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881664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酒和果醋的制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全练1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灭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解析: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在冲洗过程中,杂菌和酵母菌被洗掉的机会是均等的;异养微生物都能利用糖作碳源;果酒制作过程中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其他微生物不适应缺氧和酸性环境。答案:C2下列关于酿制果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果醋所用的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B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 ,发酵效果最好C变酸的酒表面

2、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中断氧气会引起醋酸菌死亡解析:A项正确,醋酸菌是一种好氧型细菌;B项错误,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 ;C项正确,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项正确,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答案:B3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变为醋酸()A氧气、糖源充足B缺少氧气、糖源充足C氧气充足、缺少糖源D氧气、糖源都缺少解析: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醋酸;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答案:C4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

3、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B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C3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D酵母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解析:酵母菌为异养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生存;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为出芽生殖;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酵母菌是真菌,青霉素只能抑制细菌繁殖。答案:A5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需要O2的参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大量繁殖,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答案:A6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

4、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B过程发酵所用的酵母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C过程中为保证无氧环境,应将发酵装置中发酵瓶装满D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打开解析:过程要先清洗后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A错误;过程为果酒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内质网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苹果酒发酵过程中,瓶中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发酵初期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同时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发酵液溢出,C错误;过程为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故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应开启,D正确。答案

5、:D7发酵酿造的苹果醋正成为果醋市场新贵,该产品由苹果汁经“两次发酵”而成。以下关于“两次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发酵指乳酸发酵,第二次发酵指醋酸发酵B第一次发酵指酒精发酵,第二次发酵指醋酸发酵C两次发酵均为真菌所为D两次发酵均为细菌所为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两次发酵”是指相继发生的通过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和通过醋酸菌把酒精氧化为醋酸两个过程。酵母菌和醋酸菌分别属于真菌和细菌。答案:B8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C果醋的发酵周

6、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解析:改变通入气体的种类,例如分别通入氮气和氧气,可研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对发酵的影响,A项正确;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更利于创造无氧条件,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B项正确;果醋发酵的菌种是醋酸菌,其生长的适宜温度是3035 ,温度能影响醋酸菌的代谢,从而影响果醋的发酵周期,C项正确;气体的入口必须伸入培养液中,气体出口不能伸入培养液中,如果气体的入口和出口交换,会导致发酵液喷出,D项错误。答案:D9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葡萄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_分解葡萄糖生成_,该物质在无氧条件下,

7、转变成酒精。(2)葡萄除梗应在冲洗后完成,原因是_。(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_和_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种。由于酵母菌能在缺氧、_的发酵液生长繁殖,而其他微生物不能,所以果酒制作过程不需严格灭菌。(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_,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解析:(1)葡萄酒是利用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该物质转变成酒精。(2)葡萄先冲洗再除梗是为了避免除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3)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会大量繁殖,故应控制温度和通入氧气。在缺氧时酵母菌

8、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使发酵液变酸,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长,所以果酒制作过程不需要严格灭菌。(4)酒变酸也有可能是发酵容器密闭不严,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答案:(1)酵母菌丙酮酸(2)避免除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3)温度通入氧气酸性(4)发酵容器密闭不严10.某果酒厂的果酒滞销,预计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研究人员设置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乙瓶为发酵瓶。请回答:(1)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果酒时,需要向果汁中接种纯净的_菌种,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在_条件下进行。(2)在乙瓶中,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先将酒精变为_,最后变为醋酸。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向乙瓶中通入

9、无菌空气,原因是_;温度应控制在_。(3)可以用_来检验丙瓶中是否含有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使溶液呈_色。解析:(1)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果酒时,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需要向果汁中接种纯净的酵母菌菌种,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2)醋酸菌为好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由于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应将发酵温度控制在此温度范围内。(3)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使溶液呈现灰绿色。答案:(1)酵母菌无菌(2)乙醛醋酸菌为好氧细菌3035 (3)重铬酸钾灰绿素养提升11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在1

10、2%左右,其原因是()A加水过多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D发酵过程中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解析:酒精浓度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害作用,因此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在12%左右。答案:C12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下列有关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解析:酵母菌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是先快速增加,随后增加速率放慢,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一定水平,最后由于营养缺乏,pH极度不适和酒精浓度过高导致繁殖速率小于死亡速率,数量下降。答案:B13如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

11、、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OP期间发酵液的温度会降低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解析:在M点前,无酒精产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细胞呼吸过程会不断释放热能,所以OP期间发酵液的温度会升高,B错误;酒精浓度过高对酵母菌本身有害,所以会抑制酵母菌繁殖,C正确;N点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已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为0,种群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D错误。答案:C14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

12、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CO2量之比为65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约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C甲发酵罐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有O2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的O2越多,则酒精的产量越高解析:甲发酵罐中有氧呼吸消耗6 mol氧气,产生二氧化碳6 mol,这样,甲、乙两发酵罐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18 mol6 mol)15 mol85,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约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甲发酵罐从第2小时开始有酒精产生

13、,即进行无氧呼吸,此时有氧气存在,也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适当提高氧气含量可以使酵母菌数量增加提高酒精产量,若通入过多氧气,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D错误。答案:B15.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所示。(1)向发酵瓶中加入5 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木薯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_,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含量,最高含量为“”)。(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解析:(1)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微生物,在A通气口处打气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通气阀偶尔短时间打开,是为了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2)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3)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