管内分别加4滴碘液(碘液用量在预备实验时酌定),迅速摇匀,这时各管均呈蓝色。观察结果。注意各管的变化,记下各管蓝色完全消失时的时间(即淀粉酶和淀粉反应完全的时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二)细菌淀粉酶在

4、固体培养基中的扩散实验将肉膏胨淀粉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至45左右倒入无菌培养皿内(每皿约10 ml),共倒3个,静置待冷凝即成平板。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分别挑取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活性污泥各一环分别在3个平板上点种5个点。倒置于37恒温箱内过夜培养。观察结果,取出碘液,分别在3个平板内菌落周围滴加20ul碘液,观察菌落周围颜色的变化。若在菌落周围有一个无色的透明圈,说明该细菌产生淀粉酶并扩散到基质中去。若菌落周围仍为蓝色,说明该细菌不产生淀粉酶。(三)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将配备的斜面培养基接种枯草杆菌、大肠杆菌37恒温箱内过夜培养。用滴管吸取过氧化氢滴加入到菌落上,观察菌落是否有气泡

5、。五、实验报告把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六、思考题淀粉酶定性测定中对照应呈什么颜色?为什么?各菌落呈什么颜色?为什么? 各菌落滴加过氧化氢后呈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实验二 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微生物总DNA的提取一、 实验目的:掌握环境样品DNA提取技术。掌握琼脂糖电泳的检测原理和方法。二、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一种以好氧性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和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絮状颗粒,它是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主体。环境样品的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温和裂解细胞及溶解DNA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或酶解作用裂解细胞,是DNA释放出来。2.在

6、环境样品DNA得到充分释放后,通常采用几种化学和酶学方法中的任一种来去除杂蛋白、RNA及其他的大分子。琼脂糖是一种天然聚合长链状分子,可以形成具有刚性的滤孔,凝胶孔径的大小决定于琼脂糖的浓度DNA分子在碱性缓冲液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不同DNA的分子量大小及构型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同,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DNA,主要是利用分子筛效应使不同大小的DNA分子分离,把分子量标准参照物和样品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溴化乙锭(EB)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射荧光,EB可与DNA分子形成EB-DNA复合物。三、 实验仪

7、器和试剂:仪器:核酸电泳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离心机,移液器,水浴锅,涡旋振荡器,EP管。试剂:1、0.1%磷酸钠缓冲液(PH 8.0)100ml :1M Na2HPO4 93.2ml、1M NaH2PO4 6.8 ml,加热配制。2、溶菌酶。3、20% SDS 100ml:20g SDS 加灭菌水定容至100ml,加热。4、70%乙醇:70ml无水乙醇,加灭菌水30ml。5、TE缓冲液(PH 8.0):1M Tris-cl 500ul, 0.2M EDTA 250ul,灭菌水49250ul6、异丙醇,7、8mol/LKAc溶液:392.56g KAC 加灭菌水500ml,121灭菌20mi

8、n。8、1kb DNA分子量标准。9、1%琼脂糖:0.5g 琼脂糖加5ml 10TBE,45ml水。10、10TBE: Tris-base 54g、Boric Acid 27.5g、Na2EDTA 4.65g 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用HCL调PH 8.311、核酸上样缓冲液:10ladder四、 实验方法:1、 取1g活性污泥,离心12000rpm 3min 去上清,灭菌水洗涤2次,10000rpm 3min,去上清。加1ml 0.1mol/L PH8磷酸钠缓冲液,漩涡震荡器震荡20min。2、 加溶菌酶5mg,使终浓度为2.5mg/ml,振荡5min,37水浴30min。3、 加120u

9、l20%SDS轻柔振荡15min,6000rpm离心10min。4、 取上清液加0.2倍体积冰冷的8MKAc,颠倒混匀1min,12000rpm离心10min。5、 吸取上清液移到新的EP管中,加0.6倍体积冰冷的异丙醇,颠倒混匀1min,室温下放置10min,12000rpm离心10min。6、 去上清,加1ml 70% 乙醇洗涤DNA 沉淀,12000rpm离心2min,去乙醇后于37干燥 10min。7、 重复做第6步8、 每管加100 ul TE+400ul灭菌水+0.6倍体积冰冷的异丙醇,颠倒混匀,室温静置10min,12000rpm离心10min。9、 弃上清液,将沉淀定容于200

10、ulTE缓冲液中,加0.2倍体积8M KAC,颠倒混匀,室温静置5min,12000rpm离心10min。10、 吸取上清液移到新的EP管中,加0.6倍体积冰冷的异丙醇,颠倒混匀,室温静置10min,12000rpm离心10min。11、 弃上清液,用1ml 70% 乙醇洗涤DNA 沉淀、12000rpm离心10min,干燥,溶于200 ul TE缓冲液中。12、 吸取20ul DNA溶液,在1%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检测DNA提取效果。加上1kbMaker作为DNA大小的标准。五、实验报告把在1%琼脂糖凝胶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六、思考题SDS和乙酸钾的作用? 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辨率?实验三 微生物总DNA中的16SrDNA PCR扩增技术一、 实验目的了解以通过引物进行16SrDNA PCR扩增的基本原理掌握从活性污泥微生物总DNA中进行16SrDNA PCR扩增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RCR是一种选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