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88261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假作业七年级质量检测试卷语 文(满分:50分)题 号一二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卷人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3分)A.嫩芽(nn) 龟裂(gu) 膝盖(x)B.霎时(sh) 脸颊(ji) 菡萏(dn)C.憔悴(qio) 絮叨(x) 暴怒(n)D.粼粼(ln) 拆散(chi) 匿笑(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分歧 取绝 央求 各得其所B.瘫痪 诀别 陲打 喜出望外C.烂漫 覆盖 繁杂 絮絮叨叨 D.祷告 遮蔽 姊妹 自做主张3下列加点的词语适用不正确的一项( )(3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2、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C.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D.江西婺源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呢?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_,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A.仿佛利箭般离弦 B.如同猛虎般出山C.像陀螺样打转转 D.好似炮

3、弹样出膛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 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7经典诗文默写(5分)_ ,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_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正是江南好风景,_ 。 (杜甫江

4、南逢李龟年)马上相逢无纸笔,_ 。 (岑参逢入京使)_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得 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5题(计27分)一张安稳的睡床(14分)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霜降过后的某个中午,在北京城铁知春路站附近小路边,一对年轻男女对坐于路沿两侧。他们把头深埋进膝盖,乍一看,仿佛刚结束了一场争吵的情侣。然而当你悄悄走近,你会听到匀净的呼吸和轻微的鼻鼾。她身上,还穿着附近餐馆的白色工作服。他手边,还放着隔壁工地的黄色安全帽。劳作了整个上午,他们在北方深秋一天里最温暖的时刻,疲惫睡去。与路人偶然见到的这个场景相似,近日,一组由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引起热议。这

5、组照片被命名为“中国睡美人”,发布照片的网站编辑写道:“中国正试图通过辛勤工作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只是有的时候,他们似乎需要休息一下。”在这组照片中,你会看到水果贩子睡在堆积如山的柚子里,菜农在冬瓜垒成的“墙”边小憩,修路工人在冰冷的铁轨旁小憩,而一位养鸭人则直接睡倒在水塘边的空地上鸭群以他为圆心围成一圈,好像给他“站岗”。有的人看完了或许会发笑,为那些奇异的卧榻和古怪的睡姿;有的人却泛起一阵心酸,为那些暴露在烈日下、浸透在汗水中的睡眠;更多的人则会油然而生感动;这些疲惫的人,正欲乘上一列奔驰的列车,朝着梦想而去,不知停歇。事实上,早在2002年到2009年,德国人贝尔恩德哈

6、格曼就曾拍过“睡觉的中国人”。在华工作的七年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他把镜头对准保安、司机、建筑工人等普通劳动者,为他们“每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干劲而激动。当人们惊叹于中国高速的发展变化时,那些随意发生在街道边、小摊上、板车里的梦境被轻易地遗忘了。它们本该是构成这个国家宏大梦想的一个个具体表达,它们的主人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造梦者”。然而许多时候,这些人因为疲劳,来不及找个安稳的睡床,就已沉沉睡去。拍摄者从未觉得这种“哪儿都能睡”的行为有什么不体面,即使在公共场合打呼噜,即使睡眠条件再恶劣。在他看来,疲劳的时候就会打瞌睡,人们都一样。况且,照片中随意睡着的人不是无家可归、无榻可栖

7、者,而是醒来就要马上投入工作的劳动者。他甚至欣赏这一点,认为“处事灵活”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这当然并不仅仅事关“灵活”。如果睡觉不再是必需品,而只是一种消遣,那么试想,这群人中会有多少人放弃睡眠,宁愿夜以继日地奔忙?在那些古怪的睡姿和奇异的卧榻背后,是为改变命运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全部辛劳。在照片中,建筑工人的卧榻砖块、水泥、钢筋,也许马上就要撑起高楼大厦,但其建造者却往往只能是仰望着,而非分享着。用自己的奋斗努力活着,这充满尊严。然而象征工人身份的安全帽,只能为他们遮挡阳光,却难以为他们带来足够的体面和尊严。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浓烟的列车。这些疲惫的身躯仅仅需要在这

8、趟列车上拥有一张安静的卧榻让启程者不必胆怯,让跋涉者得以休憩,让漂流者梦见未来。8文章开头写道:“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从“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来看,本文所写的“这群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_9下面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深深的同情,结合句中加点字部分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3分)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列车。_10文中写道:“拍摄者从未觉得这种哪儿都能睡的行为有什么不体面。”为什么普通劳动者这种行为没有什么不体面?请依据文本内容分条概括。(5分)_1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以“一张安稳的睡床”为题表达了什么愿望。(

9、3分)_汉字书法之美自序(13分)文/蒋 勋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

10、围成的轮廓。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11、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

12、动”起来。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写。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