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88482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指导:十种常用写作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写作指导:十种常用写作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写作指导:十种常用写作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写作指导:十种常用写作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写作指导:十种常用写作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指导:十种常用写作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指导:十种常用写作手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1、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例:紫藤萝瀑布紫藤花语: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

2、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名篇春,衬托手法是其一大特点。做到了写景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在春草图中,作者在描绘春草柔软的特点时,就用了衬托手法。作者宕开一笔,不去写春草,而是写人们在春草上的活动:“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作者就这样通过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衬托了春草的柔软,写出了人们无比欢快的心情,还能调动读者已有的对春草的美的感受。同时,这幅春草图中,因为有了人们的活动,更加有了活力和生气。在春花图中,作者在介绍春天繁华的花事后,又宕开一笔,写蜜蜂与蝴

3、蝶:“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里描绘“蜜蜂的闹”,为的是以声衬静,描绘“蝴蝶的飞”,为的是以动衬静,不但衬托出春花的芬芳与甜美,还衬托出画面的热闹和富有动感。真令人心醉神迷的呢!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例:济南的冬天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

4、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5、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6、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

5、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例:蝉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在春风图中,作者在对春风进行了着力的描绘后,仍然是宕开一笔,描写“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作者通过“鸟鸣”、“笛声”衬托出春风的美妙动听,春风带给人

6、们的是无比的美好。作者正是通过衬托,将难以状写的春风描写得神韵透彻。在春雨图中,在描写了春雨的细、密、亮的特点后,接着写“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这里通过描写“树叶儿”与“小草儿”娟然秀美情态,衬托出春雨的晶莹剔透的特点,把春雨写活了。后面写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披着蓑戴着笠农民,以此衬托春雨带给人们的是平和静谧,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意韵幽幽。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7、烘托: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写就有烘托作用。烘托作者孤独

7、寂寞的心情。&伏笔铺垫: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铺,泛指铺张,即打开场面的意思。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欢乐和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就叫反衬。例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反衬的名句。再如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阙写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愁苦,目的就是反衬如今饱尝愁苦又有苦难吐的

8、心情。9、照应(呼应):就是你写作文的时候写了一个事,然后在你的作文的前面或后面也有与这件事有关的东西与之呼应。例:爸爸的花落了10、直接(间接)描写:技法一点通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如果是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可以采取直接描写的方式.用“心想”、“我想”提示.若是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往往要借助于人防的语言(对话)、动作、表情等来体现。只要能让你一读就能明白是写安塞腰鼓的就是直接描写,如第四自然段整段。必须自己去品味的是间接,如第三自然段整段。其余的就不一一描述。一.记叙文阅读规则1. 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

9、,反映作品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2.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 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3. 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4. 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5. 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