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8373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工程概况1.1 概况(1)工程名称:中牟绿博文化产业园区绿博 3号安置区工程(2)工程地址:河南省中牟县九州路、文汇路、紫寰路和琼花路围合地块内。(3)建设单位:中牟绿博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4)设计单位: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5)监理单位:河南省华兴建设监理有限公司(6)勘察单位:河南省大地工程勘察有限公司(7)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1.2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牟县九州路、文汇路、紫寰路和琼花路围合地块内。1.3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CFGS复合地基处理,主楼下为筏板基础,车库为独立柱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 架剪力墙结构,1#地块包才5多栋22层、18层

2、、26层建筑及一层地下车库;本工程建筑面积约245215.4平方米1#地块土楼26层3#/6#/9#/11#1#地块主楼18层5#/11#1#地块主楼22层1#/2#/4#/10#(2)基坑周围环境概况场地周边空旷,无建筑物,周边环境比较简单1.4 基坑的标段划分因3号安置区面积较大,基坑暂分为 1#、2#、3#、4#、5#、6#区目前先施工1#地块1.5 基坑规模(1) 1#地块周长约为1043m基坑面积约为63032小(2)开挖深度本工程地貌基本平整,场地较为空旷。地下车库土 0.000对应的高程80.900,主楼土 0.000对应的 高程80.900,以1#地块1#为例主楼基坑坑底标高为

3、-8.550m左右,开挖深度7.900m左右,电梯井落深 坑坑底标高为-10.450m,地下车库基坑底部标高约为-7.950m,开挖深度均超过7m(3)基坑的安全等级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场地勘察资料等情况综合考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确定为三级,变 形控制等级为三级。1.6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1.6.1 场地地基土的性质和分布根据钻探、静力触探,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分析结果,场地 80.0m勘探深度内地层组成为第四系全新 统(Q)、上更新统(Q),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将其划分为 12个工程地质单元层,现 分述如下:全新统(Q)第层(Qal+pl):粉土,黄褐色,稍湿,中密状为主

4、、偶见稍密、密实状,密实度变化较大;无光 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弓S度低,韧性低。顶部约50cm耕植土,含少量砖瓦碎片及少量植物根系。第层(Qal+pl):粉土,浅黄灰色和土灰色,湿,中密状为主、偶见稍密、密实状,密实度变化较 大;无光泽反应,土芯软、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夹多层条带状粉砂。钻探过程中钻孔缩 径现象明显。第层(Qal+pl):粉土,灰黄色和灰褐色,湿,中密状,偶见稍密、密实状,密实度变化较大;摇 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夹灰色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第层(Qal+pl):淤泥质粉质粘土,浅灰色黑灰色,流塑状为主、间有软塑、塑性状态变化较大;切面

5、光滑、有弱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钻探过程中钻孔缩径现象明显。第层(Qal+pl):粉质粘土,黑灰色、局部灰黄色,可塑状为主,偶见硬塑状;干强度中,韧性中, 微弱光泽;含少量钙质结核。局部夹粉砂薄层。上更新统(Q)第层(Qal+pl):粉砂,浅黄色和黄灰色,饱和状,中密状密实状;主要由长石和石英颗粒组成, 分选较好、级配差,颗粒比较均匀。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局部 夹粉土条带。第层(Qal+pl):细砂,褐黄色和灰黄色,饱和状, 密实状为主、问有中密状;主要由长石及石英颗 粒组成,分选较好、级配差,颗粒比较均匀。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第层(Q*pl):细砂,灰黄色及褐黄色,饱和状,密实状;主要由长

6、石和石英颗粒组成,分选较 好、级配差,颗粒比较均匀。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第层(Qal+pl):粉土,灰黄色和灰褐色,湿,密实状,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含少 量钙质结核等包含物,夹薄层粉质粘土及薄层细砂。第层(Q*pl):粉质粘土,褐黄色和棕黄色,硬塑;切面较光滑、有微弱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夹粉土条带及薄层粉砂第(11)层(Qal+pl):粘土,灰黄色和棕黄色,硬塑状;切面较光滑、有微弱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 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少量钙质结核等包含物。第层(Qal+pl):粘土,灰黄色,褐黄色和棕黄色,硬塑状,切面较光滑、有弱光泽反应,无摇振 反应,韧性中等

7、,干强度中等,含约 5-10%粒彳全1-3cm钙质结核,夹青灰色条带。该场地内钻孔最大揭露深度80m1.6.2 场地地下水本次勘察期间测得初见水位埋深 8.0m (标高73.0m)左右,稳定水位埋深7.0m (标高74.0m)左右, 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据调查在场地近35年内最高水位埋深为4.0m (标高77.0m)左右,历史最高水位埋深为2.5m(标高78.5m),抗浮设防水位埋深可按2.5m(标高78.5m)。具体详见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7 基坑支护及降水的设计拟建场地采用二级放坡的形式进行开挖,坡与坡之间设置宽 1000mm勺马道,坡比1: 0.5,基坑

