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品社三上教案(精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885710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品社三上教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科版品社三上教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科版品社三上教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科版品社三上教案(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科版品社三上教案(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品社三上教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品社三上教案(精品)(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

2、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编制了“夸夸我自己”、“温暖的家”、“我爱我们的学校”、“家乡的山山水水”、“有趣的家乡风情”五个单元,共19 课。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建议安排的课时不等。一般每课建议安排2-3 课时,一册书安排40 课时左右,留出一定课时给学校和教师安排相应的地方课程及相关活动使用。 三、教学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

3、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 1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在探究一切的热情中,在享受

4、童年的过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识。 2注意了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模仿,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教材注意了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师能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四、教学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

5、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标准。 2、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大, 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整合。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围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察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好习惯的一切可

6、用教育资源,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3、综合组织多种活动。 情感在活动中萌发,课堂在活动中生成。养成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是离不开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活动使一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嫩芽无声无息破土而出。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动的范例,如编剧本,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等,然而教学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时刻挑战教师的智慧。使活动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使活动更具操作性,及时调控活动进程等都是值得教者深思的。 4、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 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

7、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

8、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五、教学专题 1、研究主题: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研究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习惯。 3、研究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研究方法:平时观察、小组合作、家校结合等方法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的自画像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自我,使学生爱自己,对自己有信心。2使学生欣赏自我,懂得积极表现自己,善于完善自己。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大方、自信地表现自己。教学准备: 自制

9、课件、纸张、水彩笔、钢笔、刊物、胶水、剪刀等。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画自己的表情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动画片里小熊维尼的图片,认识它的伤心表情。2师:认识了这位朋友,你想不想把自己的表情介绍给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自己的表情吧!二、体会微笑的魅力1课件出示六个漫画小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漫画小朋友,为什么?并上台表演自己喜欢的表情。2同学们送微笑给在座的全体同学。3课件出示自己班级同学的三张微笑照片,并请这三个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微笑故事。4师:你还会在其他什么时候微笑呢?A以开小火车游戏的方式说一说。B讨论:当你遇到小小的困难时,你还会微笑吗?C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

10、不妨微笑一下,笑着去战胜它,去面对它。5师生一起唱歌声与微笑,再一次体会微笑的魅力。三、认识自画像1课件出示书上张斌的自画像,学生交流张斌的自画像。小结:自画像由自己最可爱的表情和自己最可爱的一面组成的。2课件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自画像。四、画自己的自画像1学生画自己的自画像。2老师边巡视,边指导。五、展示自画像1实物投影佳作。2把自己的自画像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第二课时制作明星卡一、提问导入1你知道什么是明星吗?你知道哪些明星呢?2小结:明星可以来自文艺、体育、科学、政治等各界,他们都是各界有名的人,那么明星有自己的明星卡,这节课让我们来为自己制作一张明星卡!二、欣赏自我,肯定自我1每个人都有

11、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所以只要有一个方面出色,我们就可以成为班级小明星、年级小明星、学校小明星等。2欣赏自己的容貌。A鼓励学生上台照一照镜子,说说自己可爱的地方。B同桌互相照一照镜子,说说自己最讨人喜欢的一面。C小结: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有正视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3欣赏自己的长处和爱好。A学生各自上台说说各自在各方面的长处和爱好,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B讨论:喜欢玩电子游戏这一爱好是否健康?C小结: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爱自己,尽管这个“自己”可能会有缺点和不足,但都可以改正的,所以在制作明星卡时要尽量显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三、认识、了解明星卡1课件出示林心如和乒乓球冠军王楠的明星

12、卡,问:你从明星卡中知道了什么?2卡通片里的角色也可以成为明星,学生自读课本上蓝猫的明星卡。3指导看课文,说一说课本上的这几个小朋友有没有可能成为小明星,为什么?4说说你认为自己有信心成为同学们中的明星或未来的明星吗?四、做明星卡1课件出示老师的明星卡。2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明星卡的构思。3学生动手做明星卡。五、展示明星卡1实物投影佳作23张。2师生互相交换欣赏,评出佳作。会说话的镜子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通过平等、和谐的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3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帮助自己不断进步。4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5初步培养良好的沟

13、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具准备 幻灯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等。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1师出示镜子,生互相交流。2师引导:“我们不仅能从这面镜子里看清楚自己,而且还能从另外一面会说话的镜子中找到自己呢!不信?那就让我们去找找看吧!”(同桌互相看对方的眼睛)3说说你在别人的眼里看到了什么?4揭题:别人眼中的我。二、 师生交流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2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生如说了老师的缺点,师也要愉快地接受)3生四人一组,互相说说别人在自己眼中是怎么样一个人。4指

14、名说说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课件出示学生的自画像和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你真棒!”、“你很出色!”三、小品表演(课前几位学生为一组,到某个学生的家里,请他的爸爸妈妈说说,孩子在他们眼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把具体事例记载下来,编成小品)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在同学和老师眼中的自己,那么你们想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怎么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小品吧!”1学生表演小品(小品中,最后“父母”要对孩子提出期望)。2小结:在父母的眼中,大家都是最棒的孩子,如果你们在生活中多与他们交流,多和老师和同学交流,你会更了解自己,变得更加出色!过渡语: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

15、新的认识,你能向同学和老师做一个自我介绍吗?(学生自我介绍)四、 游戏“WHO AM I?”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猜猜他是谁?(游戏准备:一块大黑板,写上“WHO AM I?”)1首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个小组,以组里的一位同学为对象,写下他最可爱的地方和不足。(出示幻灯卡片:第六页的填写卡)2请全班同学一起来猜猜他是谁?3猜对以后问被猜的同学“你是这样的人吗?”回答“不是”时提出:为什么别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中的“我”有些不一样呢?回答“是”时提出:当别人指出了你的缺点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学生发言,教育学生要以乐观、宽容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批评,把批评当作提醒,即使得不到公正、友善的评价,也能坦然面对。)五、 现场采访1请全班同学做小记者,就“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缺点?改正还是继续容忍它?”去采访自己的同学。2学生现场进行采访。3请他们发表采访心得。4小结:让我们拿出行动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做得更好!5创设情境:小红是个四年级的学生,今天她碰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在座的同学帮帮忙,告诉她该怎么办?事情是这样的:小红的字写得不好,每次作业她总得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