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885516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着式升降脚手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1. 表B.9.1施工方案 项目施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计算设置要求:1、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1)工程特点;2)平面布置情况;3)安全措施;4)特殊部位的加固措施;5)工程结构受力核算;6)安装、升降、查处程序及措施;7)使用规定。(JGJ202-2010第7.0.2条)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着支承结构、防倾装置、防坠装置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竖向主框架构件强度和压杆的稳定计算;2)水平支承桁架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的稳定计算;3)脚手架架体构架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稳定计算;4)附着支承结构构件

2、的强度和压杆稳定计算;5)附着支承结构穿墙螺栓以及螺栓孔处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6)连接节点计算。(JGJ202-2010第4.2.2条)3、相关技术用表可参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11版)GDAQ1GDAQ4。 专项施工方案要通过审核、审批设置要求:1、工具式脚手架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JGJ202-2010)7.0.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前应具有下列文件:相应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鉴定或验收证书;产品进场前自检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证书;各种材

3、料、工具的质量合格证、材质单、测试报告;主要部件及提升机构的合格证。 脚手架提升超过一定高度,专项施工方案需要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设置要求:1、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建质200987号第九条)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建质200987号附件二第四条(二)2. 表B.9.2安全装置 架体须有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 1、防坠器推荐做法 防坠落装置采用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技术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并经

4、过法定检测部门标定。参考图例B.9.236 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参考图例B.9.213 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于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一个防坠落装置。参考图例B.9.213 设置要求: 1、防坠落装置必须是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严禁使用每次升降都需重组的手动装置;(JGJ202-2010第4.5.3.2条) 2、工具式脚手架的防坠落装置应经法定检测机构标定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其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测;(JGJ202-2010第7.0.10条) 3、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必须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JGJ202-2010第4.

5、5.3.5条) 4、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一个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必须起作用。(JGJ202-2010第4.5.3.1) 2、防倾覆装置推荐做法 防倾覆装置中包括导轨和两个以上与导轨连接的可滑动的导向件(参考图例B.9.2710) 在升降和使用两种工况下,最上和最下两个导向件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 2.8 m 或架体高度的 1/4(参考图例B.9.211) 设置要求:1、防倾覆装置中必须包括导轨和两个以上与导轨连接的可滑动的导向件。(JGJ202-2010第4.5.2.1条)2、在升降和使用两种工况下,最上和最下两个导向件之间

6、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 2.8 m 或架体高度的 1/4。(JGJ202-2010第4.5.2.3条)3、同步控制或载荷控制装置推荐做法 配备的限制荷载或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及安装示意。(参考图例B.9.21215) 设置要求: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必须配备有限制荷载或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JGJ202-2010第4.5.4.1条) 2、当某一机位的荷载超过设计值的 15%时,应采用声光形式自动报警和显示报警机位;当超过 30%时,应能使该升降设备自动停机。(JGJ202-2010第4.5.4.2.1条) 3. 表B.9.3架体构造 架体高度不大于5倍楼层高 架体宽度不大于1.2m

7、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大于7m,折线、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大于5.4m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大于2m且不大于跨度1/2 架体悬臂高度不大于架体高度2/5且高度不大于6m 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大于1101、架体宽度推荐做法 设置要求:1、架体高度不得大于5倍楼层高。(JGJ202-2010第4.4.2.1)2、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JGJ202-2010第4.4.2.2)参考图例B.9.333、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得大于7 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 5.4m。(JGJ202-2010第4.4.2.3)参考图例B.9.3

8、34、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 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JGJ202-2010第4.4.2.4)参考图例B.9.335、架体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2/5,且不得大于6m。(JGJ202-2010第4.4.8)参考图例B.9.326、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110 。(JGJ202-2010第4.4.2.5)参考图例B.9.324. 表B.9.4附着支座 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处,应该设置一道附着支座 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 在升降工况时,防倾导向结构装置设置在附墙支座上 附着支座与建筑结构的连接采用锚固螺栓,且受拉螺栓采用双螺母或单螺母加弹簧垫圈

9、附着支座沿竖向主框架分布推荐做法 竖向主框架固定与附着支座上的推荐做法 防倾导向结构与附墙支座连接推荐做法 设置要求: 1、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JGJ202-2010第4.4.5.1) 2、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JGJ202-2010第4.4.5.2) 3、在升降工况时,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JGJ202-2010第4.4.5.3) 4、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少于二个或应采用弹簧垫圈加单螺母,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少于3 扣,并不得小于10mm。(JGJ202-2010第4.4.5.4