8、支 护采用土钉墙加挂网喷浆的形式进行支护,降水工程主要采用管井降水的方式,并辅助以开挖明沟及轻型井点降水等方式。具体措施详见各章节。本工程的结构及降水的计算采用理正建筑深基坑支护软件7.0PB1。采用条分法计算土钉长度、整体稳定性验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中的A.0.1和6.2.1进行验算。结果详见 计算计算书。1.8 本工程施工特点、难点分析及主要对策根据施工区域现场踏勘和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分析,本工程有如下几个特点:(1)本基坑面积大,坑深达深基坑支护,地下室施工周期长,如开挖流程控制不好,开挖后易发 生蠕变变形。(2)地质不利情况:该区域2层粉土土芯散、摇振反应迅

9、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对边坡支护要求较高。现场部分区域 开挖首层3m土后即有水渗出,粉质粘土层较厚且不宜透水,影响桩基施工,根据场地内废弃的水井水 位观测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地下室水位稳定在地下 -6m左右,为保证地下室底板的顺利施工,考虑提 前进行管井降水施工。(3)本工程开挖深度超过6m,属于深基坑施工,基坑的变形控制及应急技术措施很重要。1 )局部土体剥落时,可及时采用土袋填充,随后喷射碎封闭,在碎终凝后注浆压密。2)基坑变形超过境界限制值时应调整分层、分段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加大预留土墩,坑内反压回 填增设锚杆、支撑等。3) 土方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期间,基坑周边严禁超载。4)冬季施工应做

10、好防冻措施(4)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控制土方开挖也是本工程土方开挖一大重点。主要对策:1)开挖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按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各工序的施工参数和工艺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执行1-2m,分段长度小于20m且需预留土土方开挖根据土质情况及支护工况分层分段进行,分层厚度 墩。2)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期间严禁对支护结构产生振动和碰撞。3)与挖掘机司机进行详细交底,确保挖掘机司机按照支护设计坡比进行开挖。4)根据现场情况,现场上层 3m土挖开后,即可施工边坡支护。土方开挖应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 层的养护时间大于3d, 土钉注浆7d后方可下挖基坑。5)基坑开挖后要求立即对坑底进行封闭,条件满足时,

11、应尽快回填土,减少基坑暴露时间。(5)深基坑对周边要求较高1)支护施工前应搞清楚周边建筑物埋深及地下管网、电缆情况 .2)基坑四周不宜堆土及其它重物,应禁止重型车辆在基坑四周行驶。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10m范围 内堆载不得超过10KPa,同时应保证碎搅拌车距边坡顶不得小于 5m。3)基坑周边严禁随意积水,并应设置排水沟。4)基坑周边深度范围内地面应进行硬化,以防地表水和雨水渗漏,并保持周边排水畅通。5)基坑周边应进行防护,并设立警示标志。6)如满足施工需要,应尽快回填土方,减少边坡暴露时间。7) 土钉注浆体及喷射面层在凝固 3天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1.9 项目管理目标(1)工期目标

12、根据本方案的特点,我公司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支护及降水工作按计划实施,确保工程节 点工期及总工期按计划完成。(2)质量目标我们将全面执行招标文件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按国家质量规范、有关质量保证规定进行施工。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合格”等级。(3)安全生产目标本工程安全目标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达到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达标 工地。(4)文明施工目标我们将按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组织施工, 确保施工区域内部及外部道路清洁和安全,及时解决由施工造成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文明标化 工地”标准。1.10 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项

13、目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组织管理体系。施工管理总体协调方面,由项目经理、项目执行经理 组成。具体职责为:* 全面负责总体施工部署和总体施工安排* 制订施工生产、进度计划;* 组织各工序的协调配合;* 负责施工生产用水、电的协调工作;* 负责管理人员、施工队伍、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的总体调度。本施工阶段项目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职责如下:1.11 施工总顺序基坑总体施工顺序如下:(1)场地整平,测量放线;(2) 土方开挖至土钉位置,土钉挂网喷锚跟进施工。期间进行降水施工,并及时进行基坑监测(3)结构施工至土 0.000后基坑回填。总体流程图:1.12 施工阶段的划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照业主、

14、监理对安全质量和工期的要求,拟将本工程按施工顺序划分为三个 施工阶段: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现场具备条件后,即做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布置土钉墙施工场地、土方车清洗池,完善临时供 水、供电线路,布设料场、堆场、沟槽,做好主要工程材料订购工作,并在3天内组织机械设备进场。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及土钉墙施工阶段土方开挖采取分层分段开挖、分层支护,根据设计文件及地勘等资料,土方开挖分2次进行,先开挖3米深,施工土钉墙,继续开挖至设计标高,施工土钉墙。降水施工从第一层土方开挖后至回填土完 成结束。第三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并提交竣工资料;在基坑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后,组织有 关单位对基坑支护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