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884561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使用词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正确使用词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正确使用词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正确使用词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正确使用词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词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词语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准确使用词语教案 2、通过度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 十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导入: 词语是构成言语、文章的基本材料,准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准确使用词语,包括(1)准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能根据语境准确使用。其中不但有词语使用是否准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准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使用、成语的使用是必考点,虚词的使用是常考点。 这个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分三节来学习。 准确

2、使用实词 一、了解一般实词的特点。(见复习用书) 二、看“高考例题大观”,把握命题趋势 看复习用书,并补充一例讲解: (2002年春季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解析:“限定”是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的规

3、定,而“限制”或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等动词性短语,或专指一种规定的范围,从语境上看“八股文”既涉及范围,也涉及数量的规定,所以应用“限定”。“抨击”是指用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结合语境,新文化运动对八股文的批评形式更应用“抨击”,而“批评”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较为泛泛。“冷僻”和“生僻”都指“不常见的”,前者偏重于“名称、典故、书籍”等,后者更重于词语、文字,结合语境,“八股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有,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字词了。应选D。 (2002年全国高考第3题)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准确的一组是( ) A、过错(过失、错误) 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过瘾(

4、满足癖好) 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 B、道义(道德、正义) 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 道歉(表示歉意) 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 C、工会(职工团体)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 会谈(多人商谈) 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 D、张望(向远处看) 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张榜(贴出文告) 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高考试题大多选择近义词来考查。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所以,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点。辨析近义词能够从词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仔细分辨其词义在大小、轻重、褒贬、表达的侧重点等差异;分辨其在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照应、搭配

5、上的差异。 三、介绍“准确使用实词”考点落实的技巧。 1、要重视积累,强化训练。 2、认读近义词,学会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一般能够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辨析: 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如:年华年岁 年代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书 河流河 局面场面 时代时期 边疆边境 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词的感情色彩不同。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如:成果后果 节俭吝啬 维护庇护 聪明狡猾 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如:果断决断武断。

6、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如:陵墓坟 富态胖 马铃薯土豆 苍穹天空 默诵嘟囔 头部脑袋 词义的轻重不同。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水准深、性质重,有的水准浅、性质轻。如: 处罚批评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研究探讨 蔑视轻视 制止阻止 绝望失望 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侵犯主权、利

7、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如:阻碍(动词) 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 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 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 人多可以壮大声势。深刻(形容词) 他分析得很深刻。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动词) 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深入(形容词) 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3、根据语境,仔细辨别。 强化语境意识。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

8、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做到“三审视”: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如:2001年高考第3题。句中“庄重”与“郑重”比较:“郑重”有“严肃认真”之意,一般搭配为“郑重声明”“郑重其事”。“庄重”指“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有“严肃端正”之意。“郑重”在句中一般作状语,而“庄重”在句中常作谓语,从句语境看,“郑重”是恰当的,符合描写发言人的态度。 句中“演示”与“演练”

9、的比较:“演示”词义为“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演练”是指训练演习、操练,比如可以说“运动员正在演练各种技巧动作”。从句意看,第句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对开通保安报警系统的一次演习,一次操练,“演练”是恰当的。 句“引导”与“导致”的比较:“引导”一种词义为“带领,使后面的人跟随”,如“主人引导我们参观了几个主要车间”;一种词义为“启发诱导,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如“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这个词一般不于贬义的语句中。“导致”有“引起”之意。一般用于指引起不好的事,造成不良的结果,如“矛盾导致决裂”。该句中,事情的结局是对本国历史错误地认识,偏

10、离事实,是不良的后果,因此选用“导致”一词是恰当的。 四、引导学生熟记“易混词辨析” 五、强化训练 (一)课堂巩固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领导干部应该廉洁奉公,决不 职权,谋取私利。 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润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一般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民主 。 A、滥用 消失 权力 B、乱用 消逝 权力 C、乱用 消失 权利 D、滥用 消逝 权利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主要原因是生产电池的主要材料天然二氧化锰 下降。 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勤于 和思索。 我喊他来,他 说:我今天要写一篇文章,来不

11、了。 他感到有点 ,微微涨红了脸。 A、品味 考察 推托 难过 B、品位 考察 推脱 难堪 C、品味 考查 推脱 难过 D、品位 考查 推脱 难堪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他们请一些儿科专家担任“电脑医生”,在互联网上就儿童保健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父亲多才多艺,在研究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 如果阅读古典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 能力,糊糊涂涂做了古代作品的俘虏。 A、提供 刮目 鉴别 B、进行 侧目 鉴赏 C、进行 侧目 鉴别 D、提供 刮目 鉴赏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2、要大胆 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经济管理干部。 他很 果树栽培知识。 我们对待屡教不改的人和 犯错误的同志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 A、起用 熟习 偶然 B、启用 熟悉 偶然 C、起用 熟习 偶尔 D、启用 熟悉 偶尔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年8月,在长江大堤上,人民解放军与滔滔洪水苦战乐个昼夜,终于 了洪灾。 那些不法商人,以各种卑劣手段制假贩假,以暴利。 威苏威火山,熔岩掩埋了庞贝小城。 A、治服 牟取 暴发 B、制服 牟取 爆发 C、制服 谋取 暴发 D、治服 谋取 爆发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叶剑英同志曾

13、南昌起义,领导广州起义。 从4月11日起,国际联络小组的代表开始对前南地区的新一轮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间有相互 的义务。 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这个厂近日已 为国家一级企业。 A、策划 斡旋 抚养 进升 B、策划 调停 扶养 进升 C、策应 斡旋 抚养 晋升 D、策应 调停 抚养 晋升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002年3月29日,三湘女巨贪蒋艳萍一机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死刑,已于昨日 。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 的各项工作多要抓紧抓好。 课文被视为准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 的权利,更谈不上去化解了。 A、服法 部署 置疑 B

14、、伏法 布置 置疑 C、服法 布置 质疑 D、伏法 部署 质疑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每年高考的作文试题都牵涉到众多高校能否准确地选拔人才,同时也对中学作文教学起着某种 作用。 由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变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良好道德培养及 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加拿大驻英大使对中国艺术家在异国土地上为自己的祖国喝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之情,表示由衷的 。 A、指导 终身 敬仰 B、指导 终生 敬佩 C、导向 终身 敬佩 D、导向 终生 敬仰 (二)指导学生完成复习用书上的训练题。 六、教学随想: 在备考中,重点要做到三方面的落实:一是落实词义的认读,严格区别差异;二是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三是重视积累,强化训练。 正确使用虚词 一、导入 虚词的运用在高考中属于常考题,从1996年到2001年虚词年年必考,1998年考查了介词、副词等的运用,1999年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2000年考查了助词“的”的运用,2001年春季高考又综合考查了连词、介词、副词。 二、了解虚词的分类及其特点 (见复习用书)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