10、) 5. 表B.9.5 架体安装 主框架和水平支撑框架的节点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各杆件轴线交汇于一点 内外两片水平支撑桁架的上弦和下弦之间设置的水平支撑杆之间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架体立杆底端应设置在水平支承桁架上下弦各杆件汇交处 竖向主框架组装高度应与架体高度相等 架体外立面应设置连续剪刀撑,将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撑框架和架体构架连成一体 1、主框架和水平支撑桁架结点、内外水平桁架的连接点推荐方案 设置要求: 1、竖向主框架可采用整体结构或分段对接式结构。结构形式应为竖向桁架或门型刚架式等。各杆件的轴线应汇交于节点处,并应采用螺栓或焊接连接。(JGJ202-2010第4.4.3.1条) 2、内外

11、两片水平桁架的上弦和下弦之间应设置水平支撑杆件,各节点必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JGJ202-2010第4.4.4.5条) 2、立杆底端与水平支撑桁架上下弦各杆件交汇处推荐做法 设置要求: 架体构架的立杆底端应放置在上弦节点各轴线的交汇处。(JGJ202-2010第4.4.4.4条) 3、竖向主框架与架体高度相等的施工推荐做法 设置要求: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附着支撑结构部位设置与架体高度相等的与墙面垂直的定型竖向主框架。(JGJ202-2010第4.4.3条) 4、架体外立面剪刀撑推荐做法 设置要求: 架体外立面应沿全高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应将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和架体连成一体。(JGJ2

12、02-2010第4.4.12条) 6. 表B.9.6架体升降 两跨以上架体同时升降时不得采用手动升降设备。 两跨以上架体同时升降时,非手动设备施工推荐方案 设置要求: 1、单跨架体升降时可采用手动、电动和液压三种升降形式;(JGJ202-2010第4.7.1.1条) 2、当两跨以上的架体同时整体升降时,应采用电动或液压设备。(JGJ202-2010第4.7.1.2条) 升降工况附着支座在建筑结构连接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 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且不得小于C10。(JGJ202-2010第4.4.5.5条) 升降工况时架体上不应有施工载

13、荷或人员停留。 升降工况时架体上无施工载荷和人员停留状态推荐做法 设置要求:1、操作人员不得停留在架体上;(JGJ202-2010第4.7.3.2条)2、升降过程中不得有施工载荷。(JGJ202-2010第4.7.3.3条)3、提升或下降前,要有专人对架体上有无施工材料进行检查清理,对影响架体升降的障碍物检查排除,确保无障碍物、无施工材料堆放、无人员在架体上时,才可实施升降作业。8. 表B.9.8 脚手板 脚手板应铺设严密 作业层与建筑结构之间空隙封闭 脚手板规格、材质要符合规定 脚手板铺设、间隙封闭及脚手板规格推荐方案 底部脚手板、内封闭安全防护翻板 安装使用形式 参考图例B.9.8-1 底

14、部加宽内封闭安全防护翻板安装使用形式 参考图例B.9.8-2 全钢脚手板、翻板使用形式 参考图例B.9.8-3 钢筋网板安装使用形式 参考图例B.9.8-4 脚手板规格、材质推荐做法设置要求: 参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表B.3.5相关内容。 10. 表B.9.10安全作业 操作前应向有关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作业人员应经培训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安装、升降、使用、拆除等作业前,应向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JGJ202-2010第7.0.6.1条)2、应对专业承包单位人员的配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JGJ202-2010第7.0.6.2条)3、相关技术用表可参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11版)GDAQ330304GDAQ330306。 安装拆除单位资质应符合要求设置要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应具相应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JGJ202-2010第8.1.1.1条) 安装、升降、拆除时,应采取安全警戒作业时采取安全警戒推荐做法地面设置安全警戒线并由专人监护 设置要求: 安装、拆除时,在地面应设有围栏和警戒标志,并应派专人看守, 非操作人员不得入内。(JGJ202-2010第7.0.12条) 载荷应均匀不得超载 设置要求: 1、作业层施工荷载应按照JGJ202-2010第4章的相关要求进行